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陰影》Part 5:行動共通原型

by Jian De
0 留言

【本書其他部分心得:前言第一章第二章情感原型的前三個原型第三章思想共通原型

▲《情緒陰影》第四章行動共通原型「小孩」的五大面向:創傷小孩、孤單小孩、貧窮小孩、神奇小孩與永恆小孩;此為《情緒陰影.原型56心靈互動卡》之行動共通原型「小孩」的五大面向牌卡。【圖片來源:自行以手機拍攝】

第四章的行動共通原型為小孩。書中提到:小孩這個原型起源於個人童年時期求生存的姿態,也是內心深處最脆弱的角落。內在小孩的相關概念,最初是由心理學家卡爾.榮格(Carl Jung)於1940年提出;當年他首次出版《兒童原型心理學》(The Psychology of the Child Archetype)一書,在該書中以child within一詞指稱兒童原型。W. Hugh Missildine則是第一位正式使用「內在小孩」(inner child)一詞者,他在1963年出版《探索你昔日的內在孩童》(Your Inner Child of the Past)一書。本書將小孩原型分為五大面向:

1.創傷小孩原型(Child-wounded)

▲《情緒陰影》第四章行動共通原型中的創傷小孩原型,左為電子書部份內文,右為實體書部份內文,最右側為《情緒陰影.原型56心靈互動卡》之創傷小孩原型牌卡。【圖片來源:自行以手機拍攝】

榮格在分析心理學中,以情結(complex)一詞來描述創傷。他在《心理結構與心理動力學》(The Structure and Dynamics of the Psyche)一書中提到:「情結是因創傷的影響或某種不合時宜的傾向分裂而成的精神碎片。誠如聯想測驗所證明的,情結干擾意志的意向,並擾亂意識過程:它們會製造騷擾記憶,且阻礙一連串的聯想,它們能自由決定出現或消失,在短時間內困住意識,或用潛意識影響言談與行動。簡單來說,情結的行為有如獨立體,是非正常心理狀態下非常明顯的事實。精神病患聽到的聲音,甚至能攫住一個人的自我性格(ego-character),就像神靈的自我性格透過自動書寫與相似的技巧來顯現自己。」也就是說:榮格認為,情結是個人潛意識中各式心理內容的聚集,也就是完整人格中有許多分離且獨立的小型人格;而這些小型人格有足夠的驅力去控制個人的外在行為與內在思考。因詞語聯想測驗(word-association test)能找出當事人的情結,故治療者可以透過分解與消融的方式,使當事人的心理狀態恢復健康。此外,榮格也認為:情節對個體不只造成精神障礙等負面影響,同時也是個人靈感與發明創造的泉源,就像是一種癮或執念,可謂一體之兩面。

創傷小孩的黑暗面雖然會令人自憐自怨,但亦有其光明面:也就是因自己的受苦經驗,產生悲天憫人的胸懷,並透過寬恕學習成長。最典型的例子,便是德蕾莎修女(Mother Teresa)。加拿大籍的布賴恩.克洛迪舒克神父(Father Brian Kolodiejchuk, M.C.)在《德蘭修女:來作我的光》(Mother Teresa: Come Be My Light –The Private Writings of the “Saint of Calcutta”)一書中,公開了德蕾莎修女與懺悔神父、上司等66年間的書信往來內容;像是1957年2月28日,她在寫給當時印度加爾各答費迪南德費瑞爾大主教的信中提到:「我的靈魂中有許多衝突。對上帝存在如此深切的渴望,以至於成了痛苦、持續的受難,然而並不為上帝所接受,遭到了驅逐、空虛、沒有信仰、沒有愛也沒有熱情。」書中還提到:「靈魂沒有吸引力。天堂意味著虛無,對我來說像個空洞的地方。對天堂的思考對我來說什麼都不是,然而還得忍受著對上帝的渴望。」在另外一封信中,她承認她臉上的微笑「是個巨大的斗篷,底下藏有眾多痛苦」。由此可見,德雷莎修女對於上帝的信仰也面臨許多內在衝突的議題;然而,誠如布賴恩.克洛迪舒克神父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所表示:「她很清楚,人們何時會分享令自己恐懼的故事,分享其痛苦,以及不被愛、孤獨的痛苦體驗。她能與之共感共處,是因為她自己也有著相同的經歷。」也就是說:德蕾莎修女因自己的過去的痛苦或創傷體驗,產生憐憫他人與同理心,進而發揮大愛,去服務更多心靈受創的人。

