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金納:行為主義的最佳代言人與操作制約的創始者

by Jian De
0 留言

「動物行為是環境的產物」,這句話若出自科學家之口,相信多數人都不會有太多意見;然而,若這位科學家緊接著推論出「人類行為也是環境的產物」,相信便會有不少人提出質疑,甚至招來抗議。究竟人類與動物是否一樣?而人類的自由意志是否只是一種幻象?這便是我們今天要介紹的心理學人物史金納(Burrhus Frederic Skinner)在他畢生研究中探討的其中兩項重要主題。

▲行為學派心理學家史金納。【照片來源:Harvard University Brain Tour

生平

1904年3月20日,史金納出生於美國賓州的薩斯奎漢納(Susquehanna)(所以今日是他的冥誕),家境相當不錯:父親威廉(William Skinner)是一位律師,個性和善,卻常受制於妻子;母親葛蕾絲(Grace Burrhus)婚前曾在鐵路廠擔任機械主管秘書,婚後除了家管,亦從事社區服務,擔任許多地方上組織團體的領導者,常以社會規範的力量教導小孩;弟弟愛德華(Edward Skinner)小他兩歲,個性較史金納外向且多才多藝,16歲時卻因心臟病突發,不幸在家中過世。史金納受父母親個性、喜好與教養方式的影響,長大後不僅易受多愁善感的愛情驅使,約會對象大多與母親的類型一致,且特別偏愛德國作曲家華格納(Richard Wagner)的樂曲。

史金納自幼年起便相當喜愛讀書,並對於動物行為相當感興趣;此外,他亦喜歡親自動手製作物品,也有隨手觀察記錄的習慣。受到學校老師葛蕾芙斯(Mary Graves)的鼓勵與影響,激發史金納的好奇心,他開始自行從書本與大自然中尋求問題的解答;此種智能上的獨立是影響他日後成為科學家的關鍵。

中學第一名畢業後,史金納經由中學校長推薦,進入紐約的漢米爾頓學院(Hamilton College)就讀;他在該校主修文學,並夢想成為一位作家。畢業後,史金納在與父母同住的一年半期間,曾嘗試撰寫小說,但並未有具體成果,他後來將這段時期稱為「黑暗之年」(Dark Year)。儘管著名詩人佛洛斯特(Robert Frost)曾在史金納大學畢業前夕寫信鼓勵他繼續創作,但史金納寫作時思緒混亂,讓小說作品無法順利產出,加上父母對他從事寫作始終抱持反對態度,最後便決定放棄寫作一途。某日,史金納偶然閱讀心理學家華生(John Watson)的著作《行為主義》(Behaviorism),使他決定進入心理學研究領域學習深造。

1928年,史金納順利申請進入哈佛大學研究所,攻讀心理學與生理學。就讀哈佛大學期間,同為所上研究生的凱勒(Fred Keller)說服史金納相信自己能從行為研究創造出一種科學,並獲得心理學博士的學位;這讓史金納開始以實驗室實驗的方法進行動物行為的相關研究工作,進而設計出日後史金納箱(Skinner box)的原型。

1930年,史金納取得哈佛大學碩士學位;隔年(1931年),他獲得博士學位,並續留哈佛大學從事研究工作。1936年,他赴明尼蘇達大學(University of Minnesota)任教,擔任該校心理系副教授。隔年(1937年),他與伊凡妮‧布魯(Yvonne Blue)結婚;兩人婚後育有兩女,分別名叫朱莉(Julie)與黛博拉(Deborah)。

二次大戰期間,史金納曾參與美軍秘密作戰計畫〔即白鴿計畫(Project Pigeon)〕,這使得他有機會將操作制約(operant conditioning)理論應用於改善飛彈導向的武器系統中。1945年,他轉往印第安納大學(Indiana University)擔任心理學系主任。1947年,史金納返回哈佛大學擔任心理學家詹姆士(William James)講座的教授,隔年(1948年)正式成為該校教授。同年,他出版第一部小說《桃源二村》(Walden Two),書中描述在一個虛構的烏托邦式社區「桃源二村」中,人們的行為均受到積極正向強化,每個人均活在一個祥和、有秩序且安定的社會環境,堪稱社會行為控制的範例。1953年,史金納出版《科學與人類行為》(Science and Human Behavior)一書,試圖從理論角度深入分析個人社會行為控制的必要性與可能性。1971年,他又出版另一部小說《超越自由與尊嚴》(Beyond Freedom and Dignity),主張社會必須進行徹底變革,以讓人類繼續存活下去。

