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勒:客體關係理論學者暨分離—個體化歷程理論的創始者

by Jian De
0 留言

5月10日是馬勒(Margaret Mahler)的冥誕,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這位客體關係理論學者的生平與貢獻。

▲馬勒(Margaret Mahler)。【圖片來源:FamousPsychologists.org

生平

馬勒生於1897年5月10日,其出生地在匈牙利(Hungary)的西部小鎮肖普朗(Sopron)。馬勒的父母均為猶太人:其中父親古斯塔夫‧熊伯格(Gustav Schoenberger)為一間地方醫院的院長,與馬勒關係相當緊密,馬勒從小便相當敬愛這位父親;母親尤金妮雅(Eugenia Weiner- Schoenberger)面貌姣好,但馬勒從小卻與其關係矛盾與疏遠,其關鍵原因在於馬勒的妹妹。馬勒的妹妹蘇珊娜(Suzannah Schoenberger)小馬勒2歲,出生後不久便相當受到母親的疼愛,因而增加馬勒對母親的排斥。

▲馬勒母親尤金妮雅(Eugenia Weiner- Schoenberger),約攝於1927年。(圖片來源:《Margaret Mahler: A Biography of the Psychoanalyst》)

馬勒的父親相當讚賞馬勒在數學與科學方面的出色表現;馬勒從中學畢業後,進入了布達佩斯的Vaci Utca高中(一間體育學校)。在就讀高中期間,馬勒遇上了當時相當具影響力的匈牙利精神分析學家費倫齊(Sándor Ferenczi),因而對潛意識的概念相當著迷;費倫齊亦相當鼓勵馬勒多閱讀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相關著作。

▲匈牙利精神分析學家費倫齊(Sándor Ferenczi)。(圖片來源:維基百科英文版

1916年,馬勒進入布達佩斯大學(University of Budapest)就讀,一開始學習藝術史;隔年(1917年)1月,馬勒轉至該校醫學系就讀。馬勒就讀三個學期後,便開始在德國慕尼黑大學(University of Munich)接受醫學訓練,但後來卻因德國反猶太主義之故,而被迫離開該校。1920年春,馬勒轉學至耶拿大學(University of Jena)繼續接受醫學訓練,不僅開始進入一間兒童診所工作,亦意識到玩耍與愛對於襁褓中的嬰兒在身心健康上的影響與重要性。

馬勒於1922 年以相當優異的成績從耶拿大學畢業。畢業後,馬勒便前往維也納,以奧地利公民身份在當地行醫。馬勒發現:奧地利的兒科實務上治療孩童的方式相當冷漠且缺乏同理心,加上後來又在當地遇上奧地利的教育家暨心理分析學家奧古斯特‧艾霍恩(August Aichorn)與德國的精神分析學家卡爾‧亞伯拉罕(Karl Abraham),並參加了安娜‧佛洛伊德(Anna Freud)的研討會,讓馬勒轉而投身於精神分析領域,順利進入維也納精神分析學院(Vienna Psychoanalytic Institute),接受分析師的訓練。

▲奧地利的教育家暨心理分析學家奧古斯特‧艾霍恩(August Aichorn)。
【圖片來源:alchetron.com

1926年起,馬勒在費倫齊的鼓勵下,開始跟隨朵伊契(Helene Deutsch)接受其分析訓練。雖然一開始過程並不順遂,但在嘗試接受其他分析師訓練之後,馬勒終於在1933年取得分析師的資格。然而,同一年(1933年),費倫齊卻不幸過世,讓馬勒備感哀慟。

▲德國的精神分析學家卡爾‧亞伯拉罕(Karl Abraham)。(圖片來源:維基百科英文版

馬勒在維也納時相當活躍,不但參加研討會,亦在《精神分析教育學雜誌》(Journal of Psychoanalytic Pedagogy)上發表過論文。此時,她與一位擁有化學博士學位的商人保羅‧馬勒(Paul Mahler)邂逅,並於1936年結婚。

