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過年的腳步漸漸逼近,除了持續留意是否有相關的工作之外,也花了一些時間整理房間的雜物。整理的過程中,不禁讓我想起過世的幾位長輩容易囤積物品的習慣;而自己本身則是有收藏一些書籍、音樂CD或電影DVD的習慣。究竟收藏與囤積是什麼?兩者有何差別?有哪些心理學或諮商相關理論可以解釋囤積行為?家人如何與囤積者共處?可行的治療方式又是什麼呢?
從收藏到囤積
德國精神分析學家兼藝術史學家威納.穆恩斯特伯格(Werner Muensterberger)曾在《收藏:難以駕馭的熱情:心理學觀點》(Collecting: An Unruly Passion: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一書中提到,「收藏」有以下四大特色:
- 必須由1個以上物件組成。
- 物品之間要有關聯性。
- 通常由積極手段而來。
- 被收集者妥善陳列。
而囤積者與收藏者的最大差別,則在於「有無對『生活舒適度』造成妨礙」。因此,可以這麼說:收藏物品者是否已達到「囤積」程度,取決於是否壓縮到自己與同住他人的生活空間,且造成不適感。
囤積(hoarding)又是什麼呢?美國波士頓大學教授蓋爾.斯特克提(Gail Steketee)與史密斯學院教授蘭迪.佛洛斯特(Randy Frost)於《囤積症的斷捨離:自助手冊》(Treatment for Hoarding Disorder: Workbook)一書中提到,囤積的主要症狀為個人保留許多物品導致干擾其生活能力;而物品堆積會使居住空間更加雜亂,讓這些物品無法發揮其原有用途,造成個人、職業、財務甚至社會方面的重大問題與情緒困擾。也就是說:物品的囤積會影響個人的生活能力、工作、財務狀況與居住空間,以及個人與同住者的情緒困擾,可能會造成彼此間的關係衝突或緊張,甚至進一步影響整個社會。
臨床心理學上也有與囤積相關的診斷,也就是所謂的囤積症/儲物症(hoarding disorder)。根據美國精神醫學學會所編撰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第五版》(DSM-5),儲物症的診斷準則如下:
- 持續性地難以丟棄所有物或與其分離,無論其實際價值如何。
- 此種困難源自於感覺到需要保留這些物品,以及對丟棄物品一事感到苦惱。
- 丟棄所有物的困難導致物品囤積,使住所擁擠、凌亂不堪,而無法有效使用住所。若住所並不凌亂,是因為第三者(如家庭成員、清潔員或權威人士)干預。
- 症狀引發臨床上的明顯苦惱,或於社交、職業及其他重要領域功能減損(含維持自身或他人環境之安全)。
- 症狀無法歸因於另一身體病況,如腦傷、腦血管疾病或普瑞德威利症候群(Prader-Willi syndrome,簡稱PWS,俗稱小胖威利症)。
- 症狀無法以另一精神疾病的症狀做更佳解釋,如強迫症的強迫思考、憂鬱症造成的精力減低、思覺失調症或其他精神病症的妄想、認知障礙症的認知功能缺損、自閉症類群障礙症只關心特定事物表現等。
Kring等學者也認為,儲物症患者幾乎不會意識到自己行為帶來的嚴重後果,不但極端依戀其持有物,且相當抗拒任何試圖清除其持有物的作法。
從上述DSM-5對儲物症的診斷準則,以及Kring等學者的觀點可以看出:囤積症/儲物症患者主要的行為問題為丟棄困難,而其核心問題則為個人對物品的需求;因此,對當事人進行心理諮商或治療時,個人對物品的依附或依戀,通常會是相當重要的議題。
相關心理學或諮商理論的解釋分析
馬斯洛的需求階層論:安全需求
2022年初在公視上映的紀錄片《亂室家人》,片中敘述整聊師若湄分別到兩個均有囤積狀況的家庭去協助整理。其中Candy的媽媽不願意丟棄家中堆放的雜物,整聊師若湄的解讀,可能是當事人不想失去安全感,且不想丟掉過去自己某部分的努力。這部分可以從需求層級理論(hierarchy of needs)來解釋。
美國人本心理學家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在《動機與人格》(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一書中,將個人的基本需求分為五大層級:其中的安全需求(safety needs),包括對安全、可靠、保護、穩定的需求;免遭焦慮、恐懼與失序的需求;對秩序、規則結構與限制的需求;以及被保護的需求。在精神官能症患者或社經地位弱勢族群中,他們的安全需求會以從事終身雇用的工作、儲蓄與買各種保險(如醫療險與老年保險等)表現出來。此外,馬斯洛在該書中也指出:強迫性精神官能症(compulsive-obsessive neurosis)患者會反映出心理學家荷妮(Horney)所提出的基本焦慮(basic anxiety),他們會以各種儀式規則保護自己,目的在保持所處世界的穩定與秩序,以確保不出現始料未及、不受控制或不熟悉的意外狀況。
