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台北女子圖鑑》來看愛情風格與網路交友相關議題,以及個人異地工作經驗談

by Jian De
0 留言
▲《台北女子圖鑑》中「台南幫」四人合照;左起依序為林怡淨、林怡姍、李承恩與許慧如。【劇照來源:台北女子圖鑑臉書粉絲專頁

《台北女子圖鑑》改編自2016年的日劇《東京女子圖鑑》,於2022年9月份在Disney+網路平台上架播出;自本劇播出後,引發了網路上不少的討論,像是劇中某些看似不合邏輯的劇情安排,以及在北部工作和生活的台南人與台北在地人對各種事物的看法、感受與價值觀的種種差異。會來觀賞這齣劇,一方面是被上述網路上的評論所吸引,二方面則是自己亦有異地的工作經驗,儘管時間不長,轉換的工作場域亦不多就是。後來開始觀看本劇之後,一方面觸動了之前我對自身在台北工作經驗的一些想法與感受,二方面則是注意到:劇中某些劇情似乎也跟部分心理學的理論有所關聯,或許能解釋一些相關的劇情內容與發展,因此便動手撰寫此文。以下會先針對與本劇相關聯的劇情,從愛情風格與網路交友相關理論進行探討,後面會針對相關聯的劇情進行不同戲劇的比較,並分享我自身在兩處不同異鄉的工作經驗與感想。

愛情風格與網路交友動機相關理論,以及相關劇情的對應

本劇的特點之一,是女主角林怡姍(桂綸鎂飾演)的男友不斷更換,幾乎每集都不同,且來自於各行各業不同的領域;此外,林怡姍與第八任男友邱曉風(范少勳飾演),還是從網路交友軟體Tinder上認識的。這除了跟林怡姍的愛情風格(love styles,即個人於戀愛關係中出現的行為、情緒與想法)有關之外,亦觸及網路交友的相關議題。首先,我們便從愛情風格的相關理論開始談起。其實,心理學上對於愛情的研究相當多;本文因聚焦於愛情風格這項主題,故以李約翰(John Alan Lee)、史坦伯格(Robert Sternberg)與卓紋君三位學者所提出的理論作為代表,進行概略說明。

李約翰的愛情風格與愛情色輪論(Colour wheel theory of love)

加拿大社會學家暨心理學家李約翰於1973年出版《愛情的顏色:探索愛的方式》(Colours of Love: An Exploration of the Ways of Loving)一書,提及愛情風格一詞;他於隔年(1974年)在《今日心理學》(Psychology Today)期刊上發表〈愛的風格〉(The styles of loving)一文,文中將112位英國與加拿大民眾的訪談內容加以分析,並使用愛情故事卡片分類(love story card sort)法,歸納出六種愛情風格:其中主要的三類,包括情慾之愛(eros)、遊戲之愛(ludus)與友伴之愛(storge);根據上述三種主要風格,又衍生出次要的三類風格,包含癡迷之愛(mania)、現實之愛(pragma)與利他主義之愛(agape)。以下分別說明這六大類愛情風格,並與本劇部分人物及劇情加以對應。

▲加拿大社會學家暨心理學家李約翰(John Alan Lee)。【照片來源:Yogawiki
  1. 情慾之愛:屬於此類愛情風格者,在彼此碰面時,便會產生一種化學或直覺反應。此類愛情除了性吸引力之外,也是對於愛人的理想美貌進行一場苛刻的追求。劇中,林怡姍與第二任男友游瀚宗(禾浩辰飾演)交往,是因為游瀚宗在聚餐時提及美國或澳洲消防員滅火的方法,並鼓勵林怡姍勇敢揭發任職公司的陰暗面;林怡姍被游瀚宗的一番話所吸引,因而與其開始交往。因此,由上述劇情描述可推論出:林怡姍與游瀚宗交往的過程,可能帶有此類愛情風格。
  2. 遊戲之愛:屬於此類愛情風格者,會拒絕依賴任何一位迷戀者,或不讓對方過度依附或太過親密。他們通常會同時擁有好幾位伴侶,以確保不會對任何一方投入太多感情。劇中,林怡姍與第三任男友沈華慶(宋柏緯飾演)交往時,兩人之間「郎有情妹無意」,似乎只存在性伴侶的關係;從上述劇情可推論得知:林怡姍與沈華慶交往期間,可能帶有此類愛情風格。
  3. 友伴之愛:為一種悄悄接近,而不被注意到的愛。屬於此類愛情風格者,由於他們把性行為視為自我揭露最親密的形式,因此性行為通常很晚才會出現。劇中,林怡姍與第一任男友陳南(綽號「阿南」,巫建和飾演)交往的過程,便可說是一種友伴之愛。
  4. 癡迷之愛:為第一類情慾之愛與第二類遊戲之愛兩者的結合。屬於此種愛情風格者,心情較易受另一半的行為舉止而起伏不定,有時因對方稍微缺乏熱情而焦慮痛苦,有時則因對方微不足道的溫暖舉動而愉悅狂喜。林怡姍的第四任男友,綽號Allen的劉東賦(鳳小岳飾演),在林怡姍任職的公司擔任行銷部總監一職;雖然劉東賦讓林怡姍在職場上平步青雲、如魚得水,然而,劉東賦卻在未徵得林怡姍的同意之前,私下調整她在公司的座位,只為了與林怡姍在工作上更親近;後來,劉東賦甚至大手筆為林怡姍買下一棟三房兩廳的房子。此種過度在意對方感受與一舉一動的「窒息式愛情」,讓林怡姍只想逃離他。從上述劇情可推論得知:劉東賦與林怡姍交往時,可能帶有此類愛情風格。
  5. 現實之愛:為友伴之愛與遊戲之愛兩者的結合,是一種以務實標準尋求和睦相處的愛情。屬於此種愛情風格者,會使用社交活動當作一種達成目的的方式,若在伴侶身上未獲得任何成果,便會斷然中止。劇中,林怡姍與第六任男友高松銓(林柏宏飾演)交往的過程,便可說是一種現實之愛。
  6. 利他主義之愛:為友伴之愛與情慾之愛兩者的結合,符合傳統基督徒的愛情觀,是一種無私的愛,其特性包括溫和仁慈、有耐心,不嫉妒,亦不苛求任何回報。劇中,林怡姍的父親(溫吉興飾演)對待母親(林嘉俐飾演)與兩位女兒的態度相當溫和,可說是位頗具父愛的「新好男人」;從劇情中可推論出:林怡姍的父親可能屬於此類愛情風格。
▲加拿大學者李約翰提出的六大類愛情風格。
【圖片改繪自Lee, J. A. (1988). Love-Style. In R. J. Sternberg  & M. Barnes (Ed.), The Psychology
of Love (pp. 54.). Yale University Press.】

從上圖可知:個人對於愛情的觀點不同,其愛情風格亦有所不同,因而產生如同調色盤般千變萬化的愛情風格類型;然而,個人所屬的愛情風格仍有規則可循,且不是一成不變,仍有可能受到成長環境背景的影響,甚至混合兩種以上的愛情風格。

