《自媒體百萬獲利法則:寫給完全素人的「3333網路獲利計畫」》:素人如何透過自媒體獲利變現

by Jian De
0 留言

第一次閱讀這本書,是在四年前(2019年)。當初會找這本書來閱讀,有三大原因:一是自己當時剛開始經營自媒體,仍在起步草創階段,二是有些好奇如何透過經營自媒體來賺取收入,三是看到網路書店的簡介中有不少人推薦此書;因此,我便決定入手這本書來閱讀。

▲《自媒體百萬獲利法則》紙本書電子書封面。【照片來源:自行以手機拍攝】

在此先跟大家說明:我所閱讀的電子書版本是Google Play圖書的版本;此版本有個最大的好處,便是能夠切換實體書籍原始頁面(也就是跟實體書籍內頁一模一樣),以及文字重排版本。因此我閱讀此電子書時,不僅能夠在文字重排版本上畫重點與做筆記,若是想看完整圖片,亦可再切換至原始頁面,以瀏覽實體書籍的原本排版狀況。

作者許維真/梅塔Meta是一位自媒體行銷公司創意總監,同時也是「一書一觀點」直播創辦人,以及PressPlay、鐘點大師訂閱平台主持人。她大學並未選擇念臺大,從這一點亦可看出:她並未追隨主流價值而活;畢業後,她以獎學金二十萬元環遊世界五大洲一百天,當作送給自己的畢業禮。回國後受邀各大媒體採訪,環島演講破百場,有「環遊世界小資女」與「旅遊達人」之稱。

作者在本書的前言中提到:

比起追求獲利,經營自媒體的初心更重要,即做有興趣的事情,並持續記錄。
經營自媒體並非要有名有利,而是讓自己的生命有了新意義與價值。 -p.15

也就是說:從透過經營自媒體找出生命的價值與意義,比成名獲利還重要;這段話也明確點出:經營自媒體的初衷其實是相當重要的關鍵。

前言也提到了入門者的3333計畫:

  1. 在三小時內看完此書。
  2. 投入金額每個月低於3000元或低於月收入10%。
  3. 在三天內想出可獲利的自媒體微創業計畫。
  4. 三個月內作出一定成果,並反省與微調。

因為自己本身閱讀速度不快,加上後續作筆記與畫心智圖亦花上不少時間,所以當初閱讀這本書整體時間遠大於三個小時。投入金額部分,自己一開始是採用wordpress.com的免費方案,因此花費金額是0。後來在2022年初,才下定決心開始架設個人網站;扣除一開始購買Soledad佈景主題與Namecheap網域年繳的金額共約2000元左右,每個月僅需支付Cloudways網路linode主機託管費,平均花不超過400元(2023年5月起因費用調整,故每月超過400元)。另外,為了錄製YouTube影片,2019年先購買圓剛的網路攝影機鏡頭PW310與麥克風AM313,合計約3000元;2022年10月起,除了開始錄製Podcast之外,影片的拍攝改以iPhone手機鏡頭進行;今年(2023年)4月份,因為想進一步增強影片與Podcast錄製的收音效果,又另行購買一支Rode手機麥克風約2500元。獲利部份,自己目前並未朝此方式經營,或許會等日後粉絲數與網站流量增加到一定數目後再進行。經營成果部分,自己經營個人網站從2019年的wordpress.com開始至今已四年多,一開始的點閱率相當低迷,平均一天不到一人;中間因為至雙北從事專任工作,網站停更約兩年半;2022年初改架設個人網站並擴大經營社群媒體(Facebook粉絲專頁、Instagram、YouTube與Podcast)後,至今(2023年10月2日止)累積已超過14,000次點閱(人次超過9000人)。因此,嚴格來說,自己的條件並不符合此計畫的第1、3、4點;然而,如同前述作者所言,經營自媒體的初心更重要,而自己的初衷並非獲利,而是推廣書籍、心理學與影劇的相關知識。儘管目前並未因此獲利,我還是會持續經營下去!

▲個人網站累計點閱次數(至2023年10月2日止)。【圖片來源:自行在網站後台Jetpack統計首頁截圖】

心法:深度經營,真實袒露

第一章的第一部分提到了兩大經營初衷:正念祈禱與啟發神性。這乍看之下雖然有點形而上,不過書中提到的幾項具體做法,包括持續冥想與腹式呼吸,我自己本身亦有體驗:在晨間短短幾分鐘的冥想與觀呼吸後,的確會讓自己腦中的思緒更清晰,亦更能自我覺察。因此,我認為冥想與腹式呼吸的確是一種能夠讓自己安定身心的好方式。至於在直播前祈禱,因為目前尚未有直播的打算,所以此點尚無法驗證;若日後有機會進行直播的話,或許可以來嘗試看看。

第二部份則是強調紀錄自己真實生活的重要性,並找出自己擅長操作且能持續發布的方式,專心創作某種內容,之後再分享至其他平台上。

人生的學習之路便是自媒體源源不絕的經營內容;每個人的人生都是絕佳的創作。-p.35

作者在書中也提到實作書籍內容的重要性:透過累積書籍的實作與自媒體的持續記錄,不僅釋放自身創作的壓力,幫助更多人,進而打造出屬於自己的個人品牌。

個人品牌就是你最大的資產,並引導你走向下一個機會。-p.37

與粉絲受眾的互動並從中學習以及持續記錄,也是作者相當看重的:

每天投入心力,透過與訂閱者、受眾的互動,來了解何種內容能讓大家產生共鳴,並研究其他自媒體內容是否有值得學習的部分,之後持續紀錄,讓自己保持清醒與誠實。-p.38

隨後作者提到某些自媒體經營者的誇大封號,這讓我想到的除了作者所提到的「踏實」之外,還有「謙遜」這件事。之前我在另一本書《快速抓重點,過目不忘的閱讀術》的心得選句中,亦有提到類似的看法。當然,這並不代表我們從事自媒體時不要展現自己的才華,而是我們在自媒體平台表現自己時,要以自己最真實的樣貌來呈現在大眾面前,而非過度包裝與行銷,最後導致表裡不一的形象產生。最近(2023年6月起)各行各業性遭擾的新聞事件頻傳,其中便有許多案例由於先前過度包裝與行銷,當事件發生時,導致自身的人設形象徹底崩壞;因此經營網路自媒體時,在行銷與包裝上不可不慎!