從《亂室家人》中Candy媽媽的囤積行為可以看出:若是丟棄家中的東西,等同於出現不受自己控制的狀況,失去了安全感,過去對家中的努力付出也形同付諸流水,不但會在內心產生焦慮感,也可能因此養成其囤積物品的性格。
認知行為治療:非理性信念與強迫性囤積模式
非理性信念(irrational beliefs)由理情行為治療(rational emotive behavior therapy,簡稱REBT)的代表人物艾里斯(Albert Ellis)所提出,指的是個人在兒童時期從重要他人身上學到的信念,透過自動暗示(autosuggestion)與自我複誦(self-repetition)主動強化,使個人將原本無害的事情,思考成嚴重的、負向的、毫無希望的結果,並產生痛苦、憤怒或無望等情緒。有些具囤積傾向者(例如我過世的長輩),在小時候從家人或其他長輩習得節儉的價值觀,加以思考強化後,養成對家中物品產生情感而捨不得丟棄的非理性信念,一旦物品要丟棄,自己的內心便會痛苦萬分。
蓋爾.斯特克提(Gail Steketee)教授與蘭迪.佛洛斯特(Randy Frost)教授則根據先前的研究,提出了強迫性囤積模式(model of compulsive hoarding):此模式假設囤積的問題根源於個人的易脆性因素(vulnerability factors,涵蓋了過去經驗與訓練、核心信念、負向情緒與訊息處理問題),這些因素形成對所有物的信念(beliefs about possessions),導致正向與負向情緒反應(positive and negative emotional responses),囤積行為(hoarding behaviors)因此成形。
家庭治療:代間傳遞
前面所提到的非理性信念,其實也跟家庭治療中的「代間傳遞」(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有關。所謂的代間傳遞,是指在家庭成形與發展的歷程中,上一代會有意或無意傳遞其價值觀、信念、行為規範與情感的互動經驗至下一代,使下一代出現與上一代相類似的價值觀、信念、行為規範與情感互動模式。包文(Murray Bowen)以核心家庭情緒系統(nuclear family emotional system)來解釋代間傳遞現象,並將家庭視為一個情緒單位,認為父母對子女的影響,與父母自身的經驗有關;而嚴重的失功能則為家庭情緒系統延續數代運作的結果。換句話說,個人會在其各種重要關係中,複製從原生家庭習得的關係模式,並將類似的型態繼續傳遞給下一代。《亂室家人》中的Candy之所以也有囤積的行為,很可能是受到母親行為的影響。怎麼改變這種狀況呢?Bowen認為,只有藉由改變個人與原生家庭的互動模式,才能解決現存的家庭問題。
精神分析:肛門性格
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所提出的性心理發展階段(psychosexual stages)中,個人在18個月至3歲會進入肛門期(anal stage)。此時,父母會加以訓練幼兒的大小便方式,以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若父母的要求加上個人的自我控制能力得當,良好的衛生習慣便能順利建立;反之,若訓練過於嚴格,使個人情緒受到威脅,產生肛門固著(anal fixation),而影響日後的人格發展,形成所謂的肛門性格(anal character)。肛門性格在日常生活中,有時會有正反兩面的行為方式:雖有潔癖,但有時環境卻相當凌亂;有時會表現出正面特質,如意志堅定、勤奮不懈、勇於負責,但也會有冷酷無情、頑固、剛愎、暴躁,甚至生活秩序混亂等負向特質。若以此理論的觀點來看《亂室家人》中的Candy與其母親的囤積行為,可能是小時候的衛生習慣訓練過程中,遭受家人的責罵,留下的心理創傷或陰影,形成肛門性格,進而轉變成囤積的外在行為。
榮格:集體潛意識與陰影
若以榮格(Carl Jung)的分析心理學(analytical psychology)角度來看,集體潛意識(collective unconscious)與陰影(shadow)或許都能解釋個人囤積的行為。集體潛意識是指人類心靈中最深,也最無法被碰觸的層面,包含人類與歷代祖先所累積的經驗傳承,與個人潛意識相反;集體潛意識具有普同性,也是人性傳承與動物性遺留的其中一部分,因此成為與前人經驗的連結。也就是說:集體潛意識具有文化脈絡性,從文化中一脈相承下來。