▲馬勒(左)與保羅‧馬勒(Paul Mahler)(右)合影,約攝於1940年,當時兩人感情仍相當融洽。(圖片來源:《Margaret Mahler: A Biography of the Psychoanalyst》)

納粹上台之後,馬勒夫婦移居英國,之後於1938年再移居至美國。在經濟壓力與語言不通的狀況下,兩人仍相當努力謀生。在美國取得醫療執照後,馬勒在紐約開設了私人診所,繼續他的執業之路。1939年,馬勒開始與兒科醫生班傑明‧斯波克(Benjamin Spock)合作。隔年(1940年),馬勒在一場兒童精神分析研討會上發表了一篇相關主題的論文,該論文立即被獲得認可,並讓馬勒於1941年進入哥倫比亞大學醫學院(Columbia University’s College of Physicians and Surgeons)任教,並成為該校精神病學研究所兒童服務的主要顧問,直到1955年為止。馬勒於1950年獲邀至費城精神分析學院(Philadelphia Psychoanalytic Institute)任教,成為該校兒童分析計畫的主持人。

在1940年代早期,馬勒曾央求父母前來美國,但父母並未同意。後來馬勒的父母先後離世:父親古斯塔夫‧熊伯格在匈牙利被入侵前一個月便已過世,母親尤金妮雅亦在奧斯威辛集中營時慘遭殺害;家人僅剩妹妹蘇珊娜倖存。馬勒於1946年從朋友的來信得知此消息,心情相當沮喪,並向同事伊迪絲‧雅各布森(Edith Jacobson)尋求深度心理分析。當伊迪絲‧雅各布森撰寫其經典著作《自我與客體世界》(The Self and the Object World)時,兩人的討論對於馬勒日後的想法和研究,尤其是分離—個體化歷程(separation-individuation process)之理論影響甚大。

▲撰寫《自我與客體世界》(The Self and the Object World)一書的伊迪絲‧雅各布森(Edith Jacobson)。(圖片來源:維基百科英文版

馬勒於1953年與丈夫保羅‧馬勒離婚。1955年,馬勒進入艾伯特‧愛因斯坦醫學院(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擔任精神病學臨床教授。兩年後(1957年),馬勒的職業生涯出現重大轉折:她與曼紐爾‧富勒(Manuel Furer)在紐約曼哈頓共同設立兒童治療大師中心(Masters Children’s Center),並在此發展了她的三方治療模式(Tripartite Treatment Model)。在此模式中,母親會成為孩子治療的積極參與者;治療者透過母親的參與,以對兒童進行治療。馬勒體認到,對精神障礙兒童的研究無法顯示正常發展歷程的所有狀況,因此她與曼紐爾‧富勒、佛瑞德‧皮恩(Fred Pine)、安妮‧褒曼(Annie Bergman)等人合作,開啟她最具創造性的研究,並開始大量出版相關書籍。1975年,四人共同出版《人類嬰兒心理上的誕生:共生與個體化》(The Psychological Birth of the Human Infant: Symbiosis and Individuation)一書,徹底改變了精神分析的發展理論。

▲安妮‧褒曼(Annie Bergman)。2014年由精神分析師齊瑪曼(Sebastian Zimmermann)攝於辦公室。(圖片來源:紐約時報

馬勒在她的職業生涯中獲獎無數。位於美國紐約的巴納德學院(Barnard College)在 1980 年的畢業典禮上,授予馬勒最高榮譽——巴納德傑出獎章(Barnard Medal of Distinction)。馬勒對於她的工作與研究全心全意地投入其中,直到1985年10月2日在紐約過世為止,享壽88歲。馬勒後來被安葬在匈牙利索普倫猶太公墓,她父親的墳墓旁。

貢獻

馬勒對心理諮商與治療領域的最大貢獻,便是提出分離—個體化歷程(separation-individuation process)。馬勒認為,自體(self)的發展需經過四大階段:

第一階段:自閉(autism)。嬰兒剛出生的頭兩個月,會建立一個封閉的心理體系,並處於似睡狀態的幻想中;其心理退縮與出生前位於子宮內的隔絕狀態類似。此時,嬰兒大多會針對個人生理上的緊張狀態作出反應,心理上的歷程較少作用,因此,嬰兒尚無法分辨自己與母親為相異個體。若成人的外在表現出缺乏心理上的組織能力與自體感(sense of self,即個人對自己的感知)時,便有可能是固著於此發展階段。

第二階段:共生(symbiosis)。嬰兒出生約2至6個月時,仍相當依賴母親為嬰兒的伴侶,而非可替代之部分。此時,嬰兒的自體感逐漸出現,且嬰兒似乎期待能與母親在情緒上高度共鳴。嬰兒的社交性微笑(social smile,意指父母的溝通能引發嬰兒咧嘴微笑)成為此階段關係真正建立的徵兆。全能感(omnipotence)則充斥著嬰兒的共生世界:當嬰兒需要被餵食時,母親的乳房便會出現;嬰兒便將此兩件事進行連結,意即將願望(wish)與滿足(fulfillment)視為同一件事,並認定母親的乳房與世界均為嬰兒自身所創造的。

第三階段:分離—個體化(separation-individuation)。6至24個月大的幼兒,會經驗到自己與重要他人雖可分開,但仍能從重要他人處獲取穩定與滿足感;此時期的幼兒正處於獨立分離與依賴兩者之間,常表現出矛盾衝突。此階段又可細分為下列三個次階段:

次階段一:孵化(hatching),又稱分化(differentiation)。6至10個月大的幼兒,其行為能力與自我開始逐漸緩慢發展,能從感覺清楚區辨自己與客體(object)的分別,以及母親與外在客體的分別。因此,在此時期的幼兒不僅開始探索母親的身體,並且也會探索離母親較遠的東西,如毛毯、玩具熊或來訪的阿姨等;此種探索模式,可讓嬰兒自身了解母親與其他外在的人或物是不同的。

次階段二:實踐(practicing)。此項次階段約在幼兒10至16個月大時,可再細分爲早期實踐(early practicing)期與正向實踐(practicing proper)期,兩者的區分在於嬰兒移動的方式:早期實踐期的幼兒使用其四肢,以爬行方式移動,正向實踐期的幼兒則使用期雙腳,以垂直方式移動。

早期實踐期的嬰幼兒開始能夠爬行,以探索離母親更遠的外界環境;此時期的幼兒雖然對外界無生命物體的探索興趣有增無減,但仍將母親視為安全堡壘(home base),亦為情感的提供者(emotional refueling)。「分離一個體化」的發展在此時期有三大任務:

(1)更明確區辨自己與母親:區分出自己與母親為不同個體。
(2)母親與幼兒的情感連結:母親能提供情感給幼兒,以滿足幼兒的需要。
(3)幼兒自主功能成長:若母親與嬰兒有相當適合的親密身體接觸,則幼兒自我的自主功能(autonomous functions)會大幅增長。

正向實踐期會引發幼兒心理上的誕生(psychological birth)。此時,因嬰兒具備垂直移動的能力,故嬰兒可見的視野大幅增加,且對此感到相當興奮,並易獲得其他長輩的接納與注意。幼兒在此時期會相當滿意自己的身體與獲得的新能力,並擺脫共生階段時與母親的束縛,對自己產生自戀與對客體的愛(object love),認定整個世界都對他自身有利,因此再度產生全能感。雖然幼兒與母親分離的發展在正向實踐期會快速成長,然而,這並不意味著幼兒將母親視為獨立的個體;相反地,幼兒此時仍將母親視為提供情感支持的安全堡壘。母親在此時應允許幼兒深入探索外在環境,並敏感地覺察嬰兒的發展階段,以滿足其需求。若父母能建立更安全的堡壘(包括父母自身的安全感),則幼兒能探索的世界便能更寬廣遼闊。