有時悲觀一些,能把事情做得更到位;負面一些,可以讓人生更美好(務實)。 -p.38

接下來作者提到創作、嘗試與優化,並鼓勵大家以自身擅長的方式(無論是文字、圖畫或影片都好)持續記錄自己。過程中毋須過分要求完美,重點是在嘗試中逐漸進步,並讓更多人看見自己的成長。

  • 透過直播記錄自己的人生,以分享更詳盡豐富的人生歷程,讓更多人看到試誤過程,展現最真實的學習曲線。
  • 藉由自媒體與訂閱者分享的同時,也是在教育自己。
  • 透過自媒體記錄自己的一切之所以有價值,不是為了獲利,而是讓大家十年後看到你有所不同,讓你對於自身成長感到驕傲。
  • 持續透過自媒體紀錄,可提供一個隨時取用的資料庫,亦能驗證自己早先的承諾與目標,讓粉絲更加信任。 -p.40

作者在第三部分一開始以G小姐與自身的對談為例,說明自身常以真實觀點為網友解惑,隨後提及女性自媒體創作者做自己的困境。當然,「做自己」這項議題其實不分性別都會遇到,重點是能否像作者在書中所言:確定自己的目標後,毋須理會外界雜音或紛擾,持續努力創作。

第四部份提到從自媒體找尋人生意義或自我療癒。作者在書中提到的這位40多歲單身富有女性的案例,倒是讓我聯想到前陣子知名歌手李玟過世的新聞:即使擁有再多財富與名氣,生活也不一定過得幸福與快樂。

有錢可以解決很多問題,但錢無法解決人生所有的問題;可能會因為籌碼與選擇過多,導致心靈更加空虛。 -p.48

作者隨後也以自身經驗為例:她曾因長期照顧祖母與升學壓力,一度產生情緒問題,甚至想自我了斷,後來在網路上解決網友的問題而獲得成就感,亦啟發作者之後進一步投入經營自媒體;作者的這段經歷,說明了透過正念經營自媒體達成自我療癒的重要性,不僅讓她的生活變得更加豐富與多元,對於正面與負面的思考和情緒更能有所覺察並誠實以對,更珍惜自己,也更珍惜他人。

經營自媒體不僅能擺脫不幸,還能讓自己更幸福。 -p.49

第五部分提到遇上網路酸民與人身攻擊,也就是網路霸凌(cyberbullying)的應對方式。很幸運地,從我2019年開始經營wordpress網站開始,一直到目前為止,我還沒遇上這種狀況;也許是自己在經營自媒體的過程,一路上都是以善意與分享為出發點,不會去刻意觸及某些爭議議題的緣故。不過作者這部分的提醒,我覺得對於身心靈領域工作者(包括自己在內)是相當重要的:作者以能量的觀點出發,包括提到能量的低落或感覺被貶抑而生氣,可能是對方的身體能量並未敞開,或是在掠奪你的能量;因此作者建議:要適時停止給予對方能量,離開當下的處境,對自己而言反而是一種保護。另外是「能量襲擊」:也就是與某人初次見面,卻感受到沒來由被討厭、不被欣賞,甚至被攻擊;此時,作者建議我們:要留意當下正在做的事,可能是把自身療癒能量給予無法接受的人,或是對方處於無法接受的狀態;若繼續留在該環境,可能會發生意外或生病。此外,作者也建議我們,可以利用此機會好好地自我覺察:因為這些人的出現,很可能是宇宙給我們的一種提醒,也就是現階段我們長期使用某種方式壓抑自身而不自知;此時,便要好好面對過度壓抑且需正視調整的部分。

看似負面的遭遇,其實是一種提醒。-p.53

作者的這段敘述,倒是讓我想到另一本書《能量校準》;書中提到:萬事萬物都是能量,包含人類在內,都是透過「能量束」相互連結。在日常生活中若我們不停地和形形色色的人、事、物互動,便會在不知不覺中,接收到對方的情緒、想法和痛苦。即使彼此相隔甚遠、多年未曾聯繫或天人永隔,若沒有經過有意識的清理調校,這些能量會一直黏附在身上。如果是一段負面關係,能量束的存在會阻礙我們完全終止關係,讓生命的流動變得困難。反之,如果是充滿愛與支持的關係,則可以透過強化能量束,讓它持續守護我們。從這段文字敘述中我們可以瞭解到:人際的情緒是會互相影響的,因此必須有所覺察並面對處理;不只是讓自己不受負面情緒干擾,也能夠利用相對好的能量,來保護我們與日常生活。之後若有機會,再來介紹這本書。

第六部分提及女性自媒體經營者可能會遭遇的狀況:

當女性愈吸引人,影響愈大,流言困擾愈多。-P.56

作者認為會出現此種狀況的原因有二:一是「女人永遠會為難女人」,也就是女性身處現代父權為主的社會中,因不願與男性有正面衝突,而選擇透過資訊不對等與輿論的壓力,踐踏潛在競爭的女性;二是男性的「厭女情結」,意即男性不管女性生理上的劣勢,想方設法與對方競爭、比較、嘲笑或打壓等;背後作者認為是妒忌的情緒在作祟。若以心理學角度而言,除了妒忌之外,或許受到更多內心自卑感作祟所影響,或是溝通分析(TA)四大「心理地位」中的「我不好,你也不好」;也就是不只對自己充滿許多負面的感受與評價,也對他人與周遭環境產生厭惡感。之所以會產生這種心態,可能是因為當事人內心受過許多的痛苦及負面影響,感受不到任何可以改變和接受的地方。這不僅會造成自我價值感偏低,也會時常埋怨周圍他人,或是看他人不順眼。

第一項原因讓我想起之前兩位有名的女網紅雞排妹與陳沂互告的事件,相當符合此處作者的分析;不過近來由於#me too事件的持續延燒,似乎也讓女性不再顧及是否與男性有正面衝突,奮不顧身地勇於揭發男性的黑暗面(例如小紅老師的挺身而出);這可能也是傳統父權社會開始有所轉變的徵兆,相當值得肯定。

以男性為主導的巨大買賣市場中,會產生兩種競爭,即買家間與賣家間的競爭;因此,下列兩種狀況相當常見:

  1. 男性與女性較少處於競爭關係,亦較少發生正面衝突。
  2. 女性間同性相斥,有時會以詆毀對方提升自己身價。-p.57

這部分跟上面一開始的敘述其實有所重疊,只是更換一種敘述方式;但因為分析相當經典到位,亦值得記錄下來。

女性KOL(key opinion leader,意見領袖)被流言包圍的狀況:

  1. 攻擊外貌或性以降低其價值。
  2. 攻擊名譽以貶低其社交貨幣。 -p.58

另外,作者也提到知識型女性KOL面對的挑戰:

因太聰明的女性無法給男性安全感,男性酸民會設法在社會意義上征服女性KOL;而無論男女,均會設法使其身價下跌。-p.59

這段文字與前面所提到男性的「厭女情結」有所重複,但亦算是相當經典的分析,因此記錄下來。就我而言,我並不會認為女性太聰明或過於表現自我會威脅到自己,進而缺乏安全感,想去征服對方;相反地,我會認為知識型的女性KOL讓自己的能力有發揮的舞台,理應被社會所肯定。反而是刻意抱長官大腿來上位或是對長官諂媚逢迎的女性,我會瞧不起(應該不是只有我會瞧不起這種人吧:D)。

