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洛.梅:美國存在主義心理學先驅與存在主義治療的代表人物

by Jian De
0 留言

焦慮到底是什麼?它的起因為何?對現代人而言會帶來那些影響?這便是今天要跟大家介紹的存在主義治療的代表人物之一羅洛‧梅(Rollo May)他的思想理論中會探討的主題之一。

▲存在主義治療代表人物羅洛‧梅。【照片來源:Chapman University Events Collection

生平

破碎的家庭環境背景與曲折的求學歷程,卻使他更茁壯

羅洛‧梅於1909年4月21日出生在美國俄亥俄州(Ohio)艾達鎮(Ada)。他的父親厄爾(Earl May),在當地基督教青年會擔任秘書一職,個性不太安分,喜愛搬家;母親瑪蒂(Matie May),據羅洛‧梅的形容,是「到處咬人的瘋狗」,常丟下孩子自己照顧自己。他的父母均未受過良好教育,亦不太關注子女的教育;父母兩人常發生口角爭吵,婚姻最後以離婚收場。由於家庭與教育環境氣氛均不佳,他與父母均不親近。

羅洛‧梅在家中六名小孩中排行老二,為長子,上有一位罹患精神病的姐姐。在他姐姐精神崩潰時,父母甚至曾將他姐姐罹病歸咎於接受太多教育所導致;由此可見,其父母對教育的觀念偏頗與誤解甚大。

雖然他在此種破碎的家庭環境成長,然而,幸虧他在家附近的聖克萊爾河(St. Clair River)找到一處世外桃源,夏日戲水、冬日滑冰,讓其心曠神怡,能暫時忘卻心中的煩惱與憂愁。他的童年生活雖然充滿痛苦的回憶,卻也因此促成他日後對心理學與心理諮商產生濃厚興趣。

中學畢業後,羅洛‧梅進入密西根農業與應用科學學院〔Michigan State College of Agriculture and Applied Science,即今日密西根州立大學(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的前身〕就讀,主修英語,並在校內擔任一份立場激進的校刊編輯,卻引起校方注意,後來被勒令退學;他後來轉學至歐柏林學院(Oberlin College)藝術系,改主修繪畫,1930年於該校取得學士學位。

畢業後三年的歐洲行、返美攻讀神學碩士與首段婚姻:心理學興趣與存在主義思想的啟蒙

由於大學時代在藝術領域上的訓練,使其對繪畫產生興趣;畢業後的三年,羅洛‧梅與其他藝術家共組旅行團,於歐洲各國四處漫遊,同時進行繪畫創作並投入自然藝術領域研究。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希臘第二大城塞薩洛尼基市(Thessaloniki)安納托利亞學院(Anatolia College)擔任英語教師。1932年的夏天,他至維也納山區參加阿德勒暑期研討會,與個體心理學之父阿德勒(Alfred Adler)當面促膝長談;羅洛‧梅相當欣賞阿德勒的理論觀點,並藉此學習關於人類行為與人類本性的思想。由於這段為期三年的歐洲行,不僅使其將興趣轉向心理學領域,亦讓他日後對佛洛伊德的決定論與行為主義的機械論持堅定反對態度。

1933年返回美國後,他進入神學院就讀,目的是想從神學中探索人類本性的相關問題。自1934年起,他至密西根農業與應用科學學院從事心理諮商工作,並負責編輯校刊,為期兩年。就讀神學院期間,他曾旁聽德國哲學家田立克(Paul Tillich)的課程,並與他一同探討神學、宗教與哲學議題;兩人相識後,發展出亦師亦友的關係,羅洛‧梅亦因此進一步接受系統性的存在主義思想,包括對丹麥哲學家齊克果(Søren Kierkegaard)與德國哲學家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的著作與思想均有所涉獵。此外,他當時亦結識德國籍的流亡醫師戈德斯坦(Kurt Goldstein),受其啟發與影響甚大。

1938年,他取得神學碩士學位,並與首任妻子德佛里斯(Florence DeFrees)結婚。畢業後,羅洛‧梅在紐澤西州的維羅納(Verona, New Jersey)第一公理會(First Congregational Church)擔任牧師;但因對牧師工作不感興趣,他便於兩年後辭職,開始轉往較感興趣的心理學領域發展。