次階段三:和解(rapproachment)。此項次階段大約介於幼兒16至24個月之間,此時幼兒已有能力遠離媽媽,而逐漸了解到母親為一獨立個體,無法像以前一樣能隨時協助自己處理世界上遇到的問題;因此,此時幼兒會覺得在這個世界上相當渺小,全能感隨之消退,取而代之的是強烈的失落感與分離焦慮。幼兒在此時會期待得到母親協助,卻又擔心會失去母親的愛,其內心會感到相當焦慮且矛盾,而出現退化行為,對母親產生趨避(ambivalent)心態。此時期的幼兒所面臨到的危機,便被稱為和解危機(rapprochement crisis);幼兒面對處理的方式,將影響其日後的人格發展。此時,母親的態度至關重要:母親不只要安撫幼兒因分離需求所造成的恐懼,亦要滿足幼兒依賴母親的需求。馬勒等人於《人類嬰兒的心理誕生:共生與個體化》一書中指出,若幼兒未經歷分化歷程,且無法將他人理想化、對自己產生自傲感,日後便可能出現自戀型人格障礙症(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與自尊(self-esteem)問題。此外,若幼兒已超越共生階段,進入分離歷程,卻因母親無法忍受,並拒絕幼兒開始個體化,不願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則可能使幼兒出現邊緣型人格障礙(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之危機。

第四階段:客體恆久性(object permanent)。大約2至3歲後,幼兒開始進入發展「分離一個體化」的最後一個階段;此階段有兩項主要任務,包括形成穩定的自我概念與對他人穩定的概念。此時,幼兒產生對於自己與他人都是獨立個體的想法,也不再害怕失去其獨立性;因此,幼兒能以穩固的自我感為基礎,進入之後的性心理與心理社會發展階段。

馬勒等人認為,在個人生命中的頭三年,分離個體化便會完成;他們主張個體是起始於與母親融為一體的心理狀態,之後便逐漸朝向分離。若個體能在三歲前順利度過上述四大階段,並完成階段中的發展任務,將會建立獨立統整的自我。

結語

馬勒雖然早年與母親關係不佳,然而並未影響其對於精神分析的熱愛,日後在費倫齊的協助之下,終於順利走上精神分析的執業之路。對兒童發展領域相當感興趣研究的馬勒,發展出屬於自己的一套理論,也讓自己在客體關係理論的眾多學派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參考資料

Margaret Mahler (n.d.). New World Encyclopedia. https://www.newworldencyclopedia.org/entry/Margaret_Mahler
Bond, A. H. (2008). Margaret Mahler: A Biography of the Psychoanalyst. McFarland & Company.
Coates, S. W. (2004). John Bowlby and Margaret S. Mahler: Their Lives and Theorie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sychoanalytic Association, 52(2), 571–601. https://doi.org/10.1177/00030651040520020601
Ware, S., & Braukman S. (eds.). 2004. Notable American Women: A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Completing the Twentieth Centur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Mahler, M. S., Pine, F. & Bergman, A. (1975). The Psychological Birth of the Human Infant: Symbiosis and Individuation. Basic Books.
Bird, D. (1985, October 3). Dr, Margaret S. Mahler, 88; Studied Child Development. The New York Times. https://www.nytimes.com/1985/10/03/us/dr-margaret-s-mahler-88-studied-child-developement.html
Hamilton, N. G.(2013)。人我之間:客體關係理論與實務(楊添圍、周仁宇譯)。心靈工坊文化。(原著出版於1998年)
Corey, G.(2016)。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修慧蘭、 鄭玄藏、余振民、王淳弘譯,四版)。雙葉書廊。(原著出版於2016年)
曾怡雅(2010)。大學生分離個體化、父母依附、及生涯自我認同狀態之相關研究。國立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市。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rs2m9z
魏珮文(2004)。「關係」對大學女生個體化過程之影響-另一段邁向成熟長大的路。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kfyx2b
譚偉象(2001)。「分離-個體化歷程量表」在台灣的使用:信效度的初步檢驗。中原學報,29(4),313-323。

你也許會喜歡…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