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的獨處能力與情感表達及自我了解究竟有何關聯?母親與孩童的互動相處模式,對於個人未來的發展歷程,究竟會帶來什麼影響?這就是我們今天要介紹的心理諮商人物溫尼考特(Donald Winnicott),他在其理論與實務工作中會探討的其中兩項主題。
生平
家庭背景:成長環境良好,卻有桀傲不馴的個性
溫尼考特出生於1896年4月7日英國德文郡(Devon)的普利茅斯(Plymouth)(所以今日亦為他的冥誕),其家族信奉衛理公會(Methodism)教派〔原隸屬於英國國教派,1738年由英國人約翰·衛斯理(John Wesley)與其弟查理·衛斯理(Charles Wesley)於倫敦創立;其前身英國循道會(Methodist Church of Great Britain),在約翰·衛斯理過世後成為一支獨立教派〕。他的父親菲德列克(John Frederick Winnicott)不僅與哥哥理查(Richard Weeks Winnicott)一同經營五金器具批發零售生意,亦曾與哥哥先後擔任兩屆普利茅斯市長,於1924年獲頒爵士爵位。他的母親瑪莎(Elizabeth Martha Woods)扮演丈夫事業的背後推手,有憂鬱傾向。溫尼考特在家中排行老么,上有兩位姊姊:大姊菲歐蕾(Violet)大溫尼考特6歲,二姊凱斯琳(Kathleen)大溫尼考特5歲;兩人終身未婚,與父母相依為命。
童年時期,溫尼考特在家中備受寵愛,家庭關係良好。3歲時,他們全家搬至洛克莊(Rockville),新家環境偌大寬敞。然而,幼年時期便有著叛逆因子的溫尼考特,曾在3歲時將一個被父親取笑的洋娃娃砸爛;9歲時,他曾看著鏡中的自己,認定自己太乖(too nice),在學校開始表現不佳且成績直直落,亦失去回憶夢的能力;12歲時因為結交損友,父親便決定將他送至寄宿學校就讀。由其童年生活中種種關於女性的記載,可以推斷出:這些行為可能是為了吸引父親的注意,以擺脫阻礙其發展的乖巧(niceness);而他與父親日後因職涯上的選擇、婚姻結束的決定以及金錢上的爭執,使兩人關係愈走愈遠。
求學歷程:積極參與校內活動、入伍擔任醫官、與精神分析的初次相遇
1910年,當溫尼考特14歲時,他進入位於劍橋的萊斯中學(Leys School)就讀;這間學校便是英國小說家詹姆斯.希爾頓(James Hilton)的小說《萬世師表》(Goodbye, Mr. Chips)中所描述的學校。儘管日子過得不算開心,但他仍積極參與校內活動:包括橄欖球、壁球、網球、田徑隊等運動項目,並參加公開辯論演說、撰寫短篇故事、於音樂會上演奏鋼琴、合唱團、童軍團等;他在童軍團服務時,對於兒童的外顯行為與能力便頗感興趣。
1914年,他進入劍橋大學耶穌學院(Jesus College, Cambridge)就讀,成為醫學院預科學生,並主修生物學三年;1917年,因第一次世界大戰逼近,他被迫入伍,因此被編入皇家海軍,成為外科實習生,並於皇家海軍艦金星號(HMS Lucifer)上擔任醫官。同年(1917年)秋天,他進入聖巴瑟洛繆醫院附設醫學院(St. Bartholomew’s Hospital Medical College)修習醫學,在校內圖書館查閱回復記憶的相關書籍時,卻無意間讀到精神分析創始者佛洛伊德所著《夢的解析》一書;這項無心插柳的舉動,使精神分析日後成為其生涯工作的重點。
初入職場:從小兒科醫師華麗轉身投入精神分析領域、與藝術家的第一段婚姻、轉向克萊恩陣營
1920年,他從醫學院畢業後,跟隨弗雷什教授(Professor Francis Fraser)擔任住院醫師;同一年,他除了成為皇家外科學院(Member of the Royal College of Surgeons,簡稱MRCS)的一員之外,亦取得皇家內科學院的執照(Licentiate of the Royal College of Physicians,簡稱LRCP);此時,他已具備小兒科醫師的資格,因而得以在英國執業。兩年後(1922年),他成為皇家內科學院正式成員(Member of the Royal College of Physicians,簡稱MRCP)。1923年,他接受兩間兒童醫院〔即女王兒童醫院(Queen’s Hospital for Children)與帕丁頓綠地兒童醫院(Paddington Green Children’s Hospital)〕的聘書,其中帕丁頓綠地兒童醫院的工作氣氛,讓溫尼考特得以滋養對兒童心理領域的濃厚興趣。