作者這部分一開始亦提及理科太太的爭議;恰巧在去年(2022年),理科太太又因為將自身接受心理諮商的體悟後所寫成的筆記拍成影片上架販售,再次引發極大爭議。作者在這部分的文末所言,或許也能夠針對這次筆記販賣事件,以及近期#me too事件延燒導致各行各業許多人物形象徹底崩壞,形成一記當頭棒喝與暮鼓晨鐘:

當自身的影響力愈大,所需的智慧與意志力便愈強;此時要記得謹慎與潔身自愛,否則便像攜帶價值不斐的物品進城,卻毫無防備,導致身敗名裂的下場。-p.59

第七部分講的是透過自媒體進行人脈的連結。雖然自從開始經營自媒體以來,自己一直都是單打獨鬥,也從未進行過直播;不過若日後要開拓更大的利基市場,書中所言或許也是我能夠參考之處。

臉書直播平台可突破人脈圈,厲害的網友可能會給予機會,或是分享其擁有目前成就的心路歷程。-p.61

常會與網路KOL討論的三個問題:

  1. 我很好奇,你是怎麼走到今天的成功?
  2. 你現在的事業或是生活中最大的挑戰是什麼?
  3. 我剛好知道這個領域的某某某,上週才跟他見面,有關這個問題你們可以聊聊?或許對於你目前的挑戰是有幫助的。-p.64

第八部分是關於做自己的議題。作者一開始提到一位老江湖的國際級講師對她的勸戒,認為她不應在自媒體平台上分享自己真實的想法和情緒;然而,作者對此相當不以為然,她認為:

分享的觀點會隨年紀與經驗累積而不同:若今天在自媒體分享真實的想法而被抓住談判或合作上的弱點,那代表自己沒有持續成長,停留在分享的當下階段。-P.66

這也就是說:自媒體工作者的年紀與經驗的成長,會影響自身分享觀點的方式;若自己分享的方式並未有所成長,便很容易被對方抓住小辮子而不自知。

作者進而提及許多公眾人物的迷思,也就是要不斷提供世界正能量與希望,而不容許表露自己的悲傷等負向情緒。就我自己而言,從我2019年開始在自媒體撰寫文章,或是2021年下半之後陸續開始錄製Podcast與YouTube影片,基本上仍以分享相關知識為大宗,較少提及自身的經驗;但後期亦有少數文章,像是《情緒陰影》一書的部分閱讀心得,還有《台北女子圖鑑》的觀劇心得,除了分享心理學的相關知識之外,也會因應相關的內容或劇情,適度分享自身的經驗:像是自己如何度過大學肄業並從陰影走出,還有自身之前在雙北工作時的某些不愉快經驗如何面對並進行心態轉化等。要進行這些自我揭露,老實說,這對自己而言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之前在撰寫上述這些文章時,過往經驗到的種種有時還是會浮現於腦海,但已不像當下經歷時充滿痛苦與悔恨,而是能夠意識到事件已過去,並讓自己放下之後往前走。雖然我並未完全同意本書作者梅塔的看法,但我會傾向進行適度的自我揭露,並以自身經驗闡述自身心態轉換後,再將這些歷程逐步分享給大家,或許也是一種不錯的方式。

接下來作者提到追求完美與過分壓抑自己的迷思:

如果想永續經營自媒體,必須先在意自己的真實感受,不要壓抑自己去討好市場,成為你也不認識的假人。-p.68
在這個不接受真話的社會,「真實」是討喜的療癒。-p.68
個人愈能在自媒體呈現真實的自己,大家愈能接受個人的不完美與缺點。-p.69

第九部份是關於熱情:

P.72 對自媒體提供的內容若能懷抱熱情,無論領域多麼小眾,你的內容與產品都較能被大眾看到,成為珍視與談論標準。

關於做自己與熱愛的事,會讓我想到另一本書《別做熱愛的事,要做真實的自己》。此書的書名乍看之下,似乎意味著作者艾希莉.史塔爾(Ashley Stahl)不認同「興趣可以當飯吃」這件事。然而,其實此書所要闡述的職涯觀念是:熱愛的事與工作不能畫上等號,像是喜歡吃雞排與喝珍奶,不代表就適合從事餐飲業或服務業,也就是「一位快樂的消費者,不見得是一位快樂的生產者」。此外,工作的目的,其實是協助個人表達自我與實現自己;因此,我們要去了解自己真正的核心本質,並找出屬於自己的核心技能,以發掘出自己的天賦,才能做真實的自己。這些觀念跟作家李欣頻在《量子天命》一書中所闡釋的「天命」概念,亦有相似之處;有興趣進一步了解「天命」概念的讀者,可點選下方延伸閱讀旁的觀劇心得連結閱讀。

延伸閱讀👉《來魔女食堂吧》:魔女養成的奇幻旅程

活出自己的人生原廠設定,保持真實的自我,才能長久經營。 -p.75

這段話會讓我想到兩本書,一是蘇予昕諮商心理師所寫的《活出你的原廠設定》,書中主要強調自我接納與自信的相關議題,背後其實與「自我覺察」有密不可分的關聯;二是謝頓‧帕金(Chetan Parkyn)所寫的《人類圖,找回你的原廠設定》,書中主要探討關於人類圖的主題:了解自己的人類圖,目的在具體知曉自己的人生藍圖,順著自己的真我而活,找出自己的天賦所在。之後有機會再跟大家介紹這兩本書。

快速爆紅致富的自媒體經營者,往往犧牲長遠的身心靈財富,特別是心靈的平靜。
你可以欺騙你的粉絲、你的市場,但你騙不了自己的心,你騙不過自己。 -p.77

經營自媒體、打造個人品牌就是:

  1. 耐心地持續經營。
  2. 打造專屬自己的 SOP。
  3. 過簡單而專注的生活,別亂花錢。 -p.81

人生最糟糕的狀況就是不改變;人生中唯一不變的就是持續變化。 -p.83

第十三部分則是闡述個體我與自體我,以及兩者之間的平衡:

「個體我」是指:重視自我感受,不考慮金錢等外在誘因,而是自己究竟是否喜歡這件事情的真實感受。「客體我」則是指:他人如何評價我,例如學歷、家世、職稱、人脈等等。-p.84

同一頁也提到「客體我」比重過大的狀況:

許多男性在退休後,處於兒女長大的空巢期,才發現自己不知道怎麼生活,甚至出現憂鬱症與躁鬱症等身心靈失調的情況。→可能原因:台灣男性在家庭與社會期待的壓力下,過度追求客體我卻忽略個體我。 -p.84
人生必須達到「個體我」與「客體我」的平衡。 -p.88