職涯的起飛與大病一場的體悟:出書、投入精神分析、確診肺結核以及與存在主義的深入連結

1939年,他出版第一本書《心理輔導的藝術》(The Art of Counseling),內容以1937年與1938年兩場研討會中針對學生工作者為對象的講座為基礎,不僅提及其從事心理諮商的工作經驗,並關注如同理心、宗教、人格問題與心理健康等相關主題。1940年,他出版第二本書《創造性生活之泉源:人性與上帝的研究》(The Springs of Creative Living: A Study of Human Nature and God);他在書中不僅批判佛洛伊德與阿德勒的理論,並提出自己對於人格的一套看法。

1941年,羅洛‧梅進入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攻讀臨床心理學博士。在他攻讀博士期間,他除了在紐約市立學院(City College of New York)擔任心理輔導員,亦進入威廉‧艾倫森‧懷特研究所(William Alanson White Institute)研究精神分析,與時任該研究所基金會的主席暨新佛洛伊德學派的美國心理學家蘇利文(Harry Stack Sullivan)結識。後來因確診罹患肺結核,他便於1943至1944年住進紐約州北部的薩拉納克湖(Saranac Lake)畔的卓魯度療養院(Trudeau Sanatorium)接受治療並養病。這場讓他瀕臨死亡的生死大戰,雖然讓他心情一度相當抑鬱,然而,在養病期間,他閱讀齊克果的著作,對其思想產生深刻的影響:包括對疾病的性質有所頓悟,意即疾病利用的是病人孱弱無助的消極態度,而與病魔奮力對抗者,往往較易存活下來;此外,他亦從中學會傾聽自己身體內部的聲音,並體認到無論所罹患的是生理或心理疾病,病人在治療過程中,都必須積極參與。接受心理治療的當事人,若想恢復健康,便要與自己的心理障礙對抗;他將此稱為「存在的抗爭」。

1946年,大病初癒的他開始私人執業;兩年後(1948年),他在威廉‧艾倫森‧懷特研究所開始從事教學工作,與另一位新佛洛伊德學派的心理學家佛洛姆(Erich Fromm)亦有深交。隔年(1949年),在他滿40歲時,終於獲得博士學位。他的博士論文探討焦慮的本質,於1950年改寫成《焦慮的意義》(The Meaning of Anxiety)一書並出版。1953年,他出版《人的自我追尋》(Man’s Search for Himself)一書,書中以人格為核心,探討個人自我的喪失與重建,並分析造成西方人內在心理困境的社會與心理根源。

事業工作蒸蒸日上:持續出書、大力引介並推動存在主義療法至美國、與元配離婚、《愛與意志》出版與獲獎

五年後(1958年),他擔任威廉‧艾倫森‧懷特研究所所長,並與奧地利心理學家安捷爾(Ernest Angel)及加拿大心理學家艾倫伯格(Henri Ellenberger)共同發表《存在:精神醫學與心理學的新面向》(Existence: A New Dimension in Psychiatry and Psychology)一書,不僅將存在主義心理治療的相關概念引介至美國,亦大力推動存在主義運動在美國的發展。

隔年(1959年),他在工作事業發展上更上一層樓:不僅持續在威廉艾倫森懷特研究所擔任督導並訓練分析師,亦至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藝術與科學學院擔任心理學副教授一職。同年,他與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Abraham Maslow)、奧爾波特(Gordon Allport)與羅傑斯(Carl Rogers)等人一同參與一場以存在心理學為主題的研討會。兩年後(1961年),他將上述研討會的論文加以編輯,並出版《存在心理學》(Existential Psychology)一書,書中收錄他在該研討會上所發表的兩篇論文。

1967年,他出版《心理學與人類困境》(Psychology and the Human Dilemma)一書,集結其1951至1965年於雜誌上發表的文章,主要表達他對人類所面臨到的困境,包括焦慮、自由、人性與心理治療等議題的看法。此外,同一年由加拿大廣播公司出版的《存在心理治療》一書,則是他在該廣播公司系列節目《觀念》中的六集談話內容,簡要陳述對存在心理治療議題的想法。