1923年對溫尼考特而言,還有一件人生大事:在7月7日,他與同樣從劍橋大學畢業的藝術家泰勒(Alice Taylor)在位於英國南方的薩里特區佛蘭斯漢鎮(Frensham Surrey)結婚;除了開始兒童醫學私人執業的工作之外,他每日還接受英國精神分析學家史崔齊(James Strachey)的精神分析,並深入鑽研兒童心理學。1925年,溫尼考特的母親瑪莎因心臟病病逝。1927年,他成為英國精神分析學會(British Psycho-Analytical Society)附屬研究中心的首批候選人之一;六年後(1933年),溫尼考特與史崔齊的分析宣告結束。隔年(1934年),溫尼考特除了取得成人分析師資格之外,在學術與實務工作上的擁護立場亦有所轉換:當年,英國精神分析學家克萊恩(Melanie Klein)於瑞士舉辦的國際精神分析學會大會上發表一篇論文,標題為〈論躁鬱狀態的心理成因〉(A Contribution to the Genesis of Manic-Depressive States);溫尼考特受到這篇論文的影響,轉為支持克萊恩一方,這也成為其轉向客體關係理論之始。
1935年,溫尼考特從英國精神分析學會附屬研究中心結業,並順利取得兒童分析師認證;此外,他亦開始分析克萊恩的兒子艾瑞克(Eric),並在兒童實務工作上接受克萊恩的督導;同一年,他發表〈躁狂防衛〉(The Manic Defence)一文,使他順利成為英國精神分析學會的會員。
事業穩定期與婚姻身心狀態的變動:論文作品的豐富多產、首段婚姻離婚收場與梅開二度、身體狀況不穩、與克萊恩決裂
1936年,在克萊恩的引介下,溫尼考特接受另一位精神分析師瑞菲耶(Joan Riviere)的精神分析;五年後(1941年),兩人結束分析。同一年,溫尼考特與社工師克萊兒(Clare Britton)初次見面,並一同在牛津郡為避難孩童工作;隨著兩人工作上的緊密接觸,彼此之間的情愫日益增長。
溫尼考特與第一任妻子泰勒雖有興趣喜好上的共同點,即均喜愛音樂;兩人甚至會一同吹奏直笛,彼此間亦鮮少發生爭執。然而,泰勒在實驗室工作時,曾不慎撞傷頭部,導致她經常於日間處於做夢打盹狀態,或無故陷於沉思狀態中,亦不太在意個人衛生;凡此種種,均埋下日後兩人婚姻觸礁的地雷火種。
另一個地雷火種,則是前述提及的社工師克萊兒:1944年,溫尼考特與克萊兒的婚外情開始白熱化;但溫尼考特此時尚未決定與泰勒離婚。
自1945年起,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溫尼考特陸續發表八篇論文,前所未有地展現其作品的多產;這八篇論文的標題分別為:
- 〈原初的情緒發展〉(Primitive Emotional Development,1945年11月)
- 〈反移情裡的恨〉(Hate in the Countertransference,1947年2月5日)
- 〈關於母親用以對抗憂鬱的組織性防衛所進行的修復〉(Reparation in Respect of Mother’s Organized Defence against Depression,1948年1月7日)
- 兒科醫學與精神醫學(Paediatics and Psychiatry,1948年1月28日)
- 分娩記憶、分娩創傷與焦慮(Birth Memories, Birth Trauma and Anxiety,1949年5月18日)
- 心智與心—身之關係(Mind and its Relation to Psyche-Soma,1949年12月14日)
- 攻擊與情緒發展之關聯性(Aggression in Relation to Emotional Development,1950年)