這裡幫作者作個補充:「個體我」與「客體我」這兩個名詞是來自於心理學。被譽為「美國心理學之父」與功能主義(functionalism)學派的創始者詹姆斯(William James)於1890年出版《心理學原理》(The Principles of Psychology)一書,書中認為:自我是自己所知覺、感受與思想成為一個人;詹姆斯亦將自我區分為「主體我(I)」與「客體我(Me)」二大部分。前者又被稱為「認知的主體」(self as a knower),指的是主動的自我與「純粹的自我」(pure ego),也就是個人個體能經驗、想像、知覺、記憶、選擇與計劃的主體,是一個行動主體,可決定行動並適應外界的一連串心理歷程;後者又被稱為「被認知的客體」(self as known),是指個體所覺知到的自我,亦是經驗與意識的客體,後來被心理學者稱為自我概念(self-concept)。

社群媒體上,追蹤者的質大於量:與其認識一百萬個漠不關心你的追蹤者,不如認識一百個真心願意幫助你的鐵粉。 -p.92

人與人之間若要建立起互信關係,就從分享生活點滴與人生經驗開始。 -p.106

實戰:訂閱破百萬的秘訣

作者在第二章分享許多交易心法與聰明發問的方式。由於目前自己尚未開始走訂閱制,因此大多數的方式目前可能用不太上。不過,作者在書中第110至111頁放了一段祈禱文,亦提及有助於培養「日行一善」的心態,對他人充滿好奇心;這項心態的培養我認為相當重要,無論自己日後是否有機會進行訂閱制,可能都有機會派上用場(跟前面提到的冥想有異曲同工之妙):

每一天,我隨時準備好接受這個豐饒宇宙的恩賜
一切生命的美好都輕鬆地降臨在我的生命中
我值得接受最好的一切,這一切也正在接近我
我接受得愈多,就能給予愈多
我愛這個世界,世界也愛我,我可以活得快樂又有成就
我現在就擁有自己需要的一切,足以讓我好好享受
我愛,並且欣賞這個真實的自己
我愈愛自己,就愈有能力去愛人
我正在吸引一段美好的(金錢)關係
我和○○○(VVIP、客戶、廠商)之間的關係,每天都變得更愉快並讓人滿足
我現在擁有一份令我滿意、年營收○○○萬元的訂閱服務事業
我對於自己的志業充滿熱忱,我的思考有創意,獲利也很優渥
我有源源不絕的創造能量
我享受輕鬆與玩樂的時光
我可以很清楚且有效地與人溝通
我擁有很多時間、精神、智慧、金錢去達成自己所有的心願
一邊玩,一邊做好事,又一邊賺錢的每天,很幸福
擁有我想要的一切很棒
這是一個更豐盛的宇宙,我們每個人都能擁有很多
豐盛而富足,這就是我目前的狀態
我漸漸認識到自己的天命,並接受老天給我的安排
感謝老天賜給我健康、快樂、任我揮灑的每一天

緊接著作者在第111至113頁提到常用的三大問句與兩大問法,其中的三大問句跟諮商技巧也很類似:

最常用的三個問句:
1. 「可以舉例一下嗎?有點不太懂……」 →澄清
2. 「為什麼?」 →怎麼說(挖深一點、多說一點)
3. 「所以說,你的結論是……這樣嗎?」→摘要
兩種進階問法:
1. 延伸挖掘法:假設對方說自己的職業是老師,可以繼續問對方: 「請問是教什麼科目呢?」透過話題的延展,讓發問更具體,問出精準的內容。
2. 重複句尾法:重複對方最後提到的字彙,並進而討論。

作者在第116至127頁則是提到聰明發問的十大問法:

  1. 對目前生活的看法。
  2. 對目前訂閱服務的感覺:可順便市場調查其他訂閱服務上的問題。
  3. 想見面的原因:可再加上客戶反饋。
  4. 選擇此工作的原因:詢問潛在客戶過去的人生體驗或豐功偉業,是最快拉近雙方距離的方式。
  5. 這次怎麼跟我聊這麼久?→中間可視狀況直接取小名。
  6. 目前人生最大的課題。
  7. 對剛才所說的有何感想?
  8. 訂閱後想要何種後續服務?
  9. 訂閱後最大的轉變?
  10. 訂閱前後的差別?

第128頁提到許多訂閱創作者都沒在做的事:

  1. 重視預約與交流:
    (1)透過關心對方是否有空,可讓客戶對你本人與你提供的服務產生興趣。
    (2)人只會考慮訂閱或購買後「可以得到什麼」。
  2. 追蹤動態:聊近況以觀察潛在客戶購買的意願與動機,但仍將焦點放在其目前的現狀與需求。
  3. 問出感想:延續互動模式,以改變交流方向,從主動向客戶推銷變成客戶主動購買。
  4. 重視後續追蹤:有助優化與調整服務內容。
  5. 達成50%以上續約與10%以上老客戶轉介:讓訂戶實際感受到「訂閱前後」的不同、看到自己「成長前後」的轉變,讓原訂戶除了會續訂之外,還會為你轉介其他潛在客戶
  6. 客戶訂閱後才是真正開始
    任何事情,只要開始「實作」,人生就會有好的改變。
  7. 重視中間人:透過口頭表達、送小禮物,或現金回饋,以答謝默默支持的貴人,並持續良善循環。

作者在第136頁也整理出養成持續實作習慣的五大步驟:

  1. 實踐「問對問題」。
  2. 與潛在客戶交流前,預先思考可能發生的情況,並做好功課。
  3. 準備好幫助對方的資料後,再進行交談和互動。
  4. 結束互動後的當天,反思如何改善提問或互動,以建立更自在且輕鬆的連結。
  5. 與值得信任的前輩交流和討論。

故事:找到原創的人生攻略

第三章主要分享一些從作者自身與某些不具名網路KOL的經歷中歸納出的想法:其中第一部分與第二部分跟自我認同相關;第三部分至第五部分則是跟情緒相關;第六部分與第七部分則是生活與工作的方式;第八與第九則是跟心理狀態與表現方式(給外界的觀感)有關;第十部分與第11部分則是跟粉絲如何創造良性互動有關;最後則是再次談到直播的相關主題。

經營自媒體,切忌模仿別人,也不要隱藏真實的自己;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而且成功的商業模式也常無法模仿與複製。
重點不是自己的「身分」,而是想傳達的「內容」。 自媒體應成為讓自己綻放生命的工具之一,在自媒體上被看到的自然樣貌。 -p.146