集體潛意識的內容稱為原型(archetypes);陰影便是原型中最強大與最危險的部分,亦是個人最深層與起源的力量。陰影代表人們的黑暗面,包含社會中無法容忍的部分,是個人投射至外在世界,並予以捨棄的信念、想法、感受與行動等。若以榮格的觀點來看囤積的行為,則較有可能是受傳統文化的影響,比家庭中長輩或祖先的影響更為廣泛與深遠。
榮格認為,每個人都有建設性與破壞性的力量,若能加以整合並誠心接納自己本性的黑暗面,便能達成個體化(individuation)目標,意即人格的意識與潛意識的平衡統整。
阿德勒:私人邏輯、基本錯誤與早期回憶
阿德勒(Alfred Adler)的個體心理學(individual psychology)中,私人邏輯(private logic)的概念涵蓋當事人自己、他人與生命,為建立個人生活型態的哲學基礎。私人邏輯深深影響了我們的信念與觀點;阿德勒認為,這些不僅無益,亦無法形成有建設性的歸屬感。
基本錯誤(basic mistakes)為個人錯誤的解釋,不僅將自己的力量削弱,也對世界與自己的理解加以扭曲,導致反覆挫敗的結局。常見基本錯誤像是:
- 過度推論(overgeneralization):將少數經驗過度推論至所有經驗中,以偏概全。
- 錯誤或不可能的安全目標(false or impossible goals of security):因自卑而為自己設定的目標,要求自己一定、絕對要達到。
- 貶抑或否認個人價值(minimization or denial of one’s worth):看輕或否定身為人的基本價值,認為自己不重要、沒有價值。
- 錯誤價值觀(faulty values):像是「若要被愛一定要表現好才有可能達成,人不可能無條件被愛」。
- 生活與生活需求的錯誤知覺(misperceptions of life and life’s demands):認為生活都是同樣辛苦與無望的。
此外,阿德勒認為:早期回憶(early recollections)是由一連串對當事人有獨特意義的事件組合而成,其中會投射出當事人對自己生活的基本信念與基本錯誤。探索當事人的早期回憶,可以看出當事人於童年時設立的錯誤目標與謬誤的價值信念,如何持續影響當事人目前的生活,並產生各種問題。囤積者在小時候可能從家人或其他長輩習得節儉的價值觀,這些早期回憶形成了個人的私人邏輯,加以思考強化後,養成對家中物品產生情感而捨不得丟棄的基本錯誤。
給囤積者家人或親友的建議
Phyllis在《囤積解密》一書中給予八項建議,此處將這八項建議歸納為四不與四要:
四不
- 不亂扔囤積者的物品。
- 不責怪、威脅、下最後通牒。
- 不誤會囤積者看重物品而不重視你。
- 不要一人擔下所有責任。
四要
- 要重視雙方非單方需求。
- 要自我療癒。
- 要鼓勵囤積者尋求治療。
- 要懂得適時放下。
囤積者的心理諮商或治療方式
認知行為治療
蓋爾.斯特克提(Gail Steketee)教授與蘭迪.佛洛斯特(Randy Frost)教授根據強迫性囤積模式,設計出一套結合動機式晤談法(motivational interviewing)與認知行為取向治療的治療計畫:
- 增強動機(Enhancing Motivation):對許多當事人而言,在接受治療過程中維持改變的動力相當困難。因此,若採用動機式晤談法,便能適時協助心態矛盾的當事人,加強他們改變的動機。加強當事人動機的五大策略包括開放式問題(open-ended question)、肯定(affirming)、回應式傾聽(reflective listening)、總結(summurizing)以及提供訊息與建議(informing and advising)等。
- 視覺化練習(Visualization Exercises):透過各種練習,包括雜亂視覺化(clutter visualization)、整潔視覺化(unclutter visualization)、理想的家居視覺化(ideal home visualization)、收集視覺化(visualizing acquiring)等,以了解當事人的治療動機。
- 訓練技巧(Training Skills):包括訓練當事人採用問題解決的技能、協助當事人發展出自己的整理技能、協助當事人制定與實行整理計畫、教導當事人整理紙張與創建歸檔系統的方法等。