2.孤單小孩原型(Child-orphen)

▲《情緒陰影》第四章行動共通原型中的孤單小孩原型,左為電子書部份內文,中為《情緒陰影.原型56心靈互動卡》之孤單小孩原型牌卡,右為實體書部份內文。【圖片來源:自行以手機拍攝】

書中在這段一開頭提到信任(trust)一詞,這是由發展心理學家艾瑞克森(Erik Erikson)所提出。艾瑞克森在其心理社會階段發展理論(psychosocial stage theory of development)中,將生命週期分為八大階段,每個階段有不同的發展任務,其中嬰兒期最重要的發展任務便是信任(trust):也就是個人出生的第一年,若重要他人能滿足嬰兒身體與情緒的基本需求,則嬰兒便會發展出信任感。反之,若基本需求無法滿足,則會產生對外界,尤其是對人際關係的不信任態度。這也就是書中所提到的「格格不入」:為求生存而學會看臉色,並勉強自己討他人歡欣。這部分的描述,其實也可以對應到書中另一個行動潛在原型:變形者(shape-shifter)。這兩者的差別,我個人的解讀是:孤單小孩偏向內心層面,變形者則是外顯層面。

書中隨後提到小孩帶便當盒去學校的例子,顯示了小孩內心與他人同化的欲望。同化(assimilation)是發展心理學家皮亞傑(Jean Piaget)認知發展理論的觀點之一,是指個體將外在的刺激或訊息,納入既有的認知結構或相關的基模(schema)中,形成認知結構的一部分;舉個例子,像是嬰兒不斷讓物體掉在地上,他透過掉落這項動作的同化歷程,以感受掉落這個動作的經驗並賦予意義。人類學與社會學上的同化,指的則是兩個不同的族群相遇後,其中一個族群逐漸變成與另一族群相似的過程和結果。此處作者的意思比較偏向後者,也就是族群文化的融合。記得藝人盧廣仲於2017年接受TVBS《看板人物》節目主持人方念華的專訪時,曾經提及國中時會把自己裝成跟他人一樣,與此處書中的敘述不謀而合。

緊接著書中提到:除非身旁有支持引導者,否則很難認同自身獨特性。這讓我想起之前觀賞台劇《通靈少女2》時,劇中母親陳美枝(王彩樺飾演)曾不斷想盡辦法要關掉女兒,也是這齣戲的主角謝雅真(郭書瑤飾演)的通靈能力;然而濟德宮的師父金勝在(陳慕義飾演)卻有不同看法,傾向在旁邊支持祝福。金老師雖然一方面是為了宮廟能賺錢,但從另一方面來看,他的支持與祝福,卻也讓劇中主角謝雅真有發揮其獨特能力的舞台。通靈本身就是一項常人沒有的能力,從金老師和雅真的媽媽兩人在劇中不同態度的對照中可以發現:若能學會融入個人自身的需要,個人才得以支持與接納自己。

▲台劇《通靈少女2》中,謝雅真(中)的母親陳美枝(右側背對鏡頭者)怒氣沖沖地拿著雜誌報導,至濟德宮質問師父金勝在(左)與謝雅真。【劇照來源:Yahoo奇摩電影戲劇

以發展心理學家艾瑞克森的觀點而言,個人成年早期若無法建立親密關係,則會導致疏離(alienation)與孤立(isolation),也就是跟真實自我格格不入的感受。皓宜老師認為,此時便是靠近真實內在自我的最佳時刻,亦即沉澱並接觸到內在真實的自己,與完形治療創始者之一波爾斯(Fritz Perls)所提到阻礙個人成長的五大層面之內爆(implosive)類似。