上一代的觀點在新時代往往是行不通的,就好像手機程式沒更新,容易當機。 -p.147

年輕時的體驗都是老年的瑰寶。
許多人過於考慮父母或家人的感受,相對也會因此忽略自己的情緒與需求。 -p.148

過度強調「正能量」或「持續更好」,而無法接受現在的自己,可能是來自於原生家庭與成長過程中得不到肯定的遺憾。 -p.151

上面這段話除了跟自信與自我認同的議題有關之外,亦可以用精神分析理論自我防衛機轉中的補償作用(compensation)解釋:補償作用是指個人對自己所覺察到的弱點加以偽裝,或是發展某些正向特質以彌補自身缺陷,具有導正適應的價值。本書中所提到過度強調正能量而無法接受自己的狀態,便是屬於前者(偽裝自己的弱點);在台劇《四樓的天堂》中,劇場的伴奏樂手以莉(盧以恩飾演)雖然失明,但透過音樂的演奏,從自然流暢的音符當中傳遞出內在的深刻情感,亦讓她的人生有了與眾不同的發展,她便是屬於發展正向特質來彌補自身缺陷的例子。個體心理學之父阿德勒認為:個人因欲克服內在的自卑情結(inferiority complex)而力求卓越,故產生補償心理。

▲《四樓的天堂》中失明的劇場伴奏樂手以莉。【劇照來源:《四樓的天堂》臉書粉絲專頁

經營自媒體的過程中,本來就會遇到不喜歡你的人,本來就該有「被討厭的勇氣」。
如果經營自媒體是為了幫助人,那採用的方式不應帶「侵略性」,也不該強迫他人接受自己的觀點。 -p.153

上述這兩段文字,除了讓我聯想到與阿德勒相關的著作《被討厭的勇氣》之外,亦讓我想起另一本書《都是為你好,難道我會害你嗎?》中提及的「我都是為了你好」的情感綁架模式。顯而易見地,這種情感綁架模式似乎普遍存在於東方社會文化中,無論是親子關係或職場上,甚至連網路上的自媒體經營者與粉絲之間的互動關係也會出現。此書作者片田珠美(KATADA Tamami)是日本的一位精神科醫師,她認為:這些邊說愛孩子,卻邊傷害孩子而毫無自覺的父母,其實是以教養為名的虐待,潛藏著「支配欲望」、「孩子是一項投資」、「占有意識」、「遷怒」、「認為自己是正確的」……等意念,或是複製自己曾受到的攻擊與傷害,因此會毫不在意地支配孩子、侵入孩子的私領域、對孩子們有差別待遇、情緒勒索,或是在意世俗的看法,逼迫孩子與自己中意的對象結婚……等等,甚至會虐待孩子的身體,造成無法挽回的悲劇。許多看似天生的性格,其實都可回溯自父母對孩子的態度與影響,衍生自我肯定感低落、過度奉獻、自責⋯⋯甚至是憂鬱症、自殘行為與飲食障礙等,更可能在無意識之中,持續複製原生家庭的傷害。

第157至158頁分析具攻擊性行為的KOL可能的原因。這部分倒是讓我想到曾於美國芝加哥執業的奧地利心理學家德瑞克斯(Rudolf Dreikurs)所提出的觀點:他認為孩子的行為都有其目的,最基本的目的是想在團體中爭得一席之地,以顯現出自己的重要性,亦即孩子不良行為的動機均來自於四大錯誤目標,包括注意、權力、報復與逃避。其中的第一類「尋求注意」會有下列的錯誤推論:自認只有大家注意到他,在世界上才有一席之地。其表現行為分為以下四種:

  1. 主動建設性行為:如偏激的批評。
  2. 主動破壞性行為:如愛表現、扮小丑、炫耀、搬弄是非、囉嗦。
  3. 被動建設性行為:如過分愛乾淨、過分小心、刻意想成為資優生或楷模。
  4. 被動破壞性行為:如愛哭、害羞、不愛表現、無精打采。

書中所提到的年長女戰神KOL,可能便是屬於「尋求注意」中的主動建設性行為。

第163至164頁提到「口腔人格」(oral personality)一詞,主要與精神分析創始者佛洛伊德的性心理發展階段有關:個人於出生後頭一年被稱為口腔期,嬰兒在此時期必須獲得基本餵養,否則會形成口慾滯留或固著(oral fixation),日後會形成不少人格發展上的問題;除了像書中所提到的過度依賴、需索無度、貪得無厭之外,亦會無法對他人產生信任、拒絕他人或害怕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

在意與討厭是一種能量,負面評價會讓人加深思考,更加成長。 -p.165

上面這段話,讓我感覺比較像是逆菩薩與前述「被討厭的勇氣」的概念:也就是經營自媒體的過程被他人討厭,反而能夠在逆境中生出智慧。

第168至170頁提到與原生家庭保持距離,也就是擺脫被原生家庭的干擾;這一點雖然我目前還無法做到,不過我也試著找出平衡點,讓自己每天都保有一點屬於自己創作的時間,其他時間再為家人付出心力做事。

此外,作者也提到收看直播者常將其當成閨蜜、好友,或對其說內心話的原因有三:

  1. 直播的密切互動:在直播中常與留言者互動,直播結束後甚至會語音私訊對方,讓他們覺得被重視與療癒。
  2. 自我揭露:適當且誠實地自我揭露。
  3. 友伴的功能:邊聽直播邊做其他事情,如同與朋友聊天,或邊開筆電邊馬上Google搜尋新知並整理筆記。

作者在第171至172頁分享一位網紅生命殞落的故事,目的在提醒大家生命與健康無價的重要性:

經營自媒體一定要考慮「三贏」,就是「我好,你好,大家好」─盡可能讓各個面向都接近平衡,照顧到人生中各種事物與價值。 -p.172

愈「完美」的人,往往讓人有距離感;一個素顏、平凡的人,反而更討喜。
真誠地做自己其實不簡單,愈不特別的東西反而愈特別。 -p.173

第174頁則是提到直播的三項好處:

  1. 參與感:直播的多元性,讓我們參與不同人的人生真實片段;收看直播的時候,比文字或影片更有參與其中的實感。
  2. 打破物理限制:世界各地網友共同交流。
  3. 產生共鳴:有共同價值觀、興趣或想法。

書中提到的曝光效應(mere exposure effect)也幫作者進行補充:此效應亦可稱為單純曝光效應或重複曝光效應,於1968年由波蘭出生的美國社會心理學家扎榮茨(Robert Zajonc)首度提出。扎榮茨在研究中進行一項實驗,主要是讓幾位大學生瀏覽一些陌生的臉孔圖片,每個人所瀏覽的每張臉孔圖片次數並不相同:有些臉孔圖片只瀏覽一至兩次,有些臉孔圖片則會重複瀏覽到20次以上。最後的實驗結果顯示:若增加某臉孔圖片的曝光頻率,也會同時增加這些大學生對該人物臉孔的喜好程度。扎榮茨便從研究結果中獲得一項重要結論:人們會單純因為自己熟悉某個事物而產生好感。曝光效應為人際吸引(interpersonal attraction)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若該人物一開始出現時,便讓觀看者感到厭惡,則此效應便不會發生;此外,若兩人的興趣、需求或人格特質互相衝突時,過度的重複曝光可能招來厭惡。