- 決定保存或丟棄(Making Decisions about Saving and Discarding):邀請當事人進行想法清單練習(thought listing exercise),以協助澄清其依戀物品的本質與減少其逃避行為;與當事人共同建立想法清單的練習階層,並實際練習。
- 認知策略(Cognitive Strategies):協助當事人辨別其問題思考模式,以讓當事人避免習慣性的心理陷阱;此外,透過一些認知策略,如向下追問法(Downward Arrow method)、蘇格拉底式問話以及換位思考等,以協助當事人核心積極的自我信念有所加強,負面的核心信念亦得以被檢驗與辯駁。
藥物治療以及認知復原與暴露/分類療法
部分的藥物治療亦有療效,像是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簡稱UCSD)教授Sanjaya Saxena於2013年的研究便指出:文拉法辛(venlafaxine,一種具選擇性的強效抗憂鬱劑,常用於減輕當事人鬱症、焦慮症與恐慌症)對囤積症當事人有良好的治療效果;此外,Sanjaya Saxena教授也認為:若將藥物療法與認知行為治療結合,對強迫性囤積的治療效果,可能比單獨使用任何一種治療更有效。
學者James Pittman等人針對居住在美國聖地牙哥郡的囤積症長者(60歲以上)採用認知復原與暴露/分類療法(Cognitive Rehabilitation and Exposure/Sorting Therapy,簡稱CREST),研究結果收到相當顯著的成效。所謂的認知復原與暴露/分類療法,是對囤積症當事人採用代償性認知訓練(compensatory cognitive training,簡稱CCT,是一種行為訓練方式,目的在持續改善當事人的認知歷程,像是注意力、記憶、執行功能、社會認知或後設認知等),再加上暴露與分類的方式,以增加當事人對囤積狀況的認知能力。
重點回顧與結語
最後再把這篇文章的重點幫大家整理一下:
第一,收藏與囤積不同:如同前面所說,單純的收藏物品並不會影響個人與環境;收藏物品者若已達「囤積」程度,則會壓縮到自己與同住他人的生活空間,且造成不舒服的感受。此外,囤積物品的影響層面廣泛且深遠,包括個人的生活、工作、財務狀況與居住空間均會受影響,並可能造成人際間的情緒困擾,形成衝突或緊張關係,甚至影響整個社會。囤積症為臨床上的相關診斷;進行心理諮商或心理治療時,會聚焦於當事人對物品的依附。
第二,囤積可以從心理學或諮商相關理論來解釋或分析,像是馬斯洛的需求階層論、認知行為治療、家庭治療、精神分析、榮格、阿德勒等。不同的學派或理論會以不同的觀點看待當事人的囤積問題,治療目標與可能採取的治療方式也有所不同。
第三,身為囤積者的家人或親友,可採用Phyllis在《囤積解密》一書中給予的八項建議(此處歸納為四不與四要)來面對。
第四,心理諮商或治療方式中,以認知行為治療與藥物治療較常被採用,效果亦較佳;新興的治療方式如認知復原與暴露/分類療法,國外已有相關研究報告指出對長者的成效亦相當顯著,值得後續留意與關注。
是否改變囤積狀況的關鍵,還是在於當事人自身;當事人的親友應從旁協助與提供心理支持,並適時帶當事人就醫,請專業的身心科醫師評估當事人狀況,決定是否需要接受進一步的治療。改變囤積的行為,或許也是啟動內在心態與外在環境改變的鑰匙。
參考資料
胡展誥(2017年7月29日)。保持思考的彈性,屏除「非理性信念」——在黑與白之間探索灰色地帶。關鍵評論網。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73995
張春興(2007)。張氏心理學辭典(重訂一版)。臺灣東華書局。
陳亦云(2019年7月26日)。堆了滿屋子用不著的雜物卻捨不得丟 你可能是得了囤積症。Heho健康。https://heho.com.tw/archives/53838
陳稚尹(2022年1月5日)。「整聊師」如何助人斷捨離?──《亂室家人》導演丟掉影展獎座:別再和過去的自己比較。換日線Crossing。https://crossing.cw.com.tw/article/15710
陳聰文(2000年12月)。肛門性格。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https://terms.naer.edu.tw/detail/1305930/
廖秀茸(2006)。婚姻穩定度之代間傳遞及其解釋路徑〔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https://hdl.handle.net/11296/6a6t5s