若想知道自己的愛情類型偏向上述六大愛情風格中的哪一類,可從孫中興老師《學著,好好愛》一書中的第37頁所附上的〈愛情的態度量表〉,或上PopDaily這篇文章查詢。

史坦伯格的愛情三角理論(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

美國心理學家史坦伯格於1986年於《心理學評論》(Psychological Review)期刊上發表〈愛情的三角理論〉(A 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一文,認為愛情包含三項基本元素,彼此相互組合的結果,形成八種不同類型的愛情;以下就分別向大家一一說明。

▲美國心理學家史坦伯格。【照片來源:robertjsternberg.com

三大基本元素

  1. 親密(intimacy):是指在愛情關係中的親近感、連結感與一體感(feelings of closeness, connectedness, and bondedness),為愛情關係中的情感成分。
  2. 熱情(passion):係指引發戀情、肉體吸引力、性滿足與在愛情關係中相關現象的驅力,為愛情關係中的動機成分。
  3. 決定/承諾(decision/commitment):包含短期與長期,短期方面是指個體愛上他人的決定,長期則是指維持愛情的承諾;為愛情關係中的認知成分。

八大類愛情

  1. 無愛(nonlove):指的是缺乏三項基本元素的愛情,為大多數私人關係的特徵,只是一種非正式的互動,而不具備愛情的特質。
  2. 喜歡(liking):只包含親密元素,是指個人在友情關係中所體驗到的感受,包括親近感、一體感與親切感,而沒有強烈的熱情或長期的承諾。劇中,林怡姍曾當面向閨密暨死黨許慧如(夏于喬飾演)抱怨:沈華慶雖然「很可愛,很溫柔,對我也很大方,但就是沒什麼話聊」。由此可進一步推論:林怡姍與沈華慶兩人之間的戀情,可能缺少熱情以及決定/承諾這兩大元素,因此較偏向此類愛情。
  3. 迷戀(infatuated love):只包含熱情元素,也就是所謂的一見鍾情,較易被他人察覺;此類愛情幾乎能夠瞬間產生,然而來得快去的也快,亦會快速消散。劇中,林怡姍被游瀚宗的一番話所吸引,因而與其開始交往,亦可算是此類愛情。
  4. 空愛(empty love):只包含決定/承諾元素,有時可在持續好幾年卻失去相互熱戀情感與肉體吸引的停滯關係中發現。劇中,頌缽靈修導師郭安禾(姚以緹飾演)與林怡姍第五任男友何健寰(石錦航飾演)的婚姻關係名存實亡;由此可推論:兩人的親密關係偏向此類愛情。
  5. 浪漫之愛(romantic love):包含親密與熱情元素,戀人彼此之間會在肉體與情緒上相互吸引。劇中,林怡姍與第八任男友邱曉風(范少勳飾演)的交往過程,不僅有肉體上的魚水之歡,亦在互動間充滿熱情(例如一同騎腳踏車);然而,林怡姍並未選擇與邱曉風一同去澳洲。因此或可推論:兩人之間的戀情屬於此類愛情。
  6. 友愛(companionate love):包含親密與決定/承諾元素,基本上是一種長期的忠誠友誼關係,常在婚姻中發生,且彼此間的肉體吸引力已減弱。從劇中林怡姍的父母之間以及許慧如與丈夫阿怪(鍾政均飾演)之間的互動關係,可推論這兩對夫妻均較偏向此類愛情。
  7. 昏庸之愛(fatuous love):包含熱情與決定/承諾元素,欠缺對關係維持的穩定性,有時會讓人聯想至好萊塢電影或是旋風式戀愛;以此類愛情為基礎的關係,會有隨時結束或離婚的風險。劇中,林怡姍與何健寰的交往過程,雖然彼此間均有熱情,且均已愛上對方,然而,林怡姍卻無法忽視郭安禾的存在;在此基礎上建立起的親密關係,自是搖搖欲墜,無法穩定持久,最後只能走向分手一途。由上述劇情推論可知:林怡姍與何健寰的戀情,可能屬於此類愛情。
  8. 完美之愛(consummate love):此類愛情將三項基本元素均包含在內,是眾人致力尋求的愛情,尤其是在浪漫關係中。達成此類愛情並不容易,而要維持住更是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此類愛情在關係和處境中如何被發展和維持,便成為相當重要的課題之一。
▲美國心理學家史坦伯格提出的八大類愛情。
【圖片來源:“Triangulating love,” by R. J. Sternberg, 1988a, in R. J. Sternberg & M. Barnes (Eds.), The psychology of love (p. 122). Yale University Press.】

由上圖可知,除了第一種「無愛」之外,其他七種愛情類型均至少包含一項基本元素。三角形的面積大小與形狀,象徵著愛情關係的不同變化:若面積愈大,表示愛情的經驗愈深刻。大家可自行比較自己理想愛情中的三角形形狀與真實愛情關係中的三角形形狀,其差異程度可預測個人在愛情關係中的滿意程度。

卓紋君的臺灣人愛情風格(Taiwanese Love Styles)

現任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諮商心理與復健諮商研究所所長的卓紋君教授,根據台灣民眾的愛情經驗與故事加以分析驗證,並廣泛收集西方經實務研究發展出的各種愛情量表,組成愛情問卷的題庫後再加以刪改,發展出具在地文化特色的愛情風格量表;她於2004年在《中華輔導學報》期刊上發表〈臺灣人愛情風格之分析研究〉一文,並提出下列八大類愛情風格。