因此,書中第174頁提到:當兩位有共鳴的網友互動得愈頻繁時,愈容易對彼此留下好感與深刻印象;進行直播點名的同時,也會帶給網友療癒與幸福的能量。這與前述提到留言者被重視與療癒的狀況不謀而合。

隨後作者提到自己名字的由來以及自己的家庭互動:

那些看似痛苦的經歷,如今看來,卻像是神給予自己一份包裝著磨難的禮物。-p.175

這讓我想起一本與存在主義相關的經典著作,也就是德國哲學家暨美國存在主義代表人物田立克(Paul Tillich)所寫的《存在的勇氣》一書:書中提到勇氣的兩大類型,包括作為自我肯定的存在的勇氣與作為部分而存在的勇氣。其中前者就是對「自我的自我肯定」,是對獨立的、個性化的、自我中心的、自由的、不可比較的、自我決定的自我肯定。自我肯定主體為一種「居中的自我」(centered self),具有兩大特性:第一,此種自我可被摧毀,但無法被肢解,每一部分都具有此種自我而非其他自我的印記。第二,此種自我他無法被替換,是獨一無二、不可重複與不可替代的個體;這就如同神學的觀點所言,每個人的靈魂都具有無限的價值。後者則是指自我參與在整體中,作為集體形式出現者對於自我的肯定而表現出的存在勇氣;它是由人的存在本體結構、人的群體存在形式與人對世界的參與本性所決定。田立克認為:個人身為這個世界的參與者,使人成為世界的一部分,但同時又與世界相分離。對於本書作者渴望自己活出真實且獨特的人生,以及與家人既緊密又疏離的關係,這段文字或許是一個最好的註腳與解釋。

十大案例:3333自媒體長紅獲利計畫

作者在本章一開始便鼓勵大家於在學期間或下班時間進行自媒體創作,累積足夠的作品輯:

出社會前或者下班後開始累積一定的自媒體創作(作品輯概念),對於求職或者獲利都有一定程度的幫助。 -p.178

其實,這不僅是獲利或對求職有幫助,而是一種利他行為(altruistic behavior,意即以促進他人福祉為動機的行為)的展現。

隨後作者點出讓上班族不快樂的其中一項重要關鍵因素,也就是渴望創作,活出屬於自己的人生版本

現在許多上班族過得不快樂,原因是來自於人的內心或多或少都有「創作」的渴望,而自媒體可讓你開始為自己的人生創作的有效工具之一。 -p.179

以我而言,之前在北部從事兩份專任工作時,過得並不開心,其中兩個重要因素與創作並沒有直接的關聯性:分別是與職場同事互動的因素以及對工作內容性質不感興趣。或許有些人會認為我應該想辦法調整自己的心態,之後再返回職場去克服這些困境;當然,這可能是一種看起來還不錯的方式。然而,經過這段待業時間的沉潛,在我內心深處,亦渴望透過各式創作,來充分發揮自己的專長;而自媒體便是一個我認為可提供我盡情揮灑的天地。因此,目前的我雖然不排斥哪天重返職場(也要看是否能獲得面試官青睞),但自媒體的創作我仍會持續下去!

隨後作者也點出進入AI時代不被淘汰的重要關鍵,也就是具備自身觀點、會說故事:

有自己觀點的人、會說故事的人,即使在將來AI使更多工作機會消失,這樣的人仍有一席之地。 -p.180

接下來就是十大案例分享:前三位都算是擁有自身專業,欲從專業中再延伸拓展自媒體的相關副業。

第一位案例是一位有穩定收入的英語老師。作者透過結合自身專業與鎖定受眾這兩大步驟,請他先開臉書社團,利用下班時間接英文演講與線上英語家教;後來又因為遇上適合的另一半,而成立另一個關於聯誼的臉書社團。作者強調:重點在於做真心喜歡且擅長的事,連帶增加副業收入。

作者也特別引用葛拉威爾《異數》一書的說法,說明將目標與行動數字化,以及「萬丈高樓平地起」與「從平凡變超凡」的觀念;這讓我想起另一本書《刻意練習》中作者安德斯‧艾瑞克森所言:天賦是人類大腦與身體的適應力;透過正確的練習方式,亦即「刻意練習」,善用大腦和身體的適應力,以改善技能,甚至還能創造出原本自認為缺乏的能力。

第二位案例是一位本業獲利穩定的內分泌科醫師。透過網站SEO(搜尋引擎優化,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的改善、確立獲利目標與思考未來發展問題之後,這位醫師便決定另外架設新知識平台,並與原先個人的部落格主題作出區隔。作者強調的重點在於:時間對高收入者而言是相當寶貴的資源,因此要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領域持續經營,而非各種領域都經營。這部分我會持較保留的態度,原因在於:若經營社群媒體能讓原本自己經營的網站有更多曝光的機會,我倒認為多角經營化並不是壞事,關鍵仍在過程中自己的心態與感受(也就是自己是否真正喜歡並投入),至於呈現出的成果則在其次。

作者在第194頁提到:初學者在一開始決定經營領域、蒐集資訊的時候要考慮兩大因素:

  1. 尋找經營自媒體的條件與程度,跟自己差不多,且最後獲得成功者。
  2. 觀察與掌握成功者的經營內容與重點。

另外,蒐集成功經驗時要注意到兩大重點:

  1. 最好找剛開始的狀態與擁有的資源跟自己類似的人;原因在於與自己相同,甚至程度比自己更低者經營自媒體的成功經驗,可提升自我認同感。
  2. 多與不同領域者交流,以找到成功的共同點,並掌握關鍵。

作者最後的總結是:「不做」的事情比欲達成的目標更重要。因此作者進一步提出,可將自媒體經營與目前的生活結合,並思考以下三大方向:

  1. 改變經營方式後也不會造成困擾的事情?
  2. 一旦中斷經營後也不會帶來困擾的事情?
  3. 放棄經營後也不會感到困擾的事情?→目前不需做的事情

第三位案例是一位熱愛多元學習的建築師。除了透過開設「輕布置課程」並錄製網路課程與音頻,以拓展相關客群,想辦法「回本」之外,作者亦協助引介同溫層以外的人脈、規劃寫書方向與提供創業建議。作者強調的兩大重點在於:

  1. 設定最小目標並融入生活中:當「達到目標,心情很好」 的感受重複出現,自然而然便會習慣享受這種喜悅,並持續行動,變成良性循環。相反的,若目標設定過大,易因未達預期效果而受挫。與其過度重視做了多少行動,更應重視享受多少達標的成就感。
  2. 了解自己的行動思維,再設計適合的經營模式:這部分作者強調SOP的重要性;我認為除了SOP之外,自我認識與覺察亦相當重要。