史金納於1974年從哈佛大學退休後,每天仍然步行兩英里到他在校內威廉詹姆斯大廳(William James Hall)的辦公室進行講課、指導研究生研究、撰文與實驗等工作。1989年,他被醫師確診罹患白血病後,仍於工作與研究上孜孜不倦、戮力以赴;甚至在過世前一天(1990年8月17日)晚上,他仍為《美國心理學家》雜誌撰文,原文標題為〈Can Psychology Become a Scientific Subject?〉(中譯:心理學能成為一門科學學科嗎?),為其思想辯護。隔日(1990年8月18日),史金納於美國麻州劍橋市(Cambridge)的奧本山醫院(Mount Auburn Hospital)因白血病引起的併發症病逝,享壽86歲。

主要理論與貢獻

史金納是心理學中行為主義的代言者,他積極倡導基進行為主義(radical behaviorism),亦為決定論者(determinist)與唯物論(materialism)中的一元論(monism)者;簡言之,他主張心理學研究應聚焦於可觀察測量的外顯行為,強調環境因素對行為的影響,不相信人類有選擇的自由,並否認精神作用的存在。以下針對史金納主要的學說理論作簡要說明。

1.對心身關係問題(mind-body problem)的解釋:心身關係問題是指關於支配外在行為表現的原因究竟是身體本身或精神作用的爭論;史金納否定精神作用的存在,並認為人類的活動受自然法則支配;因此,他主張心理學可對個體行為進行預測與控制。

2.建構操作制約的學習理論

操作制約(operant conditioning)又稱為工具制約(instrumental conditioning),為巴夫洛夫(Ivan Petrovich Pavlov)古典制約(classical conditionong)的「進化版」,意指藉由行為後果來影響個人的行為表現:若行為所帶來的環境改變被增強(意即環境的改變給予個人某種回報,或消除某種討厭的事物),則此行為再次出現的機率便會增加;相反地,若環境未提供增強(reinforcement,意即在環境中影響個人產生外在反應的任何事物),則該行為再次發生的機率將會降低。

以下來談幾項操作制約主要的基本原理:

(1)正增強(positive reinforcement):意即個人表現的行為會導致正向事件發生;若正向事件接續出現在某種行為之後,導致該行為出現的頻率增加,則此正向事件便成為正增強物(positive reinforcer)。例如:小孩在學校考試得高分受父母稱讚,若父母的稱讚對小孩而言具有價值,則受稱讚的小孩便可能在未來繼續用功念書;然而,若小孩不在意父母給予的獎勵,則該獎勵便無法作為增強物。

(2)負增強(negative reinforcement):意即個人的外在行為表現,是為了逃離或避免某種不愉快的事物或情境。例如:自己不喜歡被鬧鐘吵醒,因此訓練自己在鬧鐘響之前起床。

(3)削弱(extinction):意指不給予或取消某個增強物,以終止個人某種行為反應。例如:忽視孩子哭鬧、工作不給予報酬,或是某人跟你說話時,你不回應他。使用此方式可能帶來不好的副作用,像是引發憤怒的負面情緒或攻擊行為等不良表現。

(4)處罰(punishment):又稱嫌惡控制(aversive control),意指某種行為的後果會減少該行為發生的機率。美國南佛羅里達大學兒童與家庭研究系教授米騰伯格(Raymond Miltenberger)在《行為改變技術:原理與程序》(原文書名:Behavior Modification: Principles and Procedures)一書中指出,會對行為產生效果的處罰有二,分述如下。
①積極處罰(positive punishment):意指在某行為出現後給予嫌惡刺激(aversive stimulus,即討厭的事物),以讓該行為減少出現。例如:若學生上課發問被教授當場打臉,以後發問的次數便會減少。
②消極處罰(negative punishment):意指在某行為出現後移除增強物(即剝奪所喜好的事物),目的同樣是讓該行為減少出現。例如:每當你去上網追劇時,你的另一半便對你不理不睬,日後你去追劇的時間便會減少。

