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槓時代的高效閱讀法》:透過自學四大系統與乘法讀書法增強知識戰鬥力,並提高創造性的知識生產系統

by Jian De
0 留言

【2022/02/13更新:本篇文章已錄製成Podcast單集並上傳,請至各大平台搜尋《阿德的舒心飲》收聽!】

Google Podcast單集連結👉https://pse.is/4ruh4q

會找這本書來讀,也是在網路上搜尋資料時發現的:之前因為看了印南敦史的《快速抓重點,過目不忘的閱讀術》這本書(該書筆記心得可至此處閱讀),總覺得好像還有哪些地方不足;加上又看到這本書的簡介中有閱讀人主編與Zen大等人的推薦,因此便決定入手並閱讀這本書,來改善自己閱讀的方式與技巧。

我這次看的是Kobo電子書,因為有重排格式的關係,所以我又去圖書館借來一本實體書搭配閱讀。KOBO電子書的優缺點,以及與Taaze電子書及Google Play圖書的比較,簡要說明如下:

Kobo電子書的三大優點:

  1. 有手機、平版與電腦版,可在各種不同的3C裝置上閱讀。
  2. 操作介面直覺,左右翻頁相當方便,亦可從左上角目錄處直接點選想看的部分;大部分的書可劃線作筆記,並連結外部網站(如Google與維基百科)查詢
  3. 價格較實體書便宜,常有活動折扣促銷與回饋點數,每日固定有一本99元電子書。

Kobo電子書的缺點:

  1. 不支援從網頁瀏覽器閱讀電子書。
  2. 無法在雲端管理所有安裝Kobo的裝置。

Kobo電子書與Taaze電子書的比較:Kobo電子書略勝一籌,因Kobo電子書可從書籍目錄直接點選想看的部分,Taaze電子書PDF版則無此這項功能。

Kobo電子書與Play圖書的比較:Play圖書略勝一籌,因Play圖書可切換看實體書原本的排版狀況,有兩種版本可閱讀,且Play電子書平時折扣甚至較KOBO電子書便宜。

《斜槓時代的高效閱讀法》的實體書封面(左)與Kobo電子版封面(右)。【照片來源:自行以手機拍攝】

這本書的作者山口周也是日本人,從作者簡介中可以看到:山口周大學時就讀哲學系;研究所雖然念的是文學,但專攻美學美術史。工作經歷則包括電通顧問公司以及負責組織開發與人才培育的國際公司;專長是創新、組織開發、人才、領導統御培養。簡言之,就是跟國內的人力資源、企業管理領域有所關聯。從作者的學經歷便可看出作者的學識廣博,橫跨許多不同領域,也無怪乎作者能夠寫出這本跟跨界知識主題相關的書籍。

回到這本書的標題,為何說是「斜槓時代」?這就要先探討「斜槓」一詞的由來:自從《斜槓青年》一書出版後,斜槓便開始蔚為風潮;有些人開始利用工作之餘的時間,開發自己的興趣,而興趣很可能跟目前所從事的行業無關;另一種狀況則是學生利用課餘時間兼差打工,以累積工作經驗,而所從事的兼差打工的性質可能跟目前所就讀的科系無關。比較早期的說法,會把這種人稱作是「不務正業」;但現在愈來愈多人這麼做的狀況下,便產生了「斜槓」這個新名詞。因此,便可將目前這個時代稱為「斜槓時代」。比較典型的斜槓例子,可以從國內的電視劇《麻醉風暴2》中的熊森醫師這個角色看出:他的正職是神經外科醫師,下班後搖身一變,成為一位饒舌歌手。現代的部落客以及youtuber,也有部分是具備多重身分者。

前言:現代人需要學習自學的四大理由

在斜槓時代要能生存,甚至踏穩根基,自然要具備多樣才能;也就是愈多才多藝者,愈能夠生存下來。二、三十年前,只要在學校學有專精,出社會後便能輕易找到一份能夠餬口的工作;然而,作者在前言中提到,在學校中所學到的知識,正在急速地落伍,也就是所謂的「折舊」;因此,必須想辦法不斷獲取新的知識。這就是作者認為現代人需要學習自學的四大理由之一:知識的呆帳化

第二項理由則是產業蒸發的時代來臨。作者舉Apple加入智慧型手機市場的例子,來說明創新求變的重要性:換句話說,以職涯發展的觀點而言,個人若提前開始自學,當產業結構發生重大變化時,較能順利轉換職業或人生跑道。這也印證了未雨綢繆的重要性。

人生的三季稻則是說明人的壽命與企業壽命成反比:也就是人的勞動期變長(70至80歲才退休),企業繁盛期壽命變短(僅剩約10年左右);這麼想起來,還真的是相當可怕的事情:大家都會工作到很老。而這代表著什麼呢?作者認為:這會造成每個人的一生中不會只從事一份固定相同的工作,而是會進行職涯轉換。作者以衝浪來比喻能否順利轉換職涯的差距,這裡我認為更貼切的譬喻是「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當然,相信大家都不想成為那些死在沙灘上的「前浪」,所以如何成為最終贏家的「後浪」呢?關鍵就是在自學這件事。

