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日是寇哈特(Heinz Kohut)的冥誕,我們便來談談他的生平、相關理論與貢獻。
生平
海因茨.寇哈特(Heinz Kohut)於1913年5月3日出生在奧地利的維也納,為家中獨子。其父菲利克斯(Felix Kohut)原本是一位才華洋溢的鋼琴家,後來改行從事造紙業;母親艾爾絲(Else Kohut)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自行開店,成為一位自營商;兩人於1911年結婚,均為猶太人。寇哈特一開始並未入學,而是由母親聘請家教直接教導寇哈特;直到1924 年,寇哈特11歲時,才正式進入位於格林津(Grinzing)的多布林格體育館(Döblinger Gymnasium)就讀五年級。寇哈特在學校學習法語和希臘語,以及歐洲文學與生物學。在寇哈特的青少年時期,菲利克斯曾為寇哈特聘請一位家教莫拉維茲(Ernst Morawetz),兩人常在下午的大部分時間共處,莫拉維茲也會帶寇哈特去參觀歌劇院與博物館;寇哈特後來在1977年發表的一篇自傳案例史文章〈對 Z 先生的兩次分析〉(The Two Analyses of Mr. Z.)中提到,莫拉維茲讓原本自己充滿孤獨感的童年充滿了意義。
1929年,寇哈特到法國布列塔尼半島(Bretagne)的聖凱波特里約(Saint-Quay-Portrieux)學習法語。1932年,寇哈特進入維也納大學醫學院就讀,期間並在巴黎實習了六個月,於1938年畢業。
寇哈特的父親菲利克斯於1937年因白血病過世;在父親過世不久,寇哈特開始向一位擅長羅夏克墨漬測驗(Rorschach test)的精神分析學家沃爾特‧馬賽(Walter Marseilles)尋求心理治療,但似乎成效不彰。隔年(1938年)初,寇哈特改向另一位著名的精神分析師,同時也是精神分析創始者佛洛伊德的密友奧古斯特‧艾希霍恩(August Aichhorn)進行精神分析,後因奧地利被德國接管而中止。寇哈特於 1939年從奧地利逃離納粹掌控,先在英國落腳;後來在一位音樂家朋友雷佛瑞(Siegmund Levarie)的安排下,獲得至美國的簽證,兩人便於1940年3月在芝加哥會合。寇哈特先在芝加哥南岸醫院工作,隔年(1941年)開始在芝加哥大學比林斯醫院(University of Chicago’s Billings Hospital)擔任神經病學住院醫師。1942年,寇哈特申請就讀芝加哥精神分析研究所(Chicago Institute for Psychoanalysis),卻遭到拒絕。儘管如此,寇哈特從1943年3月開始,與該研究所的訓練與督導分析師艾斯勒(Ruth Eissler)一同進入分析領域;1944年,寇哈特將研究重心從神經病學轉入神經與精神病學。1946年,寇哈特二度申請就讀該研究所,便順利通過。1947年,寇哈特獲聘為芝加哥大學精神病學副教授;1948年,寇哈特與臨床社工伊麗莎白‧美雅(Elizabeth Meyer)結婚。1949年,寇哈特獲得了精神病學認證,隔年(1950年)通過精神分析師考試,便開啟他精神分析師的職業生涯。
同年(1950年)3月,寇哈特與美雅生下一子,取名為湯瑪士(Thomas)。1953年,寇哈特成為芝加哥精神分析研究所的訓練與督導分析師,並很快地在該研究所嶄露頭角。在1950年代,寇哈特陸續發表許多應用精神分析(applied psychoanalysis)的重要文章,尤其在音樂心理學(psychology of music)方面,因此在芝加哥的精神分析界迅速崛起,在美國精神分析學會(American Psychoanalytic Association,簡稱APsaA)亦相當活耀。
1957年,寇哈特於芝加哥精神分析研究所25週年年會(the twenty-fifth anniversary meeting of the Chicago Institute for Psychoanalysis)上發表了一篇標題為〈內省、同理心與精神分析—在觀察與理論模式中的關係檢驗〉(Introspection, Empathy, and Psychoanalysis: An Examin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de of Observation and Theory)的論文,並在1959年再次於《美國精神分析協會雜誌》(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sychoanalytic Association)發表時受到極大重視。1960年後,寇哈特開始在美國精神分析學會擔任要職:他先於1961至1962年間擔任該學會的秘書,之後在 1962年成為候選主席,最後在 1964年正式成為該學會的主席。1965年,寇哈特被選為國際精神分析協會(International Psychoanalytical Association,簡稱IPA)副主席,更進一步奠定他在該領域的地位。