▲現任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諮商心理與復健諮商研究所所長的卓紋君教授。【照片來源:高雄市政府教育局家庭教育中心臉書粉絲專頁
  1. 犧牲奉獻型:為一種相當遵循規範與安於宿命的傳統感情態度;不僅認為一旦發生親密性行為或投入感情,便不該輕易分手,亦傾向以犧牲個人需求與委曲求全的方式,來滿足對方、保全感情或完成責任,而忽視對方是否在關係中投入或感情上專一。本劇並無符合此類愛情風格之角色或劇情。
  2. 悲觀保留型:在愛情上持保留、消極的態度與想法,不相信世上存在永恆的愛情,認為愛情非生命中的唯一且虛幻多變,因此傾向不投注過多承諾與感情於親密關係中。劇中林怡姍的第九任男友方少文(英文名Owen,周厚安飾演)因沉溺於前女友驟然離世的傷感中,無法全然接受林怡姍的感情;最後回到英國,找到一段新感情的歸屬,而與林怡姍走向分手之路。方少文對愛情持悲觀與消極的態度,與中國古典章回小說《紅樓夢》中的林黛玉相當類似,因此相當符合此類型的愛情風格。
  3. 游移手段型:慣於採用某些手段或方式,博得對方好感後贏取對方感情,然而對愛情的投入與忠誠度卻明顯不足;此類風格者為了填補內心之空虛寂寞,或滿足自身追求愛情新鮮度的傾向,隨時會預備感情上的替代對象。劇中,游瀚宗以美妙的話術贏得林怡珊的感情,然而,可能因為其內心空虛與追求感情的新鮮度,因此劈腿,進而與林怡姍分手。游瀚宗與林怡姍交往時持有的心態,與中國古典章回小說《金瓶梅》裡的西門慶相當類似,因此相當符合此類型的愛情風格。
  4. 婚姻目的型:傾向認定結婚為愛情的最終目標,即以擇偶為主,並以未來與現實條件為進一步交往與否之考量。卓紋君教授發現:此類風格者的愛情哲學不僅與傳統「媒妁之言」的文化價值觀相似,且此類風格與前述加拿大社會學家暨心理學家李約翰所提出的六種愛情風格均呈顯著相關。劇中,無論是林怡姍與高松銓交往,或是林怡姍的死黨李承恩(王柏傑飾演)與聯富集團千金蔡于蘋(謝翔雅飾演)交往,均相當符合此類愛情風格。
  5. 執著佔有型:對感情執著、專一且持占有心態;一方面相當在乎對方,要求對方在感情上同等回應,一方面卻又擔心對方真情不足,因此內心常感焦慮不安與矛盾。劇中,林怡姍與何健寰交往時,林怡珊對於何健寰這段「剪不斷」的婚姻關係相當在意,最後甚至還至郭安禾面前質問;種種舉動,顯示當時的林怡姍對這段感情過於執著,佔有慾相當旺盛,因此相當符合此類愛情風格。
  6. 真情投入型:認定愛情能克服各種難關並持久不輟,並強調彼此的平等關係以及相互包容、分享、信任與體諒。劇中,林怡珊與陳南交往時,即使收入不多,但同住時仍能相互扶持與打氣,因此相當符合此類愛情風格。
  7. 肉體感官型:以當下感官上的歡愉為主,對於道德規範毫不在意,遵從「快樂至上」原則,相當重視肉體上的享受與親密感,並以具體行動或性愛表達內心感情。劇中,林怡珊與沈華慶的互動過程,似乎只存在性伴侶的關係,因此可推論屬於此類愛情風格。
  8. 浪漫表達型:主張以言語或行動表達內心的愛意,並認為若要維持愛情,便要製造浪漫與驚喜。劉東賦與林怡珊交往時,不時給林怡珊驚喜,甚至最後還大手筆為林怡姍買下一棟三房兩廳的房子;由此可知,劉東賦相當符合此類愛情風格。
▲林怡姍(穿白色上衣者)與陳南(趴於書桌上者)交往時,在情感上能相互扶持。【劇照來源:台北女子圖鑑臉書粉絲專頁

從上述三大愛情風格相關理論中,我們可發現:在探索愛情風格的相關主題時,應由不同角度加以審視。這些愛情風格的相關理論,不僅能成為協助個人檢視自身愛情特性的一種方式,我們亦能從中了解到:每個人均可能擁有兩種以上的愛情類型,而
非僅限於單一類型特質。當雙方愛情風格愈相近時,可能顯示出彼此之間愈適配,對於愛情關係的維持亦有所幫助。

網路交友相關議題:定義與媒介

網路交友(online dating)亦稱網路約會(Internet dating)、電腦交友(computer dating)或數位交友(digital dating),顧名思義,也就是透過網路互動的方式結交朋友。網路交友的媒介相當多,經參考兩位國內學者周芊與陳東園共同編寫的《網路中的危機》一書,以及國內學者吳淳萁於2012年發表之研究,並自行歸納整理後,主要分為下列五大類:

  1. BBS(bulletin board system):即電子佈告欄。此平台使用時間最久,亦最能跟上流行趨勢,通常使用於校園;台灣地區使用率較高者為台大批踢踢實業坊。
  2. 網路聊天室:為提供網友談天聚會之處,此功能大多數由入口網站(如Yahoo、MSN等)或特定聊天室提供。
  3. 即時通訊軟體:可分為手機與電腦上使用兩大類,最早出現者為ICQ,之後陸續出現Windows Messenger、MSN Messenger、Google Talk、Skype等可在電腦上使用之即時通訊軟體;智慧型手機開始被廣泛使用時,則出現Line、WeChat等軟體,其中Line亦有在電腦使用之版本。
  4. 交友網站/軟體:可分為入口網站(例如MSN)所設立之交友網站或特定之交友網站/軟體(例如愛情公寓、Tinder、Dcard、Zuvio等);大多數交友網站除了需申請會員之外,亦需張貼個人生活照。劇中,林怡姍所使用的交友軟體Tinder,便屬於此類媒介。
  5. 社群網路服務(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又稱為社群網站。美國社群媒介專家茱麗葉.包威爾(Juliette Powell)在2009年出版的《3300萬人的聊天室:如何利用社群網站創造十倍、百倍業績?》(33 Million People in the Room : How to Create, Influence, and Run a Successful Business with Social Networking)一書中認為,社群網站是一種讓人們彼此有所聯繫與交流的網路平台。近年來,有許多新興社群網站,如Instagram等陸續崛起。由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吳齊殷教授、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陶振超教授與元智大學資訊管理學系曾淑芬副教授等人所帶領的研究團隊,於去年(2022年)3月份所發表的《2022台灣網路報告》顯示,台灣全部人口中,有70.29%使用過社群媒體:其中臉書使用者集中在30至59歲的族群,Instagram則集中於18至29歲的族群;此現象顯示年輕人離開臉書、轉而使用Instagram 的「社群遷徙」現象確實存在。

網路交友相關議題:動機與使用者類型

網路心理學領域的創始者之一凱特琳‧麥肯納(Katelyn Y.A. McKenna)與美國社會心理學家約翰‧巴奇(John Bargh)於2000年一同發表的研究中認為,網路交友行為背後驅使的動力,即網路交友者的使用動機,是一項值得深入探討的議題。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阿姆斯特丹傳播研究學院(Amsterdam School of Communication Research,簡稱ASCoR)教授喬陳‧彼得(Jochen Peter)、同校任教的帕蒂·瓦爾肯厄格(Patti Valkenburg)教授以及蒂爾堡大學(Tilburg University)商業傳播與數位媒體助理教授亞歷山大‧舒頓(Alexander Schouten)於2006年共同發表的研究中則提及:網路交友有五大動機,包括娛樂(entertainment)、社會包容(social inclusion)、維持關係(maintaining relationships)、認識新朋友(meeting new people)與社會補償(social compensation)等。國內學者張雅婷進行六次實證研究,於2008年所發表的碩士論文《網路交友動機與人格、孤獨、社交焦慮和自我揭露的關係》中發展出網路交友動機量表,不僅將網路交友動機區分為三大層面共九類因素,亦將網路交友使用者區分為四大類,以下便逐一說明。

