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洛姆:新佛洛伊德學派的代表人物、人本心理學的先行者與精神分析社會文化學派的集大成者

by Jian De
0 留言

傳統社會的生產方式與社會關係,雖然能帶給人類安全感,卻限制了個人的自由;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個人雖能獲得獨立與自由,卻也陷入了孤立無援的處境之中。個人既需要自由,亦需要安全感;但自由的社會不安全,安全的社會不自由。究竟要如何實現既安全又自由的理想社會?這便是今天我們要跟大家介紹的心理學人物佛洛姆(Erich Fromm),其理論學說中會討論到的主題之一。

▲1974年的佛洛姆。【照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生平

家庭背景:深沉孤獨感的來源

1900年3月23日,佛洛姆在當時德意志帝國的法蘭克福(Frankfurt am Main, German Empire)出生,為家中獨子。他的父母均為猶太教徒:其中父親納福特里(Naphtali Fromm)為一名販酒商人,性情急躁、喜怒無常;母親羅莎(Rosa)情緒容易低落,個性鬱鬱寡歡。佛洛姆的童年受其家庭背景(無手足且猶太人在德國常被一般人另眼看待)與父母的性格影響,常感到相當孤獨;閱讀《舊約聖經》(Old Testament)後,對當中的故事留下深刻印象,並產生像是天下太平與世界將被救世主拯救之類的宗教性幻想。凡此種種,對其日後的學術生涯產生相當深遠的影響。

求學生涯:困惑中拜師學藝,完成博士學業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之時,佛洛姆正在就讀中學;戰爭的經歷使他感到疑惑與苦惱,並思考人類行為的起源,以探索人性與社會規律性。他日後受馬克思(Karl Marx)與佛洛伊德學說的影響,成為一位研究現代人與現代社會的思想家
1918年,他帶著種種困惑,進入法蘭克福大學(Goethe University Frankfurt)就讀,修習兩學期的法律課程。隔年(1919年)暑假開始,佛洛姆欲求教於社會學大師韋伯(Max Weber),因而轉往海德堡大學(Heidelberg University)就讀,修習社會學、心理學與哲學;然而,當時韋伯已轉往慕尼黑大學(Ludwig Maximilian University of Munich)講學,因此,佛洛姆便改拜韋伯之弟阿爾弗雷德(Alfred Weber)為師,並在其指導之下,通過博士論文學位考試,於1922年順利取得海德堡大學哲學博士學位。

職業生涯的起步:投入精神分析領域、首段婚姻離婚收場

1923年,他至慕尼黑大學開始學習精神分析。隔年(1924年),他與另一位精神分析師萊奇曼(Frieda Reichmann)在海德堡(Heidelberg)成立精神分析診療所,並開始交往;他們兩人於兩年後(1926年)結婚。然而好景不常,在婚後五年(1931年),佛洛姆因罹患肺結核開始住院調養,兩人亦因此分居;1942年,兩人正式離婚,結束他的第一段婚姻。

1925年,佛洛姆加入國際精神分析學會,並於柏林精神分析研究所接受精神分析訓練。四年後(1929年),他返回法蘭克福,於法蘭克福精神分析研究所任教與從事心理治療工作,並成為法蘭克福社會研究所(Frankfurt Institute for Social Research)的成員之一。

1930年,佛洛姆於佛洛伊德主辦的《形象》(Image)期刊上發表一篇長篇論文〈基督教條之發展〉(The Dogma of Christ),奠定了佛洛姆社會心理分析的風格;此外,他亦接受時任法蘭克福社會研究所所長霍克海默(Max Horkheimer)之邀,成為該學派雜誌的主筆之一。到了1932年,有感於德國當時的政治氛圍,法蘭克福社會研究所遂搬遷至瑞士。隔年(1933年),佛洛姆接受美國芝加哥精神分析研究所所長暨精神分析師佛蘭茲·亞歷山大(Franz Alexander)的邀請,遠赴美國演講。

職業生涯的變動:離歐赴美定居、教學與實務並重、出書與梅開二度

1934年,佛洛姆為了逃避納粹的政治迫害,便決定移居美國,後來亦取得美國公民資格。移居美國之初,他先於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國際社會研究所任教;六年後(1940年)被該校聘為教授。1941年,他轉往佛州本寧頓學院(Bennington College)任教,並在精神分析社會文化學派創始者荷妮(Karen Horney)所創立的美國精神分析研究所工作;同一年,他亦出版個人第一本著作《逃避自由》(Escape from Freedom)

