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個體心理學之父

by Jian De
0 留言

【2023/03/29更新:本篇文章已錄製成Podcast單集並上傳,請至各大平台搜尋《阿德的舒心飲》收聽!】

2月7日是個體心理學(individual psychology)之父阿德勒(Alfred Adler)的冥誕,就帶大家來看看他的生平簡介與貢獻。

▲個體心理學之父阿德勒。【圖片來源:Materi Konseling

生平

阿德勒於1870年2月7日出生在當時奧匈帝國維也納附近的小村莊魯道夫斯海姆(Rudolfsheim),為家中次子,在家中排行老三。童年時體弱多病,因缺乏維生素D而罹患佝僂症(rickets);3歲時經歷弟弟於身旁猝死,5歲時差點死於肺炎,死亡恐懼感因而相當強烈。阿德勒在學校一開始成績普通,甚至重修過數學,導師一度建議父親讓他放棄升學去從商;然而父親卻力排眾議,讓他繼續升學;此後阿德勒便開始發憤圖強,學業成績表現突飛猛進。中學畢業後,他進入維也納醫學院(the Faculty of Medicine in Vienna)就讀,於1895年畢業後成為眼科醫師,1897年與社會主義者Raissa Epstein結婚。後來阿德勒一度轉戰家醫科,最後成為精神科醫師,並對無法醫治的小孩疾病有強烈興趣。

1902年,阿德勒應佛洛伊德之邀,加入其精神分析聚會;後因見解與精神分析多所分歧,便於1911年離開維也納精神分析學會(Vienna Psychoanalytic Society),並另組自由精神分析研究或調查學會(the Society for Free Psychoanalytic Research or Investigation),一年後更名為個體心理學會(the Society for Individual Psychology)。 阿德勒經歷第一次世界大戰與反猶太主義運動,使他意識到人道主義與民眾需團結合作,並覺察到社會脈絡與文化對全體人類人格的重大影響。阿德勒受到哲學家漢斯·費英格(Hans Vaihinger)《「彷彿」哲學》(The Philosophy of “As If ”)一書中的虛構主義(fictionalism)概念所影響,提出虛擬目的(fictional goal)的概念。1920年代中期,阿德勒雖然工作滿檔,卻仍能抽空進行唱歌、欣賞音樂及與朋友聚會等社交活動;後因未接受朋友減少工作量與放慢步調的勸告,於1937年5月28日前往英國蘇格蘭演講途中,因心臟衰竭而病逝,享壽67歲。

重要理論與貢獻

阿德勒對心理諮商與治療的最大貢獻,便是他所創立的理論個體心理學。他強調個人的整合性與不可分割性,並主張個人所有層面均為彼此交互關聯。其人格理論有三大重點:

  1. 行為富含目的且為目標導向:假設人類的行為均有目的,以取代佛洛伊德的決定論。
  2. 追求重要意義、力求卓越:強調「追求完美,努力精熟以克服自卑」為人之天性。「追求完美」意指奮力追求更高的勝任感,為他人與公共利益奮鬥;卓越則是指從較不好的狀態變成較好的狀態,以克服無助感,如轉弱為強。
  3. 生活型態(lifestyle):是指個人會主動組織自己所認定的現實,並據此對生命事件賦予個人的獨特意義;也就是個人對自己(self)、他人與世界的各種知覺。

阿德勒提出三大生活任務,包括社會任務(與人建立友誼)、愛情/婚姻關係(與人建立親密關係)與職業任務(奉獻社會)。此外,阿德勒的理論特別重視手足關係,並界定五大心理位置,包括長子(女)、兩子女中的老二、中間排行、老么與獨生子女

人物點評與結語

阿德勒雖然罹患佝僂症,早年身體狀況與學業成績不佳,也曾被部分師長看不起;然而,他後來靠著自己的毅力與韌性,克服了內心的陰影,在心理諮商界走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雖然亦有批評者指出其理論架構過於鬆散,但時至今日,回顧阿德勒的生平事蹟與理論,可以發現:他的人生正是充分發揮了個體心理學「克服自卑,追求卓越」的精神;而今日許多心理諮商學派,如正向心理學、存在主義治療、完形治療、認知行為治療與家庭治療,均受其理論影響甚大;因此若說阿德勒的理論是各大心理諮商學派的鼻祖,是當之無愧也是不可否認的!

參考資料

Corey, G.(2016)。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修慧蘭、 鄭玄藏、余振民、王淳弘譯,四版)。雙葉書廊。(原著出版於2016年)
Sharf, R. S.(2013)。諮商與心理治療(馬長齡、羅幼瓊、葉怡寧、林延叡譯,二版)。心理出版社。(原著出版於2013年)

延伸閱讀》阿德勒延伸閱讀書單與相關影片

你也許會喜歡…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