網路交友動機三大層面與九大因素

一、冒險動機:此層面可再區分為下列五類因素。

  1. 匿名性(anonymity):簡而言之,就是在網路上以不具名或是化名方式發表言論;使用者可藉此輕易與他人產生連結,並與他人建立新關係。
  2. 認識新朋友的機會(opportunity to meet new people):在學校、工作場所與社區等傳統環境中,並不容易找到興趣相投或態度、背景與性格相似的朋友。然而,因網路使用者眾多,人們可以很容易地在網路上找到其他相似背景、態度或個性的使用者,藉以認識他人,並滿足其發展新關係與擴大社交網絡的需求。
  3. 易於溝通(easy to communicate):網路科技的發展,不僅縮短了人們的所需行程與時間、促進與他人的聯繫,亦在交友方面賦予個人更多選擇性。因此,網路交友擁有易於溝通的優勢,這亦成為網路交友使用的動機之一。
  4. 好奇心(curiosity):由於網路上的意見交流目前廣受歡迎,因此未使用過的人,可能會受其他使用者的影響,而嘗試使用網路以發展網路人際關係。西班牙漢姆一世大學(Jaume I University)教授羅斯·佩里斯·皮卡斯特(Rosana Peris Pichastor)等人於2002年發表的研究中指出:個人可能會對於網路意見交流的環境感到好奇,並渴望去探索此種溝通媒介。因此,好奇心亦成為使用網路交友的動機之一。
  5. 情感支持(emotional support):是指當個人遭遇失敗、挫折或痛苦時,他人給予的安慰鼓勵所產生的精神支持作用。人們加入虛擬社群的常見理由之一,便是社會支持(social support),意即由朋友與他人提供有用的因應資源。個人可能會上網並透過與社群成員的交流結交朋友,以獲得情感與社會支持。

在本劇中,林怡姍與邱曉風的網路交友動機較符合認識新朋友的機會、易於溝通與好奇心這三類因素。

二、逃離現實生活:此層面可再區分為下列兩類因素。

  1. 社會補償(social compensation)
    在現實社交情境與他人溝通時,對於他人感受會感到不自在、緊張與擔心的人,透過建立網路人際關係,能降低其社交焦慮。網路交友相對於現實生活中的社交關係而言,是一種與他人連結時較不易產生壓力的方式;它提供個人較理想的社交機會以表達自我,並獲得人際上的信任。因此,荷蘭學者喬陳‧彼得(Jochen Peter)、帕蒂·瓦爾肯厄格(Patti Valkenburg)與亞歷山大‧舒頓(Alexander Schouten)於2005年共同發表的研究認為:人們會使用網路,以彌補其社交技巧的不足。
  2. 逃離現實世界(escape from the real world)
    人們有時會尋找某種方法,以逃離其社交關係。他們可能很孤獨,但仍渴望與他人互動。現任美國肯特大學(Kent State University)傳播學名譽教授麗貝卡·魯賓(Rebecca Rubin)、特拉華大學(University of Delaware)傳播系主任伊莉莎白·鉑斯(Elizabeth Perse),以及於2014年過世、曾任肯特州立大學傳播學教授的卡洛爾·巴爾巴托(Carole Barbato)於1988年共同發表的研究曾提到:網路使用者透過在網路上與他人交流互動,並將線上溝通視為一種協助其逃避現實生活煩惱的活動方式。此外,美國臨床心理學家妮莉‧拉儂(Neallie Ranon)於2006年的研究亦顯示:部分網路使用者會將線上聊天視為逃離其煩惱生活的娛樂消遣。從上述這些研究可知:網路使用者可能會透過線上與他人溝通互動的方式以放鬆身心,並逃離現實世界的煩擾。

在本劇中,林怡姍與邱曉風兩人的網路交友動機均未符合上述兩項因素。

三、浪漫愛情動機:此層面可再區分為下列兩類因素。

  1. 愛情(love)
    近年來,由於網路聊天室與各種約會網站、APP如雨後春筍般地發展,透過虛擬空間與他人互動的網路人際關係正不斷滋長,其中有些會進一步發展成為親密關係。以色列哲學家亞倫·本-澤耶夫(Aaron Ben-Ze’ev)在2004年出版的《Love Online: Emotions on the Internet》(線上戀愛:網路上的激情,暫譯)一書中指出,由於網路使用造成人際互動模式的轉變,讓網路交友所發展出的戀情產生可能性;國內學者吳淳萁於2012年發表之研究顯示,生活在網路與科技充斥的網路世代(net generation,簡稱N世代)仍舊渴望愛情與婚姻,而網路則讓使用者能認識更多可能的交往對象。因此,尋找一位浪漫伴侶往往成為個人網路交友的目的之一。劇中,林怡珊與第八任男友邱曉風的網路交友動機,亦包含此類動機在內。

    延伸閱讀:與網路戀情相關的電影片單
  2. 性伴侶(sexual partners)
    美國性治療師庫柏(Al Cooper)、臨床心理學家艾若妮‧麥可勞琳(Irene McLoughlin)與心理學家凱文‧坎貝爾(Kevin Campbell)於2000年共同發表的研究中提到:由於網際網路具有暢通易達(accessibility,意指數以百萬計的網站不分晝夜均可使用)、可負擔性(affordability,意即使用網路費用便宜且成本低廉,一般消費者均能負擔)與匿名性(anonymity,意指網路使用者的性別與身分不易曝光,與現實社會中的性愛關係比較,兩方在網路上對性愛的表達會更加大膽與開放)等三大促發因素(即所謂的「三A引擎」,Triple-A-Engine),會增強並加速網路性活動的發生。義大利的兩位學者斯特凡諾·埃盧瑟里(Stefano Eleuteri)與朱莉婭·特齊塔(Giulia Terzitta)於2021年發表的研究指出:在疫情期間使用網路以維持活躍的性活動,似乎是拉近伴侶之間距離的較好選擇。從上述這些研究可知:有部分的網路使用者可能會想上網尋找在現實世界中發生性行為的伴侶。

網路交友使用者類型

  1. 高度交友動機群:此類動機使用者期待透過網路人際互動體驗樂趣,但在現實世界的社交互動中易感到害羞與恐懼。
  2. 冒險動機群:此類動機使用者對網路交友的環境相當喜愛,在現實世界的社交互動中亦不常感到焦慮或孤獨。由本劇中可知:邱曉風可能偏向此種使用者類型。
  3. 尋找愛情動機群:此類動機使用者在現實生活欲發展人際關係有所困難,因此期待能在網路上尋找一段浪漫、長久的感情關係。由本劇中可知:林怡珊之前交往七任男友未果,在妹妹林怡淨的旁敲側擊、搧風點火之下,開始嘗試使用網路交友軟體,進而認識邱曉風;因此,林怡珊可能屬於此類使用者的機率較高。
  4. 低度交友動機群:此類動機使用者在現實生活中並無強烈的社交障礙,因此網路人際關係對他們而言不太重要。

若想了解自己屬於哪一類的網路交友動機或網路交友使用者,可自行上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參閱張雅婷的碩士論文,或我本人的碩士論文附錄。