從 1960 年代中期到1981年過世之前,寇哈特持續致力於寫作與學術研究,並發展出自己的理論,即自體心理學(self psychology)。1971 年,寇哈特出版第一本專書,也是最重要的一部著作《自體的分析:一種系統化處理自戀型人格疾患的精神分析治療》(The analysis of the self: a systematic approach to the psychoanalytic treatment of 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s)。然而,就在此時,寇哈特的身體健康狀況也開始逐漸走下坡:在第一本專書出版後的同一年,寇哈特被醫師診斷出患有淋巴瘤。雖然癌症擴散相當緩慢,但直到1977年,寇哈特的病情才勉強得到控制。
寇哈特於1940年在美國芝加哥落腳後不久,母親艾爾絲也移民到芝加哥。1970 年時,因艾爾絲表現出一系列的偏執妄想(paranoid delusions),寇哈特不得不將艾爾絲送進療養院。艾爾絲於1972年過世。
寇哈特於同一年(1977年)出版第二本專書《自體的重建》(The Restoration of the Self),也發表了自傳案例史文章〈對Z先生的兩次分析〉(The Two Analyses of Mr. Z.)。隔年(1978年),《尋找自我:海因茨.寇哈特1950至1978年文選》(The Search for the Self: Selected Writings of Heinz Kohut 1950–1978)共兩卷出版,由精神分析學家保羅‧奧恩斯坦(Paul Ornstein)負責編輯。1979 年,寇哈特接受了繞道手術,手術後出現了一些併發症,恢復期相當漫長。後來寇哈特還一度有內耳方面的問題,曾經染上肺炎。到了 1981 年,寇哈特的生理機能幾乎全數衰退,於同年 10 月 7 日晚上陷入昏迷,並於隔日(10 月 8 日)凌晨3時左右病逝,享壽68歲。
理論與貢獻
寇哈特對心理諮商與治療領域最大的貢獻,便是他所提出的自體心理學。其理論主要包含三大概念,即自體(self)、客體(object)自體客體(selfobject)。
根據自體心理學的理論,個人若要成為自己,必須要存在一個可以聽自己說話、認同自己的「對象」;這個「對象」,就是所謂的「自體」(self)。寇哈特認為,個人在嬰兒期時,初始我(rudimentary self)由主體〔subject,即自認「我很棒」的自大自體(grandiose self)〕與客體(object,對理想父母的想像)所組成。
寇哈特也提到,自體客體(selfobject)並非是整個人或客體,而是潛意識思考或想像的模式或主體(patterns or themes);例如,幼兒安靜堆積木的行為被母親稱讚,此時,母親的讚賞便成為此幼兒的自體客體。
寇哈特與另一位客體關係理論學者瑪格麗特‧馬勒(Margeret Mahler)均認為:嬰兒早期的發展階段認定自己是全能的(omnipotence),因此無法區辨自己與母親為不同個體。當嬰兒需求受挫時(例如肚子餓了卻沒被餵奶),便會發展出自大的自體,意即我應得到我想要的;若嬰兒的需求被滿足(如肚子餓了被母親餵奶),則會對自體客體有完美的歸因,進而產生理想的父母形象。寇哈特的自體心理學主張,自大的自體與理想的父母形象之間會存在一種緊張狀態,形成雙極我/雙極自體(bipolar self);也就是說,幼兒會在父母的期待(理想的自體客體)與從事自己想做的(自大的自體)做選擇。當幼兒沒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便可能以一種自戀的暴怒方式發脾氣。
當母親對小孩表現出與小孩共處相當開心時,小孩的自大自體獲得支持,小孩也看到母親能了解他,鏡像(mirroring)便由此產生(母親反映小孩的影像給小孩),並將此鏡像父母納入其自大的自體中;因此,父母在某種意義上被視為小孩的一部分,負責執行鏡像功能。
寇哈特認為,當個人停滯於某個階段,或自大的自體、理想的自體客體無法正常發展,日後的生活將會發生問題;例如,母親對孩子不負責任(產生「鏡像」),使孩子幼年得不到關愛,往後的生活可能會不斷地想從其他人身上得到關愛。某些人在幼年時因為從未與父母建立足夠深厚的關係,長大後便可能想盡辦法去追求理想或完美的伴侶或朋友,但卻常因無人符合其標準而屢屢失敗。