1968年,他與元配德佛里斯離婚,結束了為期三十年的首段婚姻生活。隔年(1969年),他出版《愛與意志》(Love and Will)一書,不僅反映出其自身在愛與親密關係中的掙扎,亦闡述西方社會對性與婚姻關係價值的質疑;他亦因此書,於1970年榮獲美國愛默生人文獎(Phi Beta Kappa’s Ralph Waldo Emerson Award)。

職涯的極盛頂峰與人生謝幕:梅開二度與三度、持續出書與獲獎、心臟衰竭家中病逝

1971年,他榮獲美國心理學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頒發的臨床心理學科學與專業傑出貢獻獎(Distinguished Contribution to Science and Profession of Clinical Psychology award)。同一年,他梅開二度,與第二任妻子肖爾(Ingrid Scholl)結婚;然而,這段婚姻維持時間並不長,兩人於1975年離婚。

1972年,他出版《權力與無知》(Power and Innocence)一書,書中由價值的渴求、瘋狂、語言、無能、權力與愛、存在的力量、侵略、戰爭中的狂喜、毀滅與創生的暴力等主題開始談起,並提及文明需要反叛者,為讀者抽絲剝繭地分析並探索暴力的來源與本質;同一年,他亦因此書,榮獲紐約臨床心理學家協會(New York Society of Clinical Psychologists)授予金恩博士獎(Dr. Martin Luther King, Jr. Award)。

1975年,他決定離開紐約移居加州,同時出版《創造的勇氣》(The Courage to Create)一書,並於書中指出:人們可以透過恐懼的試煉,邁向一個充分實現的自我;創造的勇氣則是實踐自我的原動力。書中不僅探索「創造力」的各種問題,並精確地分析「創造的過程」。1981年,他出版《自由與命運》(Freedom and Destiny)一書;他在書中不僅幫助讀者深刻思考自由與命運彼此之間交錯依存的關係,亦探究內在的人格自由,讓人類意識到自身獨一無二的特質。

1987年,由於他在心理學領域的職業生涯表現傑出且成績斐然,榮獲美國心理學基金會頒發的金質獎章(American Psychological Foundation Gold Medal Award)。隔年(1988年),他與第三任妻子米勒‧強森(Georgia Lee Miller Johnson)結婚。1991年,他出版《哭喊神話》(The Cry for Myth)一書,在書中不僅指出人類需要神話的根本原因,並關心持續出現在當代心理治療中的故事,以說明神話如何能成為重新了解自己的工具;透過創造、關愛與挑戰來賦予生命的意義,促使人們盤點自己的過去,並思考生命的意義。1994年10月22日,他因心臟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於美國加州蒂伯龍(Tiburon)家中病逝,享壽85歲。

主要理論與貢獻

羅洛‧梅的存在心理學(existential psychology)並非原始意義的存在主義,而是一種對於加強自我治療能提供支持者的存在主義,意即能在現代人面臨生活困境與焦慮時,提供支持與指導。他的理論主要受到田立克等人的美國神學存在主義影響,並與自身的心理治療實務工作經驗加以結合後提出。以下簡單說明他的重要治療理論與概念:

人存在於世界上的三種方式

  1. 人與環境的世界(Unwelt):即自然的世界,包括人類的生理需求、本能與內在驅力,有規律且不斷循環,像是入睡與醒來、生老病死等;羅洛梅借用存在主義的術語,將此稱為「被拋入的世界」(thrown world),意指人們生存在這個世界,必然受自然規律所制約,且毫無選擇餘地;因此,人們必須努力處理好與這個世界的關係,即學會適應環境。
  2. 人與他人的世界(Mitwelt):即人際關係的世界,個體彼此間會相互影響,而個人之間不同的關係層次仰賴於個體所做出的選擇與採取的行動;在此世界中,人類不僅要適應環境,還要能與他人建立創造性的關係,進行社會整合。
  3. 人與自我的世界(Eigenwelt):由個人與自我的關係所組成,以自我歸屬與自我意識為前提,意即個人對自己有足夠的了解與認識,並將其作為觀察他人的基礎。這不僅能讓個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並揭開人的內心世界,進而理解周圍世界對自己的意義為何。