最後一點則是跨界人才,也就是要能橫跨與結合兩個領域的知識。作者提出了π型人才的概念,這種人兼具專業人士的深度與通才的廣度;但後面的括號註解其實不太正確:π型人才與斜槓型人才兩者其實並不相同。2018年,時任商周總編輯的郭奕伶在〈從I型人、T型人到斜槓人〉一文中,便說明了兩者的區別。首先,π型人才擁有第二專長,以「從核心擴張」為主流。而斜槓型人才不從核心擴張,也不以多重收入為目標;他們談的是一種生活方式,要的是多重人生,渴望的是多重體驗。斜槓人相信,人生不是只有一種活法,興趣能夠變成飯碗,人生可以像樂高積木般被自由組合。由上述的說明可以看出,π型人才與斜槓型人才兩者其實不應混為一談;以本書作者對跨界人才的定義來看,會比較偏向前者。

提高知識戰鬥力的方法:有效自學的四個模組

序章將本書最重要的核心概念與架構,即有效自學的四個模組,作了簡單扼要的說明。

1.戰略:思考要在哪種主題上提高知識戰鬥力的方向。
2.輸入:基於戰略方向,從書上或其他管道得到的資訊。
3.抽象化、構造化:將輸入知識抽象化,或跟其他事物結合,產生獨特的啟發、洞察與發現。
4.儲存:將獲得的知識以及透過抽象化與構造化後得到的啟發成套整理並保存,以便日後需要提取。

作者也列出一張流程圖說明這四個模組:

提高自學效能的戰略

作者依據一般成人的閱讀速度,計算出若讀完一本商業書籍約需6小時(含閱讀5小時以及抽象化、構造化與歸檔共1小時),每天花1小時閱讀,每週可讀1本,1年可輸入50本書。戰略的設定則是以主題為主,領域為輔。「主題」意即追求的論點,例如「能引發創新的是什麼樣的組織」、「中國是否有可能武力犯台」、「如何有效率的閱讀」、「心理治療是否有效」、「歷史上有那些名人得過精神疾病」、「如何進行知識變現」或「如何增加被動收入」,約5至7個左右;領域則是指心理學、歷史、哲學、文學等分類。隨後作者提到一項對讀書這件事很重要的提醒:若依領域學習,便是以他人已體系化的知識框架而學,較難產生獨特的洞察與啟發。過去已有學者提到類似的概念,像是叔本華與培根不約而同指出讀書時應避免囫圇吞棗。

作者認為自學戰略中最需要記住的一點,便是「能發揮高水準創造性者,大多指出『新的創意由新的組合產生』」。這也呼應了前述提到跨界人才的概念。若要開發創造自己,作者提到要去選擇他人沒有的排列組合:也就是交叉跨界(乘法),將是開發創造自己的關鍵!如何交叉跨界呢?下圖便是作者歸納出的主題與領域交叉相乘方式:

從上圖可知:思考學習領域時,若以跨領域相乘,較易創造獨特定位;至於要如何選擇相乘領域呢?作者建議以自己擁有的本性或興趣為主軸,而非他人擁有或自己想要的。

高效能的輸入技法

作者提到讀書方法必須依照讀書目的有所調整,否則若將方法與目的胡亂配對組合,會影響閱讀的生產性。而閱讀有下列四個目的:

  1. 為了工作需要學習知識:以商業類書籍為主,持續一日至數日的短時間,屬於範圍狹窄且淺薄的閱讀。
  2. 為了深入專業領域:商業類與人文教養類,為了使知識量豐厚、專精與深入學習,可持續數年至數十年。
  3. 為了拓展深化修養:以人文教養類為主,為了更深入洞察人類與社會樣貌;當個人過去學習的理論或知識派不上用場時,此種「深入的知性」便會影響知識戰鬥力。
  4. 為了娛樂消遣:各類書籍,為了開心而進行。

作者也提到,商業類書籍與人文教養類書籍的閱讀方式應有所區分:像閱讀商業類書籍時應盡量鎖定名著閱讀,且不要做讀書筆記,並縮小範圍深入閱讀;原因在於在狹小的範圍內反覆閱讀不怕忘記,且內容與商業直接相關,可以直接運用。而人文教養類的書籍則要抱持著廣泛閱讀雜書的心態,因此閱讀時要做筆記,且需讀得廣、讀得淺。建議這麼做的原因,作者認為有二:一是此種書籍種類眾多且分歧,我們不可能全部讀完;二是書籍內容未必會有商業方面的啟發,所以事後對工作究竟會產生什麼幫助,在閱讀時並不清楚。因此,作者認為:是否應該做讀書筆記,要視閱讀的書籍種類目的而定。