除了此處的孤單之外,我們也會常常聽到「孤獨」這個詞,究竟這兩者有何不同?日本的心理諮商師植西聰在《孤獨是一種狀態,寂寞是一種心情》一書中說明了這兩者的區別:「孤獨」是指一個人獨處時,所感受到的平靜與自在;而「孤單」則更近似於寂寞,代表著因落單而產生的悲傷情緒。植西聰認為,當瞭解到孤獨和孤單的不同後,便能發現「孤獨」是有力量的,能讓人的內心感到更平靜,進而重新檢視自我,變得更加了解自己。客體關係理論著名學者溫尼考特(Donald W. Winnicott)在《成熟的過程與有利的環境》(The Maturational Processes and the Facilitating Environment)一書中的〈獨處的能力〉(The Capacity to be Alone)一文指出:獨處的能力關係到個人是否能接觸並表達內在真實的情感,且與自我發現及自我了解相關;簡言之,溫尼考特認為獨處與自我覺察兩者的關係密不可分。英國心理學家安東尼.史脫爾(Anthony Storr)醫師在《孤獨,是一種能力》(Solitude: A Return to the Self)一書中也提到:獨處的能力相當寶貴,它能促進思考創新與學習,使個人能順應時勢變化,並保持與其內在的接觸;也就是說:個人獨處時,能讓人發揮創造力與想像力,亦能療癒身心的創傷與痛苦。

3.貧窮小孩原型(Child-poverty)

▲《情緒陰影》第四章行動共通原型中的貧窮小孩原型,左為電子書部份內文,中為《情緒陰影.原型56心靈互動卡》之貧窮小孩原型牌卡,右為實體書部份內文。【圖片來源:自行以手機拍攝】

書中一開始提到的四個簡短案例,無論是洋娃娃控、送車慾、賺錢慾或頻繁更換伴侶,其實都跟內心的匱乏感有關。這種匱乏感可以追溯至童年成長過程中的經驗,會產生所謂的補償心理。在精神分析學派的理論中,補償是一種自我防衛機轉。之前在Netflix上架播出的《華燈初上》(Light the Night)一劇中,由楊謹華飾演的蘇媽媽蘇慶儀,她之所以不斷更換伴侶,甚至奪人所愛,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跟她的成長歷程有關:她從小跟著母親四處打零工,過著窮困潦倒的生活。後來因緣際會,在轉學時認識羅雨儂(林心如飾演),兩人也變成無話不談的閨密。畢業後,蘇慶儀因為未婚懷孕,被母親趕出家門,最後不得已投靠羅雨儂;但後來下海走入燈紅酒綠的酒店生活,加上母親對金錢的需索無度,導致她對金錢與感情的價值觀開始有所轉變。她對何予恩(張軒睿飾演)並未真正上心,只把他當作性愛伴侶,即使二度墮胎也在所不惜;當她看到羅雨儂與江瀚(鳳小岳飾演)分手,便想趁虛而入,最後卻被江瀚這位情場浪子拋棄;她最後選擇酒客日商中村正男(加賀美智久飾演)在一起,接受求婚後,便將酒店股份釋出,打算與中村正男遠走他鄉。從劇中可以看出:即使蘇慶儀開始變得有錢,但成長過程深植於她內心的匱乏感卻揮之不去,也導致她決定下海後,便開始過著放浪形骸的生活,最後死於非命。