劇情比較:《俗女養成記》的陳嘉玲vs.本劇的林怡姍

先說這兩部戲劇的相同點:陳嘉玲與林怡珊兩人背景相似,都出生於台南,且上大學之前都在台南長大;此外,兩人至少都在台北工作十多年以上的時間,因此是相當典型的異鄉工作者或異鄉人。此處不稱「北漂」,是因為「北漂」一詞嚴格來說,是指從其他地方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北京謀生,卻沒有北京戶口者。從1965年代開始,許多在台灣中南部土生土長的青年,或許是因為台北身兼中華民國首都與各項產業領導中心的角色,內心會期待至台北闖蕩一番人生事業,並找尋各式各樣的發展機會,因此便前仆後繼地前往台北謀生。在2007年1月5日高鐵尚未通車之前,除了搭乘飛機之外,南來北往的交通時間相對較長,且大眾運輸交通方式選擇性不多,因此返鄉相對來說較為不便。但近年來,隨著高鐵通車、交通便利性日增及大眾運輸交通方式的選擇性變多,南來北往的交通時間大幅縮減,形成所謂「一日生活圈」,一日往返北高對大多數人而言,已經相當習以為常。或許在2007年之前前往北部工作與生活者,可稱為北漂族;但幾經考量後,此處仍將此族群稱為異鄉工作者或異鄉人,或許更為適切。簡而言之,異鄉人指的是在異地而非家鄉工作生活的人;此一用詞源頭,可追溯自法國小說家卡謬(Albert Camus)的文學小說《異鄉人》。異鄉人的心理特質,與小說《異鄉人》所呈現的主題類似,即荒謬與格格不入;這在國內作家許皓宜的《情緒陰影》一書中所提到的「孤單小孩」原型亦有提及,有興趣的讀者可點此連結前去觀看我所寫的心得文。

▲《俗女養成記》的陳嘉玲(左)與本劇的林怡姍。【劇照來源:以Canva自行合成;左圖取自華視《俗女養成記》官網,右圖取自《台北女子圖鑑》臉書粉絲專頁

不同之處則有二:其一在上大學之後。陳嘉玲大學聯考後,將志願填了北部的學校並順利錄取,因此自大學起,便在北部求學與生活,後進入職場。林怡珊則是大學畢業後開始求職,才決定與妹妹林怡淨以及同鄉死黨李承恩與許慧如一同北上。其二則是工作十多年後人生的際遇:長期擔任公司老闆秘書的陳嘉玲,在歷經辭職與男友分手兩大人生風波後,決定返回位於台南後壁的鄉下老家,幫參選市議員的童年玩伴蔡永森助選,後來甚至決定以自身所剩新台幣157萬元的存款,大手筆買下童年時期放學常路過的鬼屋,與蔡永森過著同居生活;林怡珊則是在新加坡工作時,突然接到妹妹林怡淨的來電,得知母親罹患癌症第二期的消息,經歷一番掙扎後,決定自新加坡離職返台探望母親,後又發現自己懷孕,經確認與男友歐文復合無望後,決定再度北上自行創業。陳嘉玲與林怡珊返回老家後,做出了迥然不同的選擇與決定,背後自然有不同的考量,且因成長環境背景亦有所不同,因此無法說他們的選擇是好是壞;但相信對他們而言,都是當下最適合的決定,也是最美的安排。

異地工作經驗談:台東實習與台北的打工及兩份專任工作

再來便要談到我個人在異地的工作經驗。以下這一大段文字,並沒有太多與心理學相關的理論闡述,比較多的是我個人的經驗闡述與分享;由於是個人經驗,因此會有一些主觀的想法包含其中,或許從用人單位的角度去審視,也許不是那麼客觀。

台東輔諮中心的實習生涯

我個人的工作經驗不多,首先是十多年前從花蓮市搬至台東市後不久,便在剛成立的學生輔導諮商中心進行諮商心理師兼職實習與全職實習,期間共歷經約一年半。說實在話,台東地處偏遠,且當時南迴與花東線鐵路均尚未電氣化,且沒有一間客運可直達西部;因此每當返家時,都必須搭乘柴油動力的車種(無論是自強、莒光或復興號都一樣)到高雄轉車;去台北亦不太方便,搭火車至少都要四、五個鐘頭以上。然而,在台東實習的期間,不但是我最有機會接觸到高中以下的學生當事人,亦是我接觸身心靈領域最多的時候,因此我在這段時間也學習到不少相關知識與能力,像是了解輔諮中心的體制運作、如何到校接案晤談、帶領中輟生團體等;箇中辛苦自然不在話下。此外,那時候在輔諮中心兼職實習與全職實習沒有津貼,在我印象中,僅有因為兩度去外鄉鎮接案而領過幾次友善校園的心理諮商服務津貼,每次200至300元左右;再來就是協助入闈命題國中教甄試題的幾千塊津貼,但要在闈場被關三、四天,沒有人身自由。如果再重新讓我選擇一次,我也許不會再去台東這麼偏遠的地方實習,亦不會再去縣市層級的輔諮中心接這類三級處遇的當事人,其中一項重要的原因,誠如陳劭旻心理師在報導者的投書中所言,輔諮中心的心理師一方面要面對實務現場不信任也不了解專業判斷,另一方面又要面對人力與資源不足下相互傷害的窘境;在這類場域工作,雖然服務對象都以學校的學生為主,相對來說較為單純,但尚須面對校方與學生家長的壓力,再加上通常要面對的都是學校輔導室無法處理的燙手山芋,因此從事此類工作,協調能力與心臟都要夠強(我的心臟不夠強,也不想這樣被操~XD)。然而,在這段實習期間的滋養,尤其是身心靈相關領域上的陶冶(包括當時曾至台北向Akash學習靈氣與參加各種New Age的相關活動),對我內在覺察能力與未來職涯的選擇產生相當重要且深遠的影響。

台北出版社短期打工與毒防中心個管的工作經驗

好不容易從東華大學碩士班畢業後,開始準備諮商心理師證照考試,並找尋相關職缺,但因為自己尚未取得諮商心理師證照,相關職缺並不多亦不好找。期間曾被論文指導教授徵詢,邀我去某私立大學擔任助理;但考慮該間大學地點偏遠,且自己對於需要跟長官交陪(台語)的文化並不是很習慣,最後並未答應。考了第三次證照考試,終於取得諮商心理師證照後,我便再次找尋工作;然而應徵結果不是石沉大海,便是不如預期。期間我一度應徵上北海岸某間宗教學校的職缺,但仍因學校地點過於偏僻,最後選擇放棄;加上後來至親生病與過世,因此便暫留家中協助照料。後來,在家人同意我北上工作,並暫時給予經濟上的支援後,便開始找尋租屋處,並將個人行李逐一打包,搬至台北市萬華區楊聖廟一帶居住。