三年後(1944年),他與第二任妻子古蘭(Henny Gurland)結婚。1945年,他轉往威廉‧艾倫森‧懷特研究所(William Alanson White Institute)工作;兩年後(1947年),他出任該研究所所長,並出版《自我的追尋》(Man for Himself)一書。在1948至1949年間,佛洛姆亦曾獲邀至耶魯大學擔任講師。1950年,他為了照顧生病的妻子古蘭,決定移居墨西哥,並轉往墨西哥國立大學(National Autonomous University of Mexico)精神分析學系擔任教授;然而,兩年後(1952年),古蘭卻不幸病逝。

職涯的黃金歲月:第三段婚姻、持續出書與教學、與靈性及政治的連結

隔年(1953年),佛洛姆梅開三度,與第三任妻子芙莉嫚(Annis Freeman)結婚。1955年,他出任墨西哥國立大學精神分析學系主任,並出版《健全的社會》(The Sane Society)一書;隔年(1956年)又出版《愛的藝術》(The Art of Loving)一書。1957年8月,他邀請日本著名的禪宗大師鈴木大拙至墨西哥庫埃納瓦卡(Cuernavaca)參與一場為期一週的研討會;隨後,他返回美國,擔任密西根州立大學(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心理學教授。1960年,佛洛姆、鈴木大拙與另一位美國禪學家理查‧德‧馬蒂諾(Richard De Martino)以三年前舉辦的研討會內容為基礎,共同發表《禪與心理分析》(Zen Buddhism and Psychoanalysis)一書,書中介紹如何將禪學運用於心理分析領域。

1962年,佛洛姆轉往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擔任心理學客座教授。三年後(1965年),佛洛姆宣布退休,並被墨西哥國立大學聘為榮譽教授。1968年,美國民主黨進行總統初選時,他曾出面幫時任參議員的尤金·麥卡錫(Eugene McCarthy)站台助選,後因心臟病發作而退出。

老年期:身體日漸衰敗、持續創作不輟、歐洲知名度大開

1973年,佛洛姆出版另一本膾炙人口的著作《人類破壞性的剖析》(The Anatomy of Human Destructiveness),書中從人性的惡談起,並探討人類的暴力傾向從何而來,以及破壞性行為是否為人類與生俱來的能力。隔年(1974年),佛洛姆決定移居瑞士。1975年,他的身體開始出狀況:起初因膽囊問題住院,後又因發現膽結石返美醫治。

1976年,他出版《生命的展現》(To Have or to Be)一書,可謂其思想成熟的經典之作;書中對於生存的兩種情態,意即「有(having)」與「是(being)」,從實際的心理層面與社會層面進行分析。該書出版後,佛洛姆在歐洲的知名度大增,並陸續接受英國、荷蘭與義大利電視台以及其他各國新聞媒體的專訪。

1977年夏末,佛洛姆二度心臟病發,他被迫擱置他該年度剩餘的所有計畫。此後,他的身體狀態每況愈下:隔年(1978年)春天,正當佛洛姆才從第二次心臟病發作後恢復不久,他又經歷三度心臟病發作,不僅使其閱讀能力逐漸變差,其記憶力亦不如以往。1979年末,佛洛姆身體雖一度好轉,但到了隔年(1980年)3月,佛洛姆的心臟病卻再次嚴重發作,於該年3月18日不幸在瑞士穆拉爾托(Muralto)的家中病逝,享壽79歲。

主要理論與貢獻

佛洛姆的理論,可說是綜合精神分析與存在主義的觀點,形成其社會文化人性觀:他反對佛洛伊德人性決定於性衝動與個人潛意識的論點,並強調個人為社會文化的產物;他除了將人格視為個人對社會環境的適應,亦將理論與治療重心從個人內在轉移至人際之間以及人與環境之間的關係。以下簡要從幾個面向來談佛洛姆的主要理論。

現代人的處境解方

佛洛姆在《逃避自由》一書中指出,現代人受到資本主義的影響,常面對高度競爭的壓力;加上在個體化(individualization,意即個人脫離原始狀態,並獲得獨立性與力量感)過程中經歷到不安全與微不足道的感受,於是便在意識形態上傾向順從權威與逃避自由。佛洛姆主張:唯有個人自主發揮其創造力,並與自然及社會重新建立連結,才能克服其孤獨與恐懼的心理困境。