▲《華燈初上》的蘇慶儀。【照片來源:華燈初上臉書粉絲專頁

後面提到小孩從小被父母要求成績優秀,因未能達成父母期望,長大後變成另一個要求下一代成績優秀的父母;於是下一代便成了代罪羔羊。這個例子其實也跟另外兩種防衛機轉,也就是替代(displacement)與投射性認同(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有關。替代的意思是個人將能量從不可觸犯的對象,導引至其他較安全的對象。投射性認同則是指個人A將自己無法接受的特質、想法或相關的情感,投射到他人B身上;此時被投射者B的外在表現,會不自覺地回應投射者A的想法或情感,而成為投射者A內在情感的容器;當A發現B的表現果然與其想法或情感不謀而合時,A再進一步認同自己最早投射出的想法或情感為真。若以家庭治療的角度而言,這個例子其實也是一種代間傳遞(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是指在家庭成形與發展的歷程中,上一代會有意或無意傳遞其價值觀、信念、行為規範與情感的互動經驗至下一代,使下一代出現與上一代相類似的價值觀、信念、行為規範與情感互動模式。包文(Murray Bowen)的家庭系統理論(family systems theory)以核心家庭情緒系統(nuclear family emotional system)來解釋代間傳遞現象,並將家庭視為一個情緒單位,認為父母對子女的影響,與父母自身的經驗有關;而嚴重的失功能則為家庭情緒系統延續數代運作的結果。換句話說,個人會在其各種重要關係中,複製從原生家庭習得的關係模式,並將類似的型態繼續傳遞給下一代。因此,個人若能有所覺察,就有機會讓這種代間傳遞得以中止,不再讓下一代繼續受害。

總之,貧窮小孩原型的目的,是讓個人了解內心的缺失,以釐清心靈嚮往的方向,讓自己不易迷失在眼花撩亂的物質世界中。

4.神奇小孩原型(Child-magical)

▲《情緒陰影》第四章行動共通原型中的神奇小孩原型,左為電子書部份內文,中為《情緒陰影.原型56心靈互動卡》之神奇小孩原型牌卡,右為實體書部份內文。【圖片來源:自行以手機拍攝】

書中提到的「嬰兒陛下」(His Majesty the Baby)一詞,是出自於佛洛伊德在1914年發表的論文《論自戀》(On Narcissism)。英文原文如下:

The child shall have it better than his parents; he shall not be subject to the necessities that we have recognized as prevailing in life. Sickness, death, renunciation of enjoyment, and restrictions on his own will shall not be valid for the child; the laws of nature, like those of society, shall come to a halt before him; he shall really be the center and heart of creation, His Majesty the Baby, as we once thought ourselves to be (emphasis mine).
【中譯】孩子會比他的父母更好;他不應受制於我們認為在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必需品。疾病、死亡、放棄享受以及對自己意志的限制對兒童無效;自然法則與社會法則一樣,將在他面前停止;他將真正成為創造的中心與核心,就像我們曾經自認的(強調我的)嬰兒陛下。

書中提到,嬰兒早期的自戀感讓人自己為無所不能,認定自身為世界主宰與核心;這部分可以用發展心理學家皮亞傑前運思期的自我中心主義(egocentrism)來解釋:個體在前運思期傾向將焦點放在自身觀點,常假設他人知覺思考與感覺與自己一樣;亦即無法區分自己與他人象徵性觀點的差異。直到個體長大後,開始接受環境的刺激,學習如何面對人生的高低起伏,雖然眼光獨到,但有時也會耍白目。因此皓宜老師認為,面對神奇小孩,所要釐清的是:他到底是協助個人發揮逆境智慧,或令人充滿白目幻想?

5.永恆小孩原型(Child-eternal)

▲《情緒陰影》第四章行動共通原型中的永恆小孩原型,左為電子書部份內文,中為《情緒陰影.原型56心靈互動卡》之永恆小孩原型牌卡,右為實體書部份內文。【圖片來源:自行以手機拍攝】

書中提及永恆少年(puer aeternus)一詞,其典故源自於古羅馬詩人奧維德(Ovid)的《變形記》(Metamorphosis),是指古希臘神祕儀式的孩童神;它不僅是神聖的少年,也是一個被母親的疼愛所深深包覆而無法完成個體化歷程、長大成熟的孩子。榮格則借用永恆少年一詞,來形容個人拒絕長大的情緒,也就是小孩原形中的永恆小孩。

個人內心深處抗拒成長的原因,皓宜老師認為有下列三種:

  1. 無法隨心所欲,只顧自己喜好;要承擔責任,遵從禮教。也就是說:不能再亂闖禍、不能忽略他人感受。
  2. 變得邪惡又懦弱、可惡又無能;害怕犯錯。
  3. 失去體力、身材與美貌,以及迷戀者。