- 過渡客體與過渡現象(Transitional Objects and Transitional Phenomena,1951年)
1947年春天,溫尼考特首次心臟病發作,但並未影響其論文的創作。1948年12月31日,溫尼考特的父親過世,這讓溫尼考特開始思考與泰勒的婚姻是否該繼續維持下去。隔年(1949年)2月11日,溫尼考特二度心臟病發,並引發冠狀動脈栓塞;當年十月,他的冠狀動脈再次出狀況後不久,便與泰勒分居,並搬離漢普斯德(Hampstead)。
1950年7月,由溫尼考特負責治療的某位藥物成癮病人自殺;這件事表面上雖未對溫尼考特的日常工作與生活造成太大影響,但一個多月後的8月30日,溫尼考特的動脈栓塞問題再次發作,身心亦因此飽受折騰。1951年12月28日,溫尼考特與第一任妻子離婚後不久,終於下定決心,與克萊兒結婚;此時,克萊兒的地位才正式由小三扶正成為正宮。
溫尼考特原本打算將1951年所發表的〈過渡客體與過渡現象〉一文,收錄至某本向克萊恩致敬的書中;但他最終於1956年選擇以書信清楚表達自身立場,與克萊恩正式分道揚鑣。
工作事業蒸蒸日上,身體卻日漸衰敗:持續出版作品、電台錄製談話節目、紐約染上流感住院治療、人生的謝幕
1950年代中期,溫尼考特出版三本論文集,包括1957年的《兒童與家庭》(The Child and the Family)、《兒童與外在世界》(The Child and the Outside World),以及《論文集:從兒科醫學至精神分析》(Collected Papers: Through Paediatics and Psychoanalysis);其中前兩本書之後合併成另一本書《給媽媽的貼心書:孩子、家庭和外面的世界》(The Child, the Family and the Outside World)。這些論文集以及他在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錄製的談話節目,使其豐富的見識以不同層次觸及廣大的讀者與聽眾。
1956至1959年,溫尼考特擔任英國學會(British Society)主席,工作量不斷增加:他不僅頻繁地四處演講與出版著作,使其在專業領域的工作更加深化之外,在之後的十年,來自世界各地不同分析團體的演說邀約,更是源源不絕。1961年,溫尼考特出版《成熟的過程與有利的環境》(The Maturational Processes and the Facilitating Environment)一書;他在此書〈獨處的能力〉(The Capacity to be Alone)一文中指出:獨處的能力關係到個人是否能接觸並表達內在真實的情感,且與自我發現及自我了解相關。溫尼考特一生共出版20餘本著作與無數篇論文,產量頗豐。
1968年11月22日,溫尼考特接受紐約精神分析學會邀請,至美國紐約發表〈客體的使用〉(The Use of an Object)一文;隨後卻不幸染上香港流感(Hong Kong Flu),導致心臟衰竭、肺炎與肺部積水,被送至萊諾克斯山醫院(Lenox Hill Hospital)加護病房住了一個多月才出院,返回英國倫敦。他在生命最後兩年,仍試圖支撐著病體,持續寫作與諮詢工作;雖然齒危髮禿,心智依舊強健且思路清晰。1971年1月22日,他在家中半夜如廁時倒下猝死,享壽74歲。
主要概念與貢獻
溫尼考特終其一生雖未提出一套系統性理論,但美國身心科醫師巴卡爾(Howard Bacal)與紐曼(Kenneth M. Newman)在1990年出版的《客體關係理論:通往自體心理學之橋》(Theories of Object Relations: Bridges to Self Psychology)一書中指出:其理念可能是繼佛洛伊德之後,在精神分析師與心理治療師臨床工作領域常見議題中最具影響力者。他在實務工作中,常直接觀察孩童與母親的關係,並提出過渡客體、夠好的母親、真我與假我等概念,對於個人幼年與母親之依附關係的重要性,以及成年後所造成的影響,在實務工作上助益甚大。以下簡要說明他在客體關係理論中所提出的幾項重要概念。