上述這些操作原理當中,有一項重要機制在其中扮演相當關鍵的角色,也就是後效強化(contingent reinforcement),亦即個體自發性反應之後的強化,將會增強其反應。

人物點評與結語

雖然史金納的學說一度招致學界諸多非議與批評,甚至比精神分析的創始者佛洛伊德更具爭議;然而,其操作制約理論應用於教育、心理學、心理治療、身心醫學與社工領域上貢獻卓著,除了協助學校老師改善學生的不良行為,後續並引發了1970年代行為治療的興起,對恐懼症與成癮行為的治療幫助甚大,日後並進一步運用至商務、企業與兒童教養等領域。史金納他在工作上投入許多心力,甚至從哈佛大學退休之後仍持續著書立說,直到撒手人寰的最後一刻,可謂是心力交瘁,卻也是「一步一腳印」,腳踏實地過生活,其勇氣與毅力著實讓人佩服與尊敬。在他過世前八天,史金納榮獲由美國心理學會所頒發的終身成就獎,並在擠滿成千上萬觀眾的禮堂內發表了15分鐘的精采演說。史金納他不只是位理論家,也是實踐家;他既是科學家,亦是文學家;他不但是一位心理學家,也是一位社會改革者。具備如此多重身分的他,可說是才華洋溢。在為期百餘年的心理學發展史中,很難再找到第二位像他一樣如此關注世界發展與人類命運的心理學家。美國《時代雜誌》(Time Magazine)在1971年9月20日曾將史金納選為該雜誌當期的封面人物,並在該期雜誌封面報導〈史金納的烏托邦:靈丹妙藥,或通往地獄之路?〉(Skinner’s Utopia: Panacea, or Path to Hell?)中稱史金納是「美國在世的心理學家中最具影響力者,也是人類行為科學中最具爭議的現代人物」(原文:Skinner is the most influential of living American psychologists, and the most controversial contemporary figure in the science of human behavior);這段評語或許可成為概括他一生是非功過的最佳註腳!

參考資料

洪靖(2018年6月12日)。為什麼Skinner回來了?從鴿子制約到手機成癮的行為心理學。獨立評論@天下。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299/article/7050
張春興(2007)。張氏心理學辭典(重訂一版)。臺灣東華書局。
樂國安(2001)。從行為研究到社會改造:史金納的新行為主義。貓頭鷹。
Bjork, D. W.(1995)。夢想的烏托邦:行為科學大師B. F.史金納(林佩芝譯)。牛頓。(原著出版於1993年)
Corey, G.(2016)。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修慧蘭、 鄭玄藏、余振民、王淳弘譯,四版)。雙葉書廊。(原著出版於2016年)
Nolen-Hoeksema, S., Fredrickson, B. L., Loftus, G. R., & Lutz, C.(2015)。心理學導論(危芷芬譯,二版)。雙葉書廊。(原著出版於2014年)
Sharf, R. S.(2013)。諮商與心理治療(馬長齡、羅幼瓊、葉怡寧、林延叡譯,二版)。心理出版社。(原著出版於2013年)
Skinner’s utopia: Panacea, or path to hell? (1971, September 20). Time, 47–53. http://content.time.com/time/subscriber/article/0,33009,909994,00.html
Skinner, B. F. (1990). Can psychology become a scientific subject? American Psychologist, 45, 1206-1210.
Sobel, D. (1990, August 20). B. F. Skinner, the champion of behaviorism, is dead at 86. The New York Times. https://www.nytimes.com/1990/08/20/obituaries/b-f-skinner-the-champion-of-behaviorism-is-dead-at-86.html
Spiegler, M. D., & Guevremont, D. C. (2010). Contemporary behavior therapy (5th ed.). Wadsworth.

你也許會喜歡…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