廖梓鈴(2019年11月9日)。給自卑者的阿德勒心理學:就算過去很糟,你也能重新決定未來方向。回家吧 I’m home。https://womany.net/read/article/21806
顏家拓(2020年2月10日)。臨床藥學大觀園:《習藥之道》牛奶是否會影響Venlafaxine藥效?藥師周刊電子報,2150。https://www.taiwan-pharma.org.tw/weekly/2150/2150-5-2.htm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2014)。DSM-5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臺灣精神醫學會譯)。合記。(原著出版於2013年)
Corey, G.(2016)。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修慧蘭、 鄭玄藏、余振民、王淳弘譯,四版)。雙葉書廊。(原著出版於2016年)
Davidson, E. J., Broadnax, D. V., Dozier, M. E., Pittman, J. O., and Ayers, C. R. (2021). Self-reported helpfulness of Cognitive Rehabilitation and Exposure/Sorting Therapy (CREST) for hoarding disorder. Journal of Obsessive-Compulsive and Related Disorders, 28, 100622. https://doi.org/10.1016/j.jocrd.2021.100622
Kring, A. M., Johnson, S. L., Davison, G. C., & Neale, J. M.(2017)。變態心理學(張本聖、徐儷瑜、黃君瑜、古黃守廉、曾幼涵譯,三版)。雙葉書廊(原著出版於2016年)
Maslow, A. H.(2020)。動機與人格:馬斯洛的心理學講堂(梁永安譯)。商周出版。(原著出版於1987年)
Muensterberger, W. (1994). Collecting: An Unruly Passion: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hyllis(2015)。囤積解密:用愛減量,告別雜亂人生。方智。
Pittman, J., Davidson, E., Dozier, M., Blanco, B., Baer, K., Twamley, E., . . . Ayers, C. (2021). Implementation and evaluation of a community-based treatment for late-life hoarding. International Psychogeriatrics, 33(9), 977-986. https://doi.org/10.1017/S1041610220000241
Saxena, S. (2013). Pharmacotherapy of Compulsive Hoarding. In R. O. Frost & G. Steketee (Eds.). Oxford handbook of hoarding and acquiring. Oxford.
Sharf, R. S.(2013)。諮商與心理治療(馬長齡、羅幼瓊、葉怡寧、林延叡譯,二版)。心理出版社。(原著出版於2013年)
Steketee, G., & Frost, R. O.(2021)。囤積症的斷捨離:自助手冊(唐國章譯)。心理出版社。(原著出版於2014年)
Steketee, G., & Frost, R. O.(2021)。囤積症的斷捨離:治療手冊(唐國章譯)。心理出版社。(原著出版於2014年)
Twamley, E. W., Vella, L., Burton, C. Z., Heaton, R. K., & Jeste, D. V. (2012). Compensatory cognitive training for psychosis: effects in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iatry, 73(9), 1212–1219. https://doi.org/10.4088/JCP.12m07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