羅洛‧梅認為,上述三種方式為相互聯繫且同時存在,無法只重視其中一種或兩種;若忽視其他的生活方式,便會使人的存在受到嚴重破壞,形成不健全的人格。後續有兩位存在主義分析師賓斯旺格(Ludwig Binswanger)與德爾岑(Emmy van Deurzen)將其概念加以擴展,並新增第四種方式Überwelt,是個人期待的理想世界,亦代表個人與靈性或宗教價值觀的關係,以強調人類對世界產生之信念的重要性。

存在的六大特徵

  1. 自我核心(centeredness):羅洛‧梅主張,存在便是保持自我核心,亦即個人不同於他人的存在,有著獨一無二的特性;而自我便是處於此種存在的核心。個人的整體性與認同感與其他的存在是全然分離的。羅洛‧梅認為,心理健康的基本條件,便是接受自己的獨特性。心理諮商或心理治療的作用,便是協助當事人認識自我核心,並成為真正的自我。個人的自我核心會發生變化;此時,個人應產生勇氣,將自己視為獨立於周遭世界的單獨核心,並以此肯定自己。
  2. 自我肯定(self-affirmation):又被稱為「成為自我的勇氣」(the courage to be oneself),指個人保存其自我核心的勇氣,意即個人有勇氣在自我選擇的過程中實現自己的價值。羅洛‧梅認為,勇氣是一切美德的基礎;有勇氣的個人,才能確立並實現其自我。
  3. 參與(participation):個人雖然要保持自我的存在與獨立性,但若無任何參與,其自我亦不復存在。羅洛‧梅認為,參與和獨立兩者必須得到適當配合;過分的獨立與分享均非正常表現。參與的作用在於將個人的存在感進行整合,以恢復自我各部分之間的正常關係,以及自我與世界的關係。
  4. 覺知(awareness):是指個人對自我核心的主觀認識,意即個人的身體與外界具體事物接觸時的直接感受,亦是一種最初級的經驗形式。個人透過覺知作為媒介,以形成其自我意識。
  5. 自我意識(self-consciousness):是指個人領悟自我的一種獨特能力,為人類最顯著的特點。由於人類擁有自我意識,才能憑藉抽象的語言與符號系統,總結並運用過去的歷史經驗,形成人類獨特的自我世界。羅洛‧梅指出:自我意識雖然使人類獲得許多可能性,但亦給人帶來許多煩惱,使人們陷於兩難困境中;例如,個人雖然能自由選擇,進行抽象思考、表達與創造,卻又面對有限的自我存在與終將一死的殘酷現實,因而導致人類獨有的痛苦體驗,意即焦慮的產生。
  6. 焦慮(anxiety):是指人的存在面臨威脅時產生的一種痛苦性情緒體驗;威脅指的是危及性命的疾病、天災人禍與死亡,亦可指與生命同等重要的精神信念與理想價值。當個人意識到存在受到威脅時,焦慮便會產生;因此,焦慮亦可說是個體對自己存在的失去所產生的擔憂心態。

上述六大特徵中,前四種是所有生物均有的特點,後兩種為人類所獨有。

對焦慮的看法

焦慮的四大特點

  1. 焦慮是對於存在受到威脅時所產生的反應:存在受到威脅的狀況,包括因疾病、事故等影響到生命延續與否,或是與生命同等重要意義的價值象徵和信念;像是完成特定角色的能力(成為人母、養家活口等)、個人職業、名譽地位、愛國主義、商業安全、家庭/社會/宗教/政治結構等。
  2. 焦慮是對於人的基本價值受到威脅時所產生的反應:羅洛‧梅認為,個人的價值觀是生存於世界的基礎核心;若個人的生存價值觀受到威脅或挑戰,則焦慮必然會產生。
  3. 焦慮是對死亡的恐懼:人若從存在狀態進入非存在狀態,意味著失去自我與世界;因此人類對死亡的恐懼便成為人類產生焦慮的重要特點之一。羅洛‧梅在心理諮商與治療實務工作中發現:焦慮屬於主觀性經驗且無明確對象,卻會直接重創個人的心理結構基礎;相對地,恐懼則未直接威脅人的基本價值與存在基礎,對象較為明確。因此,治療者在心理治療過程中,要協助當事人發現焦慮的起源,並將焦慮的防衛作用轉變成具建設性者。
  4. 焦慮是對內部衝突的反應:當個體試圖實現其潛能或可能性時,往往面臨前進與倒退的兩難情境;因此,羅洛‧梅認為,無論個體選擇前進或倒退,均會引起心理衝突,焦慮便由此產生。