相較於佛洛伊德將自戀視為個人過於愛自己,或過度專注於自身,而無法去愛他人或與他人建立關係,寇哈特則有不同的看法:他認為,自戀是發展過程的誘發物,從對自身的愛進展到對他人的愛。因此,自體心理學主張自戀(narcissism)並非是一種病態,而是人類發展過程的一部分。寇哈特在其理論逐步發展後,便較常使用自體的概念,而較少引用自我、本我與超我的概念;由此可知,跟其他自體與客體關係的精神分析比較,寇哈特的理論更加遠離佛洛伊德的概念。
寇哈特將心理困擾視為自體或自體客體的病症,並假設個人在發展適當的自體客體時發生問題,會成為心理困擾的主因。例如:當自戀影像或理想客體不穩定時,便可能產生精神病(psychosis);此時個人可能會產生幻想來保護自己,以對抗失去的理想客體(即適當的父母)。寇哈特的治療模式,大多聚焦於自戀與邊緣型人格障礙:對邊緣型人格障礙(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簡稱BPD)而言,自傷行為可能相當嚴重,但內在的防衛仍可讓個體功能順利運作;若以自戀型人格障礙(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簡稱NPD)來分析,自大的自體與理想的自體客體未能充分融合於人格中,可能導致個人喪失其自尊(self-esteem)。
寇哈特於〈內省、同理心與精神分析—在觀察與理論模式中的關係檢驗〉一文中主張,精神分析是透過同理心來了解案主,即替代內省(vicarious introspection);而同理心則為自體心理學(self psychology)的核心。寇哈特在治療時會同理案主的早期困難,並全神貫注於自體或以父母為中心。當案主從關注與欣賞治療師,轉變成增進案主生活上與重要他人的關係時,治療便開始產生作用。更精確地說,治療師成為一種連結,讓案主將注意力從自身轉移到治療師,甚至轉到他人身上。
國內的心理出版社曾在2002年翻譯出版寇哈特的三本經典著作,但目前均已絕版。這三本書的資訊列於下方,供大家自行參閱:
2.《自體的重建》(The Restoration of the Self)
3.《精神分析治癒之道》(How Does Analysis Cure?)
總結
寇哈特雖然早年經歷戰亂,然而在友人的幫助下,幸運地轉往異邦落腳生活;經歷此番逃難的過程,不僅沒讓他被擊倒,反而成為他發展自體心理學的養分與基礎。雖然後來因為母親過世與罹患癌症,讓寇哈特在人生的最後幾年身心狀況不佳,但仍堅持創作與研究不輟,其精神與毅力相當值得佩服與尊敬(但大家還是要注意身心健康阿,避免過勞:D)!
參考資料
Heinz Kohut (1913-1981). (2015, July 13). GoodTherapy. https://www.goodtherapy.org/famous-psychologists/heinz-kohut.html
Montgomery, P. L. (1981, October 10). Heinz Kohut, Whose Theory Opposed Freud’s, Dead at 68. The New York Times. https://www.nytimes.com/1981/10/10/obituaries/heinz-kohut-whose-theory-opposed-freud-s-dead-at-68.html
Strozier, C. B. (2001). Heinz Kohut: The making of a psychoanalyst. Farrar, Straus, & Giroux.
Patton, M. J., & Meara, N. (1992). Psychoanalytic counseling. Wiley.
St. Clair, M. (2004). Object relations and self psychology: An introduction (4th ed.). Wadsworth.
Hedges, L. E. (1983). Listening perspectives in psychotherapy. Aronson.
Wolf, E. S. (1988). Treating the self: Elements of clinical self psychology. Guilford.
Sharf, R. S.(2013)。諮商與心理治療(馬長齡、羅幼瓊、葉怡寧、林延叡譯,二版)。心理出版社。(原著出版於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