過渡客體(transitional object):為一種理解嬰兒需求與母性奉獻之間重疊處的方式;母性奉獻是由母親透過提供外在客體(例如一條軟被或絨毛玩具等)或某項舉動(像是在嬰兒睡前唱一段兒歌或其他的睡前儀式)所呈現。溫尼考特認為:過渡客體是一種轉移方式,但並非像嬰兒幻想一樣能控制外在世界,亦非如真實世界的母親一樣無法掌控;因此,幼兒對客體的依附,可協助個人從以自我為中心的主觀世界中,逐漸開始知覺到自己只是外在世界的芸芸眾生之一。
夠好的母親(good-enough mother):溫尼考特在《成熟的過程與有利的環境》(The Maturational Processes and the Facilitating Environment)一書中,以夠好(good-enogh)一詞,來形容一位母親在嬰兒成長過程的早期,能恰到好處地完全滿足個體的需求,並適時協助其獨立。由於嬰兒在成長過程中,需學習如何包容與忍受挫折的發生,因此,個體需要的是一位夠好的母親,而非完美的母親。若母親過於自我中心或是對待嬰兒太冷漠,對其行為完全不理不睬、視而不見則夠好的母親便無法產生個體的真我亦無法發展出來。
真我(true self)與假我(false self):真我一詞源於榮格(Carl Jung)的人格面具(persona),它提供自發與真實感(feeling of spontaneity and realness),以明確區辨孩童與母親之間的界線;假我則發生在個體發展早期缺乏夠好的母親時。當嬰兒以假我反應時,他們無法適時與母親分離並理所當然地順從母親的期待;他們無法「長出自己」,而是全然接受母親的自我。溫尼考特認為:針對成年病人進行精神分析時所發現的種種問題,大多起源於母親未提供適當照顧所發展出的假我。
在治療目標方面,溫尼考特主張:在治療過程中,治療者要協助病人透過合理健康的方式,去感受自己是關注的焦點,以處理假我議題,進而修復早期親子關係的缺陷。
人物點評與結語
溫尼考特天生反骨的個性,使其思想上不輕易順從權威;然而,在他這種桀傲不馴的個性當中,又帶著些許批判與創新,這或許便是他作品源源不絕產出的關鍵所在,亦讓他與克萊恩分道揚鑣後,仍能在客體關係理論的領域中持續發光發熱,提出許多獨一無二的見解。他一生中的各種不完美,反倒讓他長出更多的創意、勇氣與智慧,成為一位原創性思想家暨詩人;這種另類成就,或許是許多人難以望其項背的!
參考資料
Bacal, H. A., & Newman, K. M. (Eds.). (1990). Theories of object relations: Bridges to self psycholog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Greenberg, J. R., & Mitchell, S. A. (1983). Object relations in psychoanalytic theor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Winnicott, D. W. (1965). The maturational processes and the facilitating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Press.
Rodman, F. R.(2010)。溫尼考特這個人(吳建芝、簡意玲、劉書岑譯)。心靈工坊(原著出版於2003年)
Sharf, R. S.(2013)。諮商與心理治療(馬長齡、羅幼瓊、葉怡寧、林延叡譯,二版)。心理出版社。(原著出版於2013年)
St. Clair, M. (2004). Object relations and self psychology: An introduction (4th ed.). Wadsworth.
Storr, A.(2020)。孤獨,是一種能力:面對真實自我、探索孤獨心理的當代經典(張嚶嚶譯)。漫遊者文化。(原著出版於198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