一開始自己並非從事跟心理諮商相關的工作,而是到一間數位出版公司擔任短期全職工讀生。也許有讀者會感到好奇:為何不去找跟心理諮商相關的工作?其實自己剛搬上去台北前後,亦針對好幾個單位所開出的心理師相關職缺投遞過履歷,然而仍未順利應徵上。當時工作職缺依舊不多,仍是僧多粥少的趨勢(其實直到目前都是如此);在這種狀況之下,自己當時的考量是先有工作再說,因此連工讀生的工作都去應徵,應徵上之後便直接去工作。從事這份工作的期間相當短暫,僅工作兩個月後便離職;那兩個月期間,不僅常被主管叫去外頭打雜,也數次莫名其妙被叫到另一間辦公室訓話,其實內心壓力不小。因為公司位於該大樓的高層(18樓與19樓),從玻璃帷幕大樓望出去,常會看到美麗的山景,有時傍晚天候許可,亦有美麗的夕陽能欣賞,算是工作壓力大時,能抒解壓力的一種方式;除了其中兩位會刁難我的主管之外,公司其他一同工作的夥伴與主管倒是不難相處。

從這間數位出版公司離職之前,我便開始投遞履歷,找尋下一份工作;當時在網路上看到:毒品危害防制中心正在招募個案管理師,只要社工與心理等相關科系大學畢業便可應徵。由於工作地點離租屋處並不遠,騎機車只要10多分鐘左右便到達,且當時開缺的名額相當多,有20個,因此當下便決定投遞履歷。參加完毒防中心的筆試與面試後,原本沒抱持錄取的希望,亦想說這個月若沒找到工作,便打算退租並搬回台南老家。過了半個月之後的某一天,我從萬華租屋處騎機車前往士林,面試一份與心理諮商相關的職代工作;面試結束後返回租屋處,便接到毒防中心的電話通知,表示我已錄取;當時在尚未有其他工作錄取的狀況之下,便決定在指定報到日前往毒防中心報到,就此展開為期一年多的毒防個管生涯。

毒防中心個管的工作,主要服務的對象是藥癮當事人,其來源主要包括期滿出監的當事人(即因毒品相關犯行服刑期滿,已出獄的更生人)、地檢署的緩起訴當事人與使用或持有三、四級毒品被警方裁罰者等等,主要的服務方式為後端追蹤,即電訪、家訪與面談;有時亦需輪值去地檢署辦理緩起訴新案說明會、戒治所入監輔導,以及三、四級毒品裁罰線上講習認證與戒成專線接聽。這份工作如果腳踏實地付出心力去做,其實很多亦很雜;此外,與藥癮當事人建立關係時,由於當事人常會有一些逾矩的要求,例如下班時間才能聯繫等,因此必須十分留意與當事人及親朋好友關係界線的問題。這段時間雖然工作時間固定與收入穩定,在單位內亦認識幾位談得來的同事或督導,但讓我最感到不開心的有兩件事:一是曾因不同理由被不同的藥癮當事人投訴三次,也因此曾與單位的主管在電話中發生過嚴重口角衝突,但所幸自己在要好同事與督導的支持之下,度過此次危機;二是被單位的某些督導與主管視為眼中釘,不僅以原本的大辦公室人數過多無法容納為理由,調整某些個管人員(包括我在內)的座位至外側辦公室,甚至後來還以輪值戒成專線人員無法去家訪為理由,阻擋我與一位同樣是東華畢業的學姊個管一同家訪。雖然當時被調整座位的不只我一人,然而面對單位內好幾位資深督導與同事先後一一離職或因病休長假,自己內心的危機感亦逐漸升起;此外,雖然已有諮商心理師證照,但毒防中心當初並未提供有心理師證照的個管師執業登記,因此,我便開始在網路上留意與找尋有提供諮商心理師執登的相關職缺。由於法務部在2021年起,在各地檢署開始設置觀護心理處遇師一職,並在民意代表居中協調下,開放諮商心理師的應徵資格;當年我在網路上看到某地檢署的徵才訊息,便投遞履歷應徵後錄取;在得知自己錄取的當下,恰好發生家訪被阻擋一事沒多久,便決定從毒防中心離職。於是在離職一個月前,我便開始進行職務交接。在休假期間,我辦妥最後的離職手續,就此離開這個工作一年多的單位。

地檢署觀護心理處遇師:誤入職場深水叢林的小白兔

離開毒防中心後不久,我至該地檢署報到,開始自己觀護心理處遇師的新工作。然而,當時適逢疫情三級警戒期間;在萬華租屋處以視訊及電話連繫時,得知母親身體又在半夜發生狀況,心中自然相當掛念,但礙於防疫措施,無法返家探視。此外,當時在工作地點發生許多事情,亦讓自己萌生辭意。其一是安全帽事件:當時自己上班騎機車到辦公地點觀護人室時,會將機車停放在觀護人室大樓外的停車格,但安全帽並未帶上樓,而是掛在機車的後照鏡上。或許是已經被他人盯上,到此上班的第三天,當我中午下樓準備去買午餐時,卻意外發現掛在機車上的安全帽不翼而飛;當時工作單位並沒有其他同事先提醒我在該處停車須將安全帽上鎖或帶上樓,且亦有同事不諒解我為何沒將安全帽扣在機車坐墊內,因此聽到同事的回應,霎時讓我內心感覺相當詫異且不舒服。當然,自己確實是疏忽在先,且同事們亦無事先提醒的責任與義務。然而,在這件事發生之後,我才從辦公室同事口中得知該處亦曾有同事機車被偷之情事;因此,我個人的想法是:若觀護人室的同事事先肯對新進人員提醒注意,或許這件事發生的機會便會大為降低(老話一句:預防勝於治療)。儘管當下有同事得知此事後,曾要我去找另一位同事帶我去察看大樓自行裝設的監視器畫面,卻因我停車的地點不在監視器的錄影範圍內,故一無所獲;後來亦有好心的同事提醒我辦公室有安全帽可先外借,讓我能先將機車騎回租屋處,並趕緊去店家購買另一頂新的安全帽,隔天再將借用的安全帽拿到辦公室歸還。然而,讓我有些不明就裡的是:主管與某些同事卻在一旁耳提面命,要我最好不要去警局報案。雖然我後來的確沒去報警,但心中仍會感覺是工作單位愛面子,而不讓我報警處理;我這種想法或許是種錯覺,若以心理諮商中理情行為學派(REBT)的角度來解釋,或許可算是種非理性信念(若對非理性信念的概念有興趣了解的讀者,可看這篇《情緒陰影》的閱讀心得),但的確讓我心中感覺很不是滋味。當然,我當下若去報警處理,或許真相很快便會大白;然而我亦考慮到:當時若真前往警局報案,亦可能讓觀護人室,甚至整個地檢署的面子掛不住,後續在職場上引發的風波與效應,可能不是我個人能夠預料與處理的。