後面提到梅君與女兒的例子,除了代表永恆小孩的黑暗面,也都顯示他們遇上人生困境時,拒絕面對的心態。雖然永恆小孩也能夠讓個人不因年歲阻礙自己享受生活的光明面,讓生活增添許多活力與色彩,然而如同皓宜老師所說,若是成年人所有生活都被永恆小孩主導,實在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個人除了享受人生外,也要面對各種情境下需負的責任。負責的議題,在存在主義治療與完形治療中亦有所著墨。存在主義學者認為,個人在追尋自由的過程中,必須對自己的世界、人生計畫與個人選擇負責;而責任則代表擁有自己的選擇與坦誠面對自由,也包括關心他人,以及不將問題歸咎於別人身上。完形學派則提出覺察、選擇、責任的黃金鐵三角,並認為責任只是選擇後的結果;唯有清明覺察,才能做出適當的選擇或決定,並坦承面對負擔責任。此外,完形治療學派的創始者波爾斯(Perls)認為責任(responsibility)一詞可以拆成反應(response)與能力(ability)來解讀,也就是在清明覺察下做出適當選擇後,尚須具備反應或執行的能力,才是真正的負責。雖然這兩個諮商學派對負責的詮釋和看重程度不同,但目標都是期待協助當事人自我選擇,並對選擇的結果負起責任,成為有擔當的成熟個體。

參考資料

小妮子(2020年10月17日)。童年創傷無法癒合,如何照顧內在小孩?回家吧I’m home。https://womany.net/read/article/25463
王雪岩(2020年9月15日)。「你總說我沒用,後來我就真的沒有用了…」心理師揭許多孩子「不成材」背後最可憐真相。風傳媒。https://www.storm.mg/lifestyle/3034880
加藤諦三(2017)。人生的悲劇從當個「乖孩子」開始(巫文嘉譯)。遠流。(原著出版於1994年)
吳秀碧(2021)。團體諮商與治療:一個嶄新的人際─心理動力模式(三版)。五南。
林家儀(2016年9月6日)。舊信件曝光!德蕾莎修女自曝黑暗面:將遠離天堂。中時新聞網。https://www.chinatimes.com/hottopic/20160906002569-260812?chdtv
張秀雄、鄭芬蘭(2000年12月)。同化。樂詞網。https://terms.naer.edu.tw/detail/676b161f09c072395f5d22e842e02f67/
曹中瑋(2020)。遇見完形的我:用覺察、選擇、責任與自己和好,解鎖人生難題。究竟。
植西聰(2020)。孤獨是一種狀態,寂寞是一種心情(許郁文譯)。光現出版。(原著出版於2018年)
廖秀茸(2006)。婚姻穩定度之代間傳遞及其解釋路徑〔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6a6t5s
Berk, L. E.(2015)。發展心理學:兒童發展(古黃守廉、姜元御、曾幼涵、陳亭君、李美芳、黃立欣譯,二版)。雙葉書廊。(原著出版於2013年)
Franz, M-L von(2018)。永恆少年:從榮格觀點探討拒絕長大(徐碧貞譯)。心靈工坊。(原著出版於2000年)
Kolodiejchuk, B.(2010)。德蘭修女:來作我的光(修訂版)(駱香潔譯)。心靈工坊。(原著出版於2007年)
Kozák, A. (2020, July 15). “HIS MAJESTY THE BABY” (TWO VERSIONS; 1935). Elsie Carlisle. https://www.elsiecarlisle.com/his-majesty-the-baby/
Missildine, W. H. (1963). Your Inner Child of the Past.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Scharff, D. E. (1995). Object Relations Theory and Practice: An Introduction (1st edition). Jason Aronson, Inc.
Storr, A.(2020)。孤獨,是一種能力:面對真實自我、探索孤獨心理的當代經典(張嚶嚶譯)。漫遊者文化。(原著出版於1988年)

延伸閱讀

Part 1:導讀與前言
Part 2:第一章
Part 3:情感原型
Part 4:思想共通原型

你也許會喜歡…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