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卡普曼戲劇三角解析《我們與惡的距離》

by Jian De
0 留言

【2022/02/14更新:本篇文章已錄製成Podcast單集並上傳,請至各大平台搜尋《阿德的舒心飲》收聽!】

Google Podcast收聽網址:https://pse.is/4cawuj

▲公視《我們與惡的距離》首圖(圖片來源:《我們與惡的距離》臉書粉絲專頁

《我們與惡的距離》是最近網路上很火紅、討論度頗高的一齣戲,其實自己也在追~XD,一開始看就聯想到新聞上講的就是約五年前發生的捷運事件,當中也探討新聞媒體、法律、助人者與社會大眾(尤其是有幼兒的父母)對精障人士的觀點,也很真實呈現受害者與加害者的感受。不過其實戲還沒演完,還有四集才結束,但前幾天就發現海苔熊已經在女人迷網站上寫了對這齣戲的一些心得想法;而文章裡面所提的拯救者,其實也跟諮商理論有關,因此就先寫了這篇文章簡單來談一下。當然之後劇情的發展如何,還待本周與下周的週日晚上分解!

卡普曼戲劇三角是什麼?

▲卡普曼戲劇三角。(圖片來源:這裡

先簡單解釋一下理論:卡普曼戲劇三角(Karpman Drama Triangle)是由美國心理學家卡普曼(Karpman)於1968年所提出來的,屬於溝通分析(Transactional Analysis,簡稱TA)學派的理論。他的理論架構認為團體中的個人會因為環境因素,被迫扮演迫害者(persecutor)、受害者(victim)以及拯救者(rescuer)三種角色。海苔熊文章中提到的律師王赦,就是拯救者的例子;受害者則是李大芝與李曉明的媽媽。所以,拯救者是什麼呢?拯救者就是把他人看得比自己差或地位較低,因此會從他那個較高的位置協助他人,他會有一個信念:我必須想辦法提供他人協助,因為他人不夠好,沒辦法幫自己。其實熱門的宮廷劇中也常見到這種例子:包括《羋月傳》中,羋姝還沒嫁到秦國時,常常施恩惠維護羋月,跟迫害者威后作對;還有《延禧攻略》中,嫻妃想變賣首飾以救出獄中的弟弟常壽時,卻不巧遇到高貴妃刁難,純妃卻屢屢伸出援手幫忙嫻妃。

▲由吳慷仁飾演的律師王赦(圖片來源:公視《我們與惡的距離》官方網站精彩劇照區

所以,回到戲中,這當然不是說王赦的幫忙是沒有必要的,相反地,社會中有時還真的需要這種會主動伸出援手關心弱勢族群的人,只是戲中這些角色表面上不想領這份情。這種溝通方式,便形成了溝通分析中所提到的曖昧溝通。

協助角色脫困的方法有哪些?

雖然這只是戲劇,但類似情況其實也常在日常生活周遭上演,尤其是跟關係親密的家人或朋友。若是在生活中遇到類似狀況,要如何協助角色脫困呢?卡普曼在《人間無遊戲》(A Game Free Life)一書中提供了一套解決方式,即擺脫遊戲的三步驟:

  1. 辨識出遊戲和進入三角形的邀請。
  2. 學會提供高品質的關係。
  3. 學會一個絕對可靠且不可抗拒的方法來管理關係衝突:提出它 – 談論它 – 結束它。

另外是美國作家David Emerald Womeldorff於2005年提出的賦能三角(The Empowerment Triangle),亦可稱為賦能互動(The Empowerment Dynamic,簡稱TED):TED中的三個角色,分別是創造者(creator)、挑戰者(challenger)與教練(coach)。

▲賦能三角(The Empowerment Triangle)/TED(The Empowerment Dynamic)(圖片來源:https://powerofted.com/

原先在卡普曼戲劇三角中扮演受害者的角色,在TED中蛻變成創造者,成為三個角色中的關鍵人物。其心態與關注焦點從原先的被動哀求與注意自身問題,轉變成主動創造與關注自身能力上。
挑戰者原本在卡普曼戲劇三角中扮演迫害者,不斷透過指責來強調問題的嚴重性;在TED中則轉換成有意識地讓他人有所發展,並於鼓勵創造者學習、行動與進行下一步時,讓創造者負起責任,以此學習與成長。
教練則從原本卡普曼戲劇三角中拯救者的角色,在TED中變成同理與詢問問題以協助創造者發展遠景與行動計畫,並提供鼓勵與支持。

兩種方法雖然有些不同,其中卡普曼的三步驟是從反思、自我覺察與打破原有架構作為出發點,而Womeldorff則比較偏向女性主義與後現代思潮,以賦能與重新框架(reframing)的方式來協助三個角色重新定義;但兩者也有相同處,就是都相信角色均能有所改變。

▲由謝瓊煖飾演的李曉明母親林秀麗。
(圖片來源:公視《我們與惡的距離》官方網站精彩劇照區

再回到本劇,律師王赦的角色其實相當關鍵,若沒有他出面來關心,或許一家三口根本沒有機會聚在一起吃飯;此時王赦比較好的作法,不是出面再去規勸,而是「順流而行」,意思就是像海苔熊文章裡提到的「順著毛摸」,以及多等一下,讓當事人內心改變的種子慢慢發芽。

▲由陳妤飾演的李大芝。(圖片來源:《我們與惡的距離》臉書粉絲專頁

總之,改變並不是簡單的,但總要有個人來當開啟改變的領頭羊,改變才有可能開始。

參考資料

Karpman, S. B.(2017)。人間無遊戲(田寶、張思雪、田盈雪譯)。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原著出版於2014年)
李智樺(2019年2月2日)。卡普曼戲劇三角 – 心理學界的系統思維。https://ruddyblog.wordpress.com/2019/02/02/%E5%8D%A1%E6%99%AE%E6%9B%BC%E6%88%B2%E5%8A%87%E4%B8%89%E8%A7%92-%E5%BF%83%E7%90%86%E5%AD%B8%E7%95%8C%E7%9A%84%E7%B3%BB%E7%B5%B1%E6%80%9D%E7%B6%AD/
海苔熊(2019年4月6日)。《我們與惡的距離》的拯救者弔詭:越想他好,他越不做好。womany女人迷。https://womany.net/read/article/18601
家慶(2016年6月2日)。從受害到創造│Notes of Lives。https://jiaching.com/karpmans-triangle-ted/
Karpman, S. B. (1968). Fairy tales and script drama analysis. Transactional Analysis Bulletin, 7, 39-43. https://karpmandramatriangle.com/pdf/DramaTriangle.pdf
Womeldorff, D. E. (2005). The power of TED: The empowerment dynamic. Polaris.
Womeldorff, D. E. & The Power of TED*. (2019). The Empowerment Triangle. https://powerofted.com/the-empowerment-triangle/

你也許會喜歡…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