其二則是工作單位的Line群組在下班時間常傳達許多瑣碎的公事,甚至半夜三更還在傳訊息,此種常發生的狀況讓我內心不勝其擾;儘管主管後來似乎有覺察到,亦在群組上明確表達不要在半夜傳訊息,然而這亦僅止於半夜沒人再傳訊息,下班時間我仍然會在Line群組上接收到不少工作的相關訊息。或許有些人會認為只要把群組的通知關掉即可,但我的看法是:工作與私人生活需要有明確的界線;在一個沒有明確界線的場域工作,不僅會干擾到我下班後的私人生活,對於我整體的生活品質也會大打折扣。其三則是單位本身對新進人員的訓練不足:從我報到第一天到我離職當天,雖然時間相當短暫,但單位完全沒有打算安排任何在職訓練;但這一點其實我並不十分在意,因為我之前在毒防中心工作時,常會利用下班時間自行去參加各式研討會進修學習,故單位是否安排在職訓練,其實對我影響不大。然而,讓我相當在意,並促使我下定決心提出離職的導火線,是單位主管隨意安排案主的工作模式:在我毫無防備以及任何對來談當事人的概念之下,由一位資深觀護人丟給我一位因為先前犯下殺人案而坐牢十多年的殺人犯,當時已在假釋中的當事人資料,要我先打電話聯絡,跟他約時間來觀護人室面談。我當時內心便思考了一下:若是要與單位以此種模式合作,日後必然衍生許多問題,或許該是時候提出離職一事;因此,我便當場告知單位主管因家庭因素決定離職,並提前數週向上級主管報備,為單位預留新進人員招募時間並進行職務交接;取得各級主管同意後,便開始辦理離職手續。

或許有些人會認為:觀護心理處遇師的薪資待遇優渥(比毒防個管的薪資高出新台幣近萬元),專任人員的工作時間亦相當固定,遇到這些狀況便直接離職,豈不有些可惜?然而,我當下的考量並非薪資,而是單位整體的工作模式與工作氛圍,我是否有辦法接受與適應?就當時的狀況自行加以評估與觀察,很明顯地,若我無法適應工作環境,並接受這份工作的職場文化與氛圍,又缺乏其他同事的支持之下,大概會在裡面撞個頭破血流與灰頭土臉。此外,要我在毫無概念的狀況下,去跟一位假釋殺人犯約面談時間,儘管打電話聯絡當事人這項動作看似容易,但打通之後,要與對方如何說明?約了時間之後要如何面談?面談時該注意哪些重要事項(如人身安全之類)?除非我本身接觸這類當事人的實務經驗相當豐富,否則這些都是必須先行思考與準備,而非「時到時擔當」(台語)這麼簡單。與這類當事人作心理諮商,表面上好像可以大開眼界,累積我的實務能力;然而,若未做好心態上的調整與相關知識的準備,又缺乏相關訓練之下便去接案,對我而言,實際上卻可能是一種莫大的傷害。就算薪水再高、工作再穩定,對我的意義又何在呢?經過再三思考之後,我只好選擇離開這個不適合我的工作環境。

轉戰自媒體:人生的新起點

從地檢署辦理離職之前,我照例開始投遞履歷找尋工作,但這次找工作並不順利,與幾年前我剛取得諮商心理師證照時僧多粥少的狀況相差無幾;且許多相關職缺門檻加高,有些需要英語檢定證明,有些需要會公文寫作,有些則要求執登年資,甚至比幾年前更不好找。在投遞了百餘份履歷,結果卻不如預期之後,我便決定轉戰之前曾經營過的自媒體。

三、四年前,自己曾在wordpress.com網站上開始試著撰寫一些文章。當時尚在摸索經營方式,點閱率並不高;且由於後來開始前往台北找尋租屋處準備找工作,因此便沒再花時間與心力繼續經營。或許目前的收入跟以往完全不能相比,然而,與其繼續花大把時間、金錢與心力在撰寫履歷與模擬面試演練上,卻可能繼續沉溺於面試未果的低落心情中,我寧可每日將時間花在一些自己喜歡且擅長的事情,如閱讀、做筆記、看電影與戲劇,並思考如何運用相關領域的知識,將心得輸出並分享,這或許才是比較適合我從事的工作。

之前在閱讀《尋找生命的意義》一書中的第五章〈工作的意義〉,討論到意義治療對於失業的治療作用時,有如下的說法:

人的尊嚴要求人不能把自己當成手段,不能將自身當成勞動過程的工具,亦不能將自己貶低為生產的手段。工作的能力並不意味一切,它對於有意義的生活而言並非實質性的基礎。一個人有工作能力,但生活不一定具有意義;另一個人或許缺乏工作能力,但能夠為生命賦予意義。

這段話或許與目前職場主流價值觀不是那麼契合,甚至是大相逕庭、背道而馳;然而,無論是否有工作,找尋生命的意義卻是個人終其一生所追求的。與本劇的女主角林怡珊相比,我的異鄉工作經驗時間不長亦不算多,也不像林怡珊願意放下身段去擔任業績制的客服人員,後來升上主管職並出國工作;然而這些異鄉的工作經驗,讓我更加清楚與了解自己人生的方向,以及自己喜歡與擅長的事物。之前從事過的三大類工作,即縣市層級輔諮中心的心理師、毒防個管與觀護心理處遇師,以後我也許不會再從事,原因如前述,已一一說明;但我亦感謝這些工作經驗給我的種種提醒,也讓我更勇於向經營自媒體的方向逐步邁進!當然,日後若有適合的工作機會,我亦不排除返回職場,甚至再回到雙北地區工作;然而,在工作職務與環境上,我會更加謹慎選擇,以避免平添許多不必要的麻煩與困擾。

(OS:這一大段文字打了很久,斟酌再三還是選擇放上來,或許部分讀者看完之後,會認為跟我之前在網站上所發表的文章風格差異甚大。不過,這的確是我對這些工作經驗的真心話,算是一段高強度的自我揭露吧。)

本文重點與結語

最後跟大家做一下總結,也就是這篇文章的重點,摘錄如下:

一、愛情風格

此部分主要著眼於三大相關理論:一為李約翰的愛情色輪論,此理論將愛情風格分為情慾之愛、遊戲之愛、友伴之愛、癡迷之愛(mania)、現實之愛與利他主義之愛等六大類;二為史坦伯格的愛情三角理論,此理論將愛情區分出三項基本元素,即親密、熱情、決定/承諾,這三大元素彼此相互組合,會形成八類不同的愛情,包括無愛、喜歡、迷戀、空愛、浪漫之愛、友愛、昏庸之愛與完美之愛;三為卓紋君教授提出的「臺灣人的愛情風格」,包括犧牲奉獻型、悲觀保留型、游移手段型、婚姻目的型、執著佔有型、真情投入型、肉體感官型與浪漫表達型等八種。本劇中的各個角色與相關聯劇情,可對應到這三大理論中不同種類的愛情風格。