人類焦慮的兩大類型

  1. 正常焦慮(normal anxiety):個人在成長過程中經常會挑戰意義結構,即人的存在核心,並想要擴展自己的意識,這種成長過程中的焦慮因而被引發,亦是正常與健康的;因此,羅洛‧梅主張,應將此種正常焦慮視為個人成長過程的一部分,且不應將其從個人經驗中排除。
  2. 神經質焦慮(neurotic anxiety):羅洛‧梅指出,當個人出現成長危機,並威脅其價值觀,使其無法面對正常焦慮時,神經質焦慮便由此出現。個人逃避正常焦慮的企圖,反而導致神經質焦慮的發生;心理治療所要處理的,便是將此種焦慮轉化成正常焦慮。

羅洛‧梅的主要貢獻,在於其發表的作品不僅導致存在心理學與存在心理治療法在美國得以迅速流傳,並使其成為美國存在心理學與存在現象學兩大領域最具影響力的代表人物之一。

結語與人物點評

雖然羅洛‧梅早期家庭成長環境不佳,使其日後兩度遭受婚姻失敗的痛苦;然而,這卻啟發他對心理學與心理諮商領域的興趣,使他日後進入此領域後如魚得水。撰寫博士論文時,面對罹患肺結核的生死關卡,不僅未將他擊倒,反而讓他「風雨生信心」;最後不僅戰勝病魔,也讓他更加確立走向存在主義取向的治療觀點。儘管他的理論遭受許多批判,如過度混雜、理論界定不夠清晰明確、反理性傾向、宗教色彩過濃等,然而,他將自身的人生體驗與心理治療實務結合,開創屬於自己的一套存在心理學理論,並與當時正在興起的人本主義心理學運動加以連結,使他的理論亦風靡一時。此外,他不僅相當重視心理治療的成效,並為心理治療建構一套新的理論基礎,這些貢獻都是不可被抹滅且影響深遠的!

參考資料

楊韶剛(2000)。尋找存在的真諦:羅洛‧梅的存在主義心理學。貓頭鷹。
Corey, G.(2016)。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修慧蘭、 鄭玄藏、余振民、王淳弘譯,四版)。雙葉書廊。(原著出版於2016年)
Crowley, G. H. (2023, April 13). May, Rollo Reece. The Scribner Encyclopedia of American Lives. https://www.encyclopedia.com/humanities/encyclopedias-almanacs-transcripts-and-maps/may-rollo-reece
Hoffman, E. (2020, March). About Rollo May. Rollo May – Life & Work Website. https://www.rollomay.net/about-rollo-may/
May, R.(2019)。愛與意志:羅洛.梅經典(彭仁郁譯,三版)。立緒文化。(原著出版於1969年)
Pace, E. (1994, October 24). Dr. Rollo May is dead at 85; was innovator in psychology. The New York Times. https://www.nytimes.com/1994/10/24/obituaries/dr-rollo-may-is-dead-at-85-was-innovator-in-psychology.html
Pearson, R. (1994, October 25). Rollo May dies at age 85. The Washington Post.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archive/local/1994/10/25/rollo-may-dies-at-age-85/61b57fb3-0ab9-4ed7-b5c4-af1cfa08406f/
Ralph Waldo Emerson Award. (2022, February 3). In Wikipedi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Ralph_Waldo_Emerson_Award
Rollo May. (2023, February 2). In Wikipedi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Rollo_May
Sharf, R. S.(2013)。諮商與心理治療(馬長齡、羅幼瓊、葉怡寧、林延叡譯,二版)。心理出版社。(原著出版於2013年)

你也許會喜歡…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