第202頁提到 Facebook直播十個流程(類似 SOP):

  1. 選一本已經閱讀與實作過的書籍
  2. 整理直播重點
  3. 構思直播腳本與分鏡
  4. 預告直播時間
  5. 撰文分享本日直播書籍與重點(至少 hashtag 書名)
  6. 開始直播並點名線上朋友
  7. 私訊給分享心得的網友,詢問姓名、贈書住址、聯絡電話
  8. 請助理寄書(寄書之前寫明信片)
  9. 通知贈書寄出時間
  10. 與出版社合作的書籍,寄直播連結給贊助廠商參考(月報/季報/年報)

第203頁則是提到經營自媒體的四大階段:

第一階段:不知道的狀態
第二階段:知道,但不會做/不想做
第三階段:如果意識到,就做得到
第四階段:已經養成習慣,沒有特別意識也做得到

就我自己而言,目前在第二階段往第三階段邁進的過程,因此還需要持續努力,但我不會「過度努力」就是:P

第204頁作者提到一項重要觀念:由於自媒體的結果會由市場決定,而非經營者完全能控制,因此作者認為,毋須煩惱自己無法控制的事情,而要將專注力投入在可控制的內容創作與持續進行;這也就是強調「坐而言不如起而行」的概念。

第四位與第五位則分別都在廣告相關行業工作過。第四位案例是一位作者的粉絲,曾在數位廣告領域工作,下班後經營美食領域的Instagram。透過參與各式講座與分享會以及認識各路自媒體達人,使Instagram粉絲數不只在三個月內增加至千人,並設計出自己的品牌標籤與網路關鍵字,同時也圓了此案例自己擔任一日講師的夢想。雖然我後來有去搜尋過這個Instagram帳號,最新的一篇貼文仍停留在2016年,目前應該沒在經營;然而,作者強調的兩大重點在於:

  1. 比起自媒體「獲利」, 更重視「價值」:也就是透過閱讀不同領域的書籍,以及認識許多非同溫層的達人,產生許多無形的財富,為自己的自媒體經營進行加值。
  2. 善用下班後的時間:也就是利用下班後去參與自媒體交流的活動,增加人脈與曝光,對於經營社群媒體更有利。

第207頁提到「先驅者紅利」的概念,也就是強調「做中學」:不需要做到很完美才開始經營自媒體;只要有60分左右的準備程度,便可將作品丟到市場上測試,邊做邊調整。這部分我亦認同,因為自己本身也有些完美主義的傾向,有時也會猶豫或擔心自己寫出來或錄出來的作品不夠好,因此常不斷修改已完成但尚未發表的文字或影音作品;所以這點對我而言也是一項重要的提醒,避免自己拖延症的發生。

第五位案例是一位曾在廣告公司工作過的讀書會創辦人與創業家。透過轉介長期合作的企業內訓單位、直播與自媒體相關類型的課程、相關人脈引薦,以及善用資源強化自身稀缺性,不只讓實際收益金額超過訂閱金額數倍、找到適合的合作夥伴、公司投資報酬率達到200%,亦學到自媒體經營與個人品牌建立,強化自身特質,也串接了兩岸知識型社群。作者強調的兩大重點在於:

  1. 請教的藝術:有時候向經營自媒體的前輩請教,可以降低試錯的時間成本,少走許多冤枉路。發問的基本原則是:確認未提點後再發問。與高手交流時,可坦誠說出目前的經營程度、感到困擾的情況,接著明確提問:「目前已經經營○個月了,遇到○○○的情況,如果想要進步,該怎麼做比較好?」
  2. 目標具象化與數據化:也就是運用以下兩大重點設定目標。
    (1)何時截止(時間數字化)?
    (2)到了截止日,自己會變成何種狀態(目標數字化)?

這種方式相當適合運用於減重、學習特定語言,以及寫書趕稿的重大計畫。當然,設定目標時,亦要考慮自己是否有機會能達成,而非設定一個超過自己能力範圍極大的目標,這樣反倒造成自己過多的壓力,無助於夢想目標的達成。

案例六與七則與桌遊主題相關。案例六是一位曾在科技公司擔任業務員,後因健康因素離職的桌遊臉書粉專版主。透過參與在地活動、與當地商家合作舉辦假日兒童桌遊活動,並以照片記錄與hashtag合作廠商,這位版主每月不僅至少獲利8000元以上,亦累積不少活動作品集。作者強調的重點有二:

  1. 尋找各種支持者:作者建議,進行自媒體微創業的21天內,可尋找會監督你的支持者;我的解讀是,這可以讓自己記得並定期發布作品,避免拖延。自媒體微創業21天後,則是尋找不同角色的支持者,包括會鼓勵與給建議的支持者,以養成調整與優化的習慣;另外,亦可找尋自媒體經營的前輩,讓自己有持續做下去的動力並成長。
  2. 開啟學習模式:也就是將input轉為output;這會讓我想到日本精神科醫師暨作家樺澤紫苑(Shion Kabasawa)所寫的《最高學習法》《最高學以致用法》這兩本書,分別強調input與output的重要性。

作者在第223頁也提到:

人類是一種與其「為了讓自己開心」,更會「為了替自己開心的人」而發揮能力的生物;自媒體的經營亦是如此,有支持者存在,讓自媒體創作者持續產出作品,使創作者的影響力愈大,這又讓支持者更開心,進而使創作者持續往目標邁進,帶動正向循環。 -p.223

第七位案例也是一位作者的粉絲,喜愛文字與閱讀、擅長剪片,之前就讀碩士班,目前與桌遊專賣店長共同經營臉書粉專。透過在碩士班就讀時與作者合作剪片、與台南在地甜點店合作策展,以及桌遊店臉書粉專社群經營,不僅使接案範圍有效擴大、策展每月獲利金額約3萬元,桌遊店亦增加約兩成的營業額,並進一步延伸出相關教學的需求。作者強調的重點在於經營自媒體帶來人生的重大轉變:不僅是身分的轉換,看待人事物亦更加宏觀(兼具深度與廣度)。因此,作者在本書第229頁特別提到:

人生不是只有競爭,不是只要贏過其他高手就好。若要在人生的道路上持續前進,可以經歷與更多高手一同自我成長的感動與激勵。 -p.229

第八位案例則是一位八年級生暨喜愛打電玩的南美洲YouTuber,一開始受原生家庭的束縛與心靈綑綁影響甚大,無法順利經營自媒體。經過作者的開導之後,他在一季內便心想事成:

真正的孝順是活出自己的人生。每個人的人生都是自己的藝術品,要下定決心讓父母看到自己能創造出獨一無二的人生。 -p.232
達到身心靈的獨立與成熟,從來都不是簡單的事情,卻是值得自我投資的目標。 -p.235