二、網路交友動機

網路交友的媒介,經自行歸納整理後,共分五大類:BBS、網路聊天室、即時通訊軟體、交友網站/軟體,以及社群網路服務;林怡珊使用的交友軟體Tinder便屬於交友網站/軟體這一類。國內學者張雅婷透過數次實徵研究發展出的網路交友動機量表,將網路交友動機區分為三大層面(即冒險動機、逃離現實生活與浪漫愛情動機)與九類因素(即匿名性、認識新朋友的機會、較易溝通、好奇心、情緒支持、社會補償、逃離現實世界、愛情與性伴侶),亦將網路交友使用者區分為四大類,包括高度交友動機群、冒險動機群、尋找愛情動機群與低度交友動機群。劇中,林怡珊與邱曉風的網路交友動機,較符合認識新朋友的機會、較易溝通、好奇心與愛情等四類因素。此外張雅婷亦將網路交友使用者類型區分為高度交友動機群、冒險動機群、尋找愛情動機群與低度交友動機群等四種;其中邱曉風較偏向冒險動機群,林怡珊則偏屬尋找愛情動機群。

三、異地工作經驗談

雖然自身的工作經驗不多,但工作地點均在其他縣市:2011年下半年至2013年初在台東輔諮中心實習,學習到不少相關知識與能力,如了解縣市政府輔諮中心的體制運作、如何到高中以下學校接案晤談、帶領中輟生團體,並接觸身心靈領域。2020年至台北開展第二段異鄉工作經驗,包括在數位出版公司擔任短期計時工讀生、毒防中心擔任個管、地檢署擔任觀護心理處遇師。過程中雖然面臨許多考驗,然而這不僅讓我增加相關領域的知識,認識幾位不錯且談得來的長官、督導與同事,亦讓我更加了解自己內心對工作這件事真正的想法。儘管自己沒能像林怡珊與陳嘉玲一樣能在台北持續工作十多年,但在疫情持續之下,對我來說,轉戰自媒體或許是一個還不錯的職涯選項!

雖然網路上有部分影評認為本劇的結尾過於草率,但細細品味之後,其實相當有意思:當林怡珊走在台北街頭時,偶然遇見一位對台北萬象感到處處新鮮的年輕女性,不禁讓她想起年輕時的自己,亦提醒我們莫忘初衷。本劇的片尾曲〈女字旁〉中的其中一段歌詞「就算受傷 也不會忘記善良」,可為此劇結尾做出最好的詮釋。

記得作家陳之藩在〈失根的蘭花〉一文中曾提及:

古人說,人生如萍,在水上亂流,那是因為古人未出國門,沒有感覺離國之苦,萍總還有水流可藉。以我看,人生如絮,飄零在此萬紫千紅的春天。

若以我個人的想法再以相同的句型來置換,或許可以成為這篇文章的註腳:人生如戲亦如夢,當散戲與夢醒時分,便是面對自己與反思人生全程的最佳時刻!

參考資料

北漂(2022年10月14日)。載於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北漂
台北女子圖鑑(2022年11月30日)。載於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台北女子圖鑑
吳淳萁(2012)。從聊天到「牽手」:探討網路愛情觀與婚姻觀(系統編號:100TKU05721006)〔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李建德(2015)。大學生網路交友動機與愛情風格關係之研究(系統編號:103NDHU5071006)〔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卓紋君(2004)。台灣人愛情風格之分析研究。中華輔導學報,16,71-117。
周芊、陳東園(主編)(2008)。網路中的危機。空大。
張春興(主編)(2006)。張氏心理學辭典(重訂版)。臺灣東華書局。
張家豪(2016年12月21日)。高鐵「一日生活圈」 改變工作旅遊型態。中國時報。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61221000457-260114
張雅婷(2008)。網路交友動機與人格、孤獨、社交焦慮和自我揭露的關係(系統編號:096NTPU0396014)〔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陳之藩(1990)。旅美小簡。遠東。
陳怡如(2019年1月)。高鐵通車滿12年了,一切的起點看這裡!TLife。https://tlife.thsrc.com.tw/tw/article/1395
陳湘柔(2015)。成人愛情態度與愛情關係滿意度之相關研究(系統編號:103NTCT0328014)〔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劉翔平(2000)。尋找生命的意義:弗蘭克的意義治療學說。貓頭鷹。
蔣麗君(2009)。網路世界中的性愛關係。科學發展月刊,442,40-45。
Ando, R., & Sakamoto, A. (2008). The effect of cyber-friends on loneliness and social anxiety: differences between high and low self-evaluated physical attractiveness group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4: 993-1009. https://doi.org/10.1016/j.chb.2007.03.003
Ben-Ze’ev, A. (2004). Love online: Emotions on the Interne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ooper, A., McLoughlin, I. P., & Campbell, K. M. (2000). Sexuality in cyberspace: Update for the 21st century.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3(4), 521–536. https://doi.org/10.1089/109493100420142
Eleuteri, S., & Terzitta, G. (2021). Sexuality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The importance of Internet. Sexologies, 30(1), e55–e60. https://doi.org/10.1016/j.sexol.2020.12.008
Kassin, S., Fein, S., & Marcus, H. R.(2017)。社會心理學(洪光遠、程淑華、王郁茗譯,三版)。新加坡商聖智學習。(原著出版於2017年)
Lee, J. A. (1973). Colours of love: An exploration of the ways of loving. New Press.
Lee, J. A. (1974). The styles of loving. Psychology today, 8(5), 43–51. https://doi.org/10.1037/e400642009-001
Lee, J. A. (1988). Love-Style. In R. J. Sternberg (Ed.), The Psychology of Love (pp. 54.). Vail-Ballou Press.
McKenna, K. Y. A., & Bargh, J. A. (2000). Plan 9 from cyberspace: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Internet for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4(1), 57–75. https://doi.org/10.1207/S15327957PSPR0401_6
Peris, R., Gimeno, M. A., Pinazo, D., Ortet, G., Carrero, V., Sanchiz, M., & Ibáñez, I. (2002). Online chat rooms: virtual spaces of interaction for socially oriented people.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 the impact of the Internet, multimedia and virtual reality on behavior and society, 5(1), 43–51. https://doi.org/10.1089/109493102753685872
Peter, J., Valkenburg, P. M., & Schouten, A. P. (2006). Characteristics and motives of adolescents talking with strangers on the Internet. CyberPsychology and Behavior, 9(5), 526-530. https://doi.org/10.1089/cpb.2006.9.526
Peter, J., Valkenburg, P. M., & Schouten, A. P. (2005). Developing a model of adolescent friendship formation on the Internet. CyberPsychology and Behavior, 8(5), 423-430. https://doi.org/10.1089/cpb.2005.8.423
Powell, J.(2009)。3300萬人的聊天室:如何利用社群網站創造十倍、百倍業績?(林麗雪譯)。遠流。(原著出版於2009年)
Ranon, N. (2006). Young women’s use of the Internet to explore secret identities. ProQuest Dissertations Publishing.
Rubin, R.B., Perse, E.M., & Barbato, C.A. (1988). Conceptualization and Measurement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Motives. 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4, 602-628. https://doi.org/10.1111/j.1468-2958.1988.tb00169.x
Sternberg, R. J. (1986). A 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 Psychological Review, 93(2), 119-135. https://doi.org/10.1037/0033-295X.93.2.119

你也許會喜歡…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