此外,作者亦提出:選擇閱讀書籍不要以對將來有幫助來選擇,而是以此時此地或當下直覺的偏好來選擇;理由之一便是創新不要去預設後果。人類學家克勞德.李維史陀(Claude Levi-Strauss)所提出的「拼裝」(bricolage)概念,亦即「不帶著預設期望去蒐集近在眼前卻不知是何物的東西,使其在將來有需要時成為助力」,便是在強調灰色地帶的直覺;作者山口周認為自學便是需要這樣的感覺。這倒是讓我想起一句台語俗諺「好天著存雨來糧」和英文的save for a rainy day,意思近似於中文的成語「未雨綢繆」,也就是說:凡事都應該事前做好萬全準備,防患於未然。

作者也提到了轉喻式閱讀隱喻式閱讀。轉喻式閱讀指的是從入門書開始讀起,之後試著閱讀自己想更深入領域學習的專門書籍;這種閱讀方式的優點是:每一本書的內容各自成為一個階層構造,因此較容易掌握整體樣貌。此種閱讀方式的例子像是:閱讀與清末相關的書籍後,去查與慈禧太后或光緒皇帝相關的事件,或是戊戌變法與八國聯軍的歷史。

隱喻式閱讀則是將閱讀對象領域橫向開展,其優點有二:

  1. 純粹追著自己有興趣的對象,然後隨之發展下去,較易維持興趣,穩固的效率較高。
  2. 原先使自己產生動機的那本書,跟後來發展出來的書之間也會形成構造關係,產生更深入與紮實的理解。也就是說,這不僅能促進整理,且還能預期增加自己對他人提起這個話題時的說服力

隱喻式閱讀的例子,像是閱讀與存在主義相關理論後,對尼采產生興趣,之後再去閱讀《查特拉圖如是說》

將知識本質轉換成可發揮的智慧

作者說明將知識抽象化和構造化的方式,這兩種方式相當符合愛因斯坦的思考程序圖,如下所示:

其中,導出公理系的部分便是抽象化,從公理系演繹出各項命題的部分則是構造化。而形成假設,也就是被稱為「溯因推理」(Abductive Reasoning)的推論方法:這是十九世紀美國的哲學家查爾斯.桑德斯.珀斯(Charles Sanders Peirce)繼演繹、歸納之後,將第三個推論方法取名為溯因。

要提升抽象化的能力,作者認為除了多創造經驗值之外,也需要靈光一閃的能力,換句話說,平時便需透過閱讀,以累積觸類旁通和舉一反三的能力。作者建議讀者平時可多思考以下三個問題,並寫下自己的答案,可培養利用頭腦的習慣:

  1. 得到的知識為何?
  2. 這個知識哪裡有趣?
  3. 若將此知識套用於其他領域,會有怎樣的啟發或洞察?

儲存知識的有效方法

作者認為應該畫線處有三:

  1. 「事實」:覺得很有意思,可以作為日後參考。
  2. 從事實中得到的「洞察」或「啟發」。
  3. 從洞察或啟發得到的「行動」指南。

此外,作者也認為沒有同感、覺得反感的資訊也要畫線;理由是這會更清楚地反映出自己的價值觀思考。作者也提到一本書只能選出「九處」抄錄內容,原因是太多會不符合勞力成本。作者認為透過初讀、二讀、三讀的知識篩選方式,便可建構出屬於自己的知識生產系統,如下圖所示:

至於整理轉錄知識的三階段,作者以下圖舉例說明:

學習人文教養的意義與推薦書單

作者認為學習人文教養有以下五大意義:

  1. 成為引發創新的武器:提問與懷疑的技術為人文教養的精髓,這兩者便是引發創新的關鍵。
  2. 成為保護職業生涯的武器:作者認為個人隨著適應世界改變的同時,也要學習人文教養的學問打好基本功,以等待時機加以發揮。
  3. 成為溝通的武器:除了英語和邏輯之外,學習人文教養能提升溝通效率,讓溝通變得圓滑。
  4. 成為橫跨領域的武器:也就是思考若要具備整體觀點,就要以人文教養當後盾。
  5. 成為改變世界的武器:若想跳脫框架,寫出一個更好的新世界劇本,意即將世界變得更好,人文教養是不可或缺的。

此外,作者針對十一項領域,包括歷史、經濟學、哲學、經營管理學、心理學、音樂、腦科學、文學、詩、宗教與自然科學,分別介紹幾本入門書籍,其中不乏許多國外經典的暢銷書籍,像是《人類大歷史》、《槍砲、病菌與鋼鐵》、《逃避自由》、《心流》(原書名:快樂,從心開始)、《快思慢想》、《EQ》、《一九八四》、《傲慢與偏見》、《咆哮山莊》、《罪與罰》、《變形記》、《包法利夫人》等,大家有興趣可以去翻翻。之後有機會也會從其中挑幾本書,向大家做介紹。

這本書相當適合想要自學的讀者以及想培養閱讀習慣的人閱讀;實體書購買連結可點此Readmoo電子書購買連結可點此。以下同樣附上這本書用coggle作成的心智圖,提供大家做參考:

參考資料

郭奕伶(2018)。從I型人、T型人到斜槓人。取自
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magazine/Article_mag_page.aspx?id=67565

延伸閱讀:《快速抓重點,過目不忘的閱讀術》:慢讀者如何年讀700本書

你也許會喜歡…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