透過解除原生家庭束縛並接受作者轉介網路流量相關案件,這位電玩YouTuber自成立頻道的三個月內開始獲利,有了被動收入與持續性的「睡後收入」,建立起耍廢又獲利百萬的商業模式;這位電玩YouTuber亦接受作者邀請,擔任兼職經紀人,負責過濾網路頻道合作案。雖然此案例實際獲利遠超過百萬,不過我認為這其實是一個較偏向走流量掛的「極端」案例,能有高獲利的原因,關鍵在於他搭上了現今電玩產業發展興盛的順風車;此類獲利模式可能只侷限於線上遊戲相關產業,或是靠流量營利的相關影音頻道中,不見得能適用於其他偏內容行銷的產業。此案例強調的重點在「累積經營點數」的概念,不僅具體呈現經營紀錄,亦讓自己經營自媒體的過程能像玩遊戲一樣,愈經營愈開心。

第九位案例是一位知識型網路平台的創辦人。透過連結異業人脈圈、相關廠商介紹以及與作者合作直播,加上自身的高度執行力與市場獲利能力,不只碰撞出創業火花、接觸更多相關人脈、從諮詢獲得幫助與啟發,亦有實體活動收入與獲得網路流量。

第十位也是最後一位案例,是一位波蘭人妻暨戶外旅遊自媒體創作者、專業講師與專欄作家,可說具備多元的斜槓才華。雖然所經營的市場偏向小眾,但相當重視品質。透過受邀讀書會分享自己的斜槓人生、認識各行業的專業人士、作者私下給予的建議與分享非主流自媒體經營方式,逐漸確立自媒體經營與職涯發展的方向。

結語與感想

作者在第256 頁提到一項重要觀念:

與其獲取名聲或金錢,盡可能讓「獲利」與 「幸福」的狀態保持平衡,才能夠長久。 -p.256

也就是說:經營自媒體不要將名利擺在首位,亦要兼顧自己的身心狀態。

此外,作者也提到:

一旦擁有了名氣與影響力,就要去回顧「為什麼那麼想被看到、想要歸屬感、想得到大家認同」的心理與成長背景之間的關係。-p.256

這段話在強調經營初衷自我覺察的重要性;相關的章節可以找尋並參閱本書第三章的第二、四、九部分。

作者亦在第258頁分享經營自媒體成功獲利百萬的兩大關鍵:

  1. 思考經營自媒體所投入的時間與金錢,是否能「連本帶利」回到自己身上?
  2. 當所有支出均投入於「打從心底」想做的領域,便會比他人更主動學習;而這些投資,一定會加倍回饋至過去的付出上。

第259頁則是補充「良緣生良元」的獲利循環:

專注於自己喜歡或者擅長的領域來經營自媒體;之後再將獲得的報酬持續投資於經營自媒體,不斷進化,為獲利加分。 -p.259

第260頁提到「長紅」會比「爆紅」要好,原因在於「爆紅」可能必須付出後續的代價;例如:發表罵髒話的影片,雖然在短時間內獲得大批流量與關注,但對自己未來的發展並無好處。「長紅」雖然一開始缺乏笑點,亦不一定吸睛,但粉絲黏著度通常很高,例如知識與資訊的分享便是如此。

第262頁提到喜歡某件事與進入心流狀態是一體兩面,也就是兩者相關性高,可能互為因果。作者也鼓勵大家:

找到讓自己產生心流狀態的領域經營自媒體,讓幸福與良緣持續湧入,並促進思考能力自我認同感

第263頁提到以「利他」的概念來經營自媒體:這不只是為了他人,最大的受益者其實是自己;也就是說,經營自媒體不只能幫助他人解決問題,也能讓自己的人生充滿意義。

人脈是有人認得你,並主動協助宣傳你的專長;自媒體分享過程中建立的人脈,是獨一無二,也是無可取代的無形財富。 -p.264

自媒體就是一種價值大於價格的自我投資。 -p.265

上述這段話,意在強調知識、技術、人脈(弱連結)與體驗等無形資產的重要性。

作者在本書最後除了強調閱讀及之後實作的重要性,並明確指出本書的核心觀念:

做自己開心的事情,一定會賺錢;但做會賺錢的事,卻不一定幸福。 -p.266

由於作者強調天職的重要性,我會把這段話再改寫成以下的說法:

從事自己喜歡且擅長的事,賺錢是必然的;但從事會賺錢的事情,不一定會感到快樂與幸福。

這本書寫作脈絡雖然感覺有些零散,但書中仍有部分內容相當實用,對自媒體剛起步者而言,相當值得好好閱讀!經營自媒體一開始不要先將獲利定為首要目標,而是以單純分享的理念來經營;透過此種利他與細水長流方式進行,形成對自己生活的一份紀錄,讓自我成長能夠被大家看見。

最後還是照例附上本書的心智圖,供大家參考:

參考資料

蘇絢慧(2022)。獨立鍛造:一生受益的自我心理學,重新領悟生命八大任務,邁向圓滿。究竟。
何英奇(1986)。自我觀念評量的檢討。教育研究集刊,28,75-97。
黃葳威(2011年5月)。台灣青少兒自我意象與網路使用探討〔論文發表〕。2011數位創市際學術實務研討會,臺北市,臺灣。
康雲山(2012)。從自我心理學談自我。南台通識電子報,4(32),1-4。
張玉琦(無日期)。《別做熱愛的事,要做真實的自己》1為什麼「做你熱愛的事」不是最好的職涯建議?經理人新書快讀。https://mschool.managertoday.com.tw/quick-read/books/103/video-articles/280
王韻捷(2021年12月2日)。推拿師的手如何治療心理的傷?——解析《四樓的天堂》劇中的4大心理防衛機制。PanSci 泛科學。https://pansci.asia/archives/336421
Dreikurs, R., & Soltz V.(2012)。孩子的挑戰:不動怒,不當孩子的奴隸,一樣教出好小孩(周昱秀譯)。書泉。(原著出版於1964年)
特約病房(2012年2月25日)。德瑞克斯(Rudolf Dreikurs)。Edu Exam Note。http://edu-exam-note.blogspot.com/2012/02/dreikurs-dreikurs.html
Zajonc, R. B. (1968). Attitudinal effects of mere exposur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Monograph Supplement, 9(2), 1–27.
我是不是有病(2021年5月12日)。先說結論:近水樓台先得月,討厭的人還是討厭!〔附圖〕〔更新狀態〕。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draw78/posts/295782605552688/
小花老師(2016)。What’s the 心理學小辭典(三版)。毛莉嘉。
張春興(2007)。張氏心理學辭典(重訂一版)。臺灣東華書局。
鄭浚豪(2008)。保羅.田立克神學概念中,有關焦慮與存在的勇氣之關聯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南神學院。

你也許會喜歡…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