人的五大需求

佛洛姆在《健全的社會》一書中提到,個人有下列五大基本需求:

  1. 關聯(relatedness)需求:個人若未找到與他人的聯結,即使滿足其所有的生理需求,仍會感到自身孤獨的處境。因此,個人為了克服孤獨感,便需要與他人產生聯繫。佛洛姆認為,個人有愛的需求與繼發性自戀(secondary narcissism)的傾向:其中,愛是指保持自我獨立,並尊重他人獨立,以建立與世界的聯繫;自戀則是以自我為中心來建立與世界的連結。由此可知,愛與自戀的目的相同,作法不同。
  2. 超越(transcendence)需求:雖然個人都是生不由己地被拋進這個世界中,但因為不甘心安於生物的被動狀態,無法接受以擲骰子的方式決定自身命運,內在便產生某種推動力,目的在超越其被動性與生存的偶然性。佛洛姆認為,實現超越需求的途徑有二:即毀滅與創造;毀滅為生命退化的表現,而創造卻是生命成長的表現。
  3. 尋根(rootedness)需求:個人的誕生意味著脫離自然,卻也失去根基而孤立無援,只有在找到新的生存根基,才會產生安全感,並感到踏實與有所依托;因此個人與自然分離時,又會產生一種回歸自然與大地的需求。佛洛姆認為,個人要滿足其尋根需求的健康方式,便是結合母愛與父愛的積極面:既依戀母親,以平和與寬容態度對待他人,亦不讓依戀阻礙其個性、理性與獨立性的發展。
  4. 認同感(sense of Identity)需求:個人能將自身視為一個獨立實體,並將處於不同時間與空間(平行宇宙)的自己看成同一人。佛洛姆認為,個人要滿足其認同感的健康方式,便是將自己看成無可取代的個體,是自己行動的主體,並感受到自己的珍貴與獨一無二,意即「我就是我」。佛洛姆將此稱為「個體性」(individuality),為自我意識高度發展的表現;具有個體性者,認同感明確,並覺知自己便是自身生活中的主人,能安排選擇自身生活,而非由他人支配。
  5. 定向與奉獻架構(frame of orientation and devotion)需求:定向意指對意義的追求;當個人擁有理性與想像力,便需要為自己訂立目標,以賦予生存意義或價值。健康的個人能客觀地認識自己、他人與世界,將自己的人生目的價值與信仰建立於理性基礎上,為自己找到一條符合現實且有意義的人生道路。

人的五種性格

佛洛姆在《自我的追尋》一書中,將人的性格區分為以下兩大類型:

1.非創造性取向(non-productive orientation):此類型又可細分為以下四種。
(1)接受型取向(receptive orientation):個人會認定一切利益的根源均來自於外界,並相信只有向外尋求才能獲得自己想要的,像是物質、感情、愛、知識與快感等。
(2)剝削型取向(exploitative orientation):不僅與上述接受型取向者相同,認為一切利益均源於外界,要獲得自己想要的,只能從外在尋求,且會以武力或詐騙手段強奪或偷取他人之物。
(3)囤積型取向(hoarding orientation):不相信從外在世界能得到所需要的事物,並將安全感建立在囤積與儲蓄上,將花錢視為一種威脅。
(4)市場型取向(marketing orientation):以自我經驗作為基礎,將自我視為商品,並將自我價值視為交易價值。

2.創造性取向(productive orientation):為正常健康成熟的性格傾向,是一種基本的人生態度,意指個人能發揮其力量,實現其內在的潛能。佛洛姆認為,發揮力量的意涵有三:一是個人為自由的個體,不依賴任何會控制其力量的人;二是個人遵循理性,只有了解自己的能力、使用方式與使用目的,才能有所發揮;三是體驗到自己就是自身力量的化身,並認定自己與自身力量為一體。

對愛的觀點

佛洛姆認為,愛是一種需求、情感與性格傾向,且為人類兩大基本潛能之一(另一為理性);它不僅是對人類生命難題的解答,亦是一種個人能自行培養的能力。然而,對現代人而言,愛並非一門需要知識努力與學習的藝術(art),而是一種愉悅的感受(pleasant sensation)或偶然發生的經驗。現代人之所以會有此誤解,其根源有三:

  1. 將愛的問題視為被愛,而非主動去愛:為了讓自己變得可愛、討大眾喜歡,男性常追求成功,使自己變得有錢有勢;女性則是講究身材與穿著,使自己散發吸引力。除此之外,透過培養優雅的風度、幽默的談吐、樂於助人或不得罪人等方式,以贏得朋友並影響他人。
  2. 將愛視為關於對象而非能力的問題:人們習慣性認定,去愛對方比去尋找值得愛的對象(或被值得愛的人所愛)更簡單;此根源可從社會文化中的兩大特徵看出:一是自由戀愛的風氣,導致大眾尋求浪漫的愛情,愛的對象比愛的能力更被多數人看重;二是類似商品在市場交易的機制,當兩方考慮各自交換價值相當,且認定已找到市場上的最佳對象時,兩方便決定墜入愛河。
  3. 常將墮入愛河時的初體驗與在愛之中的持久狀態混淆:當兩個互不相識的陌生人彼此間突然變得親密,若當中又結合性的吸引(意即所謂的一見鍾情),強烈程度雖然大增,但其親密感與神奇感卻會隨時間而消逝,彼此間的對立、失望與厭煩則會成為扼殺這段關係的終結者。

禪與心理學的連結

值得一提的是,佛洛姆在學術生涯中,亦受到東方佛學思想的影響,他認為禪學的目的在幫助個人將內心一切創造性與有意義的事物表現於外,從枷鎖走向自由,解放人自然的經歷,進而達到開悟與頓悟的境界;其禪宗觀點以「人」為中心,目的在了解自己、世界以及人與自然的關聯。他認為精神分析可以幫助人了解潛意識,以達成自我覺察;而禪學則能進一步破除自我的執念與自我,並洞察世界的真實樣貌,達到超越的境界。

概括而論,佛洛姆在心理學領域主要有下列四大貢獻:

  1. 協助人文精神在心理學界的復興:佛洛姆將精神分析中的人文精神加以發揚光大,其學說始終充滿濃厚的人文氣息,形成一種獨一無二的人本主義精神分析。
  2. 改造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理論並加以實踐:將人類的需求、情感、性格與潛意識等心理現象置於寬廣的經濟、政治與文化的社會環境中加以研討,並以現代社會中的多數人而非少數心理疾病患者為研究對象;此外,他亦將醫治心理疾病與改革社會現實進行結合。
  3. 啟發並充實科學的歷史觀:將社會心理視為一種社會進程中的動態力量與作用,強調社會心理的相對獨立性以及在社會結構中的重要地位,並提出社會性格(social character)與社會潛意識(social unconscious)的概念,使社會心理概念具體化。
  4. 創造出獨一無二的新社會心理學:佛洛姆將人性置於人與世界的關係中探討,與佛洛伊德的本能論形成鮮明對比;此外,其社會潛意識理論重視時代性而非遺傳性,並強調文化模式與意識型態的作用,將潛意識範疇擴展至一個嶄新領域。

人物點評與結語

佛洛姆的一生並非平步青雲,他將生命中所歷經的事件作為養分,並以其生命去思索、感受與付諸行動,發展出屬於自己的一套精神分析理論。佛洛姆非正統且不落俗套的觀點,在所有心理學家中並不常見,卻亦是其最具魅力與吸引人之處!

參考資料

周蓮清(2003)。佛洛姆的生平及其人道思想發展背景。社會科教育研究,8,69-89。http://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300/2/54.pdf
郭永玉(2000)。孤立無援的現代人:弗洛姆的人本精神分析。貓頭鷹。
黃鈺婷(2019)。佛洛姆(E. Fromm)生命情態論及其在教育上的蘊義(系統編號:107NTNU5332021)〔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Funk, R. (2000). Erich Fromm: His life and ideas. (I. Portman & M. Kunkel, Trans.). Continuum.
Fromm, E.(2015)。逃避自由:透視現代人最深的孤獨與恐懼(劉宗為譯)。木馬。(原著出版於1941年)
Fromm, E.(2015)。自我的追尋:倫理學的心理學探究(林宏濤譯)。木馬。(原著出版於1947年)
Fromm, E.(2021)。愛的藝術:心理學大師佛洛姆談愛的真諦,一本學習如何去愛的聖經(梁永安譯)。木馬。(原著出版於1956年)
Smith, J. Y. (1980, March 19). Psychoanalyst and philosopher Erich Fromm dies. The Washington Post.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archive/local/1980/03/19/psychoanalyst-and-philosopher-erich-fromm-dies/dae653e2-ef68-482a-8505-46f88b06ea81/

你也許會喜歡…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