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心理學角度談「冒牌者症候群」

by Jian De
0 留言

從學校畢業進入社會後,或許我們在職場工作上看似一帆風順,亦有些許成就;然而,我們是否曾在某些獨處時刻浮現以下的質疑:我在工作上所擁有的成就究竟從何而來?甚至認為自己是個冒牌貨,根本配不上「成功」這個字眼!若曾經擁有上述想法,「冒牌者症候群」便是其中一種可能性。

▲獨處時刻對自己目前工作上的成就產生自我懷疑的心態,便有可能是冒牌者症候群。【圖片來源:取自Canva素材庫合成】

起源與定義

冒牌者症候群的英文原文是impostor syndrome,簡稱IP。此名詞的源起,可追溯至1978年,當時美國的臨床心理學家克蘭斯(Pauline Rose Clance)與因莫斯(Suzanne Imes)首次提出冒牌者現象(imposter phenomenon)一詞;這是指一種個人認為自己算不上成功,也認定自己的能力與才智均不夠好的狀態。他們在研究中訪問了150位高成就的女性,其中包括了學生與專業人士,結果發現:雖然這些人有了學位、測驗分數偏高,同事與長官亦相當推崇與讚賞,然而這些人並不認為自己是成功者,而覺得自己是個冒牌貨。因冒牌者的念頭只在特定狀況下出現,故嚴格來說,冒牌者症候群並非是一種症候群。

▲1978年首次提出冒牌者現象一詞的美國臨床心理學家克蘭斯(Pauline Rose Clance,左)與因莫斯(Suzanne Imes,右)。
【照片來源:Pauline Rose Clance官網(左)、Psychology Today(右)】

一開始相關學者認為,這種現象只發生在少數高成就的女性身上;然而,後來心理學家卻發現,受影響的族群並不侷限於此:大約有七成的人曾經體驗過不同程度的冒牌者症候群,且不分性別、職業與文化背景,甚至連學者亦會受影響。冒牌者症候群最易出現於外表看來成功、開朗的人,尤其是這些人無法內化自身成就或認同自己的優點時。

可能發生的原因與造成的負面影響

冒牌者症候群之所以會出現,可能的原因相當多,主要可區分為近因與遠因:

近因

  1. 處於職務轉換期與面對新挑戰,需適應新的生活型態:如面對新工作、專案或課程時,被迫走出舒適圈,面對許多未知事物;若個人未加以導正對自己的看法並認同自己,即使在相同工作中持續數年,可能仍會認定自己是個冒牌貨。
  2. 在小團體中感覺格格不入:若身為少數女性的個人處於男性為主流的工作環境,或是個人的種族與性取向與主流團體不符,即使擁有高學歷、證照或高成就,可能還是會認定自己不夠格繼續待在該工作環境中;這些個人不僅會為自己設下過高的門檻,亦會擔心他人對自己所屬的社群產生負面印象,甚至還會認定自己是因為正面歧視(positive discrimination,或稱「正向差別待遇」,意即因歧視獲得正面待遇)才得以獲得目前的工作,而非自己真正具備專業或實力。
  3. 傳統對性別的矛盾看法:時至今日,許多成功女性仍會被認定是因為犧牲了家庭生活,而換取自身在事業上的成功;類似的評論在成功男性身上則相當少見。因此,這讓女性難以內化自身的成功。此外,有能力的男性在社會上備受推崇,亦讓女性不斷擔心自己的外在表現,形成內在壓力的來源。

遠因

  1. 人格特質:若個人天生容易焦慮與擔心,並有完美注意者的傾向〔即五大人格特質(Big Five)的神經質(neuroticism)〕,便可能出現冒牌者症候群。
  2. 幼年未獲得父母的認同支持,或接收父母的矛盾訊息:若個人於幼年成長過程中,未獲得雙親的支持或認同(例如,父母常給予小孩「你真沒用」之類的負面訊息,或對小孩漠不關心,缺少正面評論與讚美),或是個人接收到對於成就不一致的訊息(例如,英文考了95分,在學校被老師稱讚,回家卻被父母質問為何沒拿到滿分;典型案例可見《四樓的天堂》中的張琪心理師),便傾向認定自己成就無足輕重或沒啥了不起,也不易接納自己的成功。
  3. 長輩貼標籤與比較:若家中長輩幫每位成員貼上像是「聰明」或「調皮搗蛋」等標籤,這種方式不僅容易讓小孩定型,亦是一種心理暗示;父母亦可能拿小孩相互比較,或是小孩自身表現不錯,但擔心刺激到其他小孩而不敢明說,因此其成就表現從未被認可。被歸類為「聰明」的小孩,長大後遇上無法輕易克服的難關,或到了許多傑出者的環境,發現自己並沒有特別突出,便可能產生冒牌者症候群。
  4. 在矛盾訊息中植入不合理觀念:雖然父母的出發點有時純屬善意,但亦可能不經意在晚輩心中留下不合理的印象或觀念。例如,「盡力而為」聽在晚輩的耳中卻變成「盡力做到好」;「你不是家裡最聰慧的,但你很努力」可能讓晚輩認為自己永遠都不夠聰慧。。
  5. 受家人對成功定義的影響:家人會提供個人對於能力的概念,使個人看法有所偏差;例如,父母認為「聰明」便是輕鬆做好每件事,若個人無法達到此標準,便可能認定自己的能力不足。此外,當個人從家人接收到對成功定義的清楚訊息,最後卻選擇走上不同的道路,此種差異亦會使個人難以認同自身的成就。。

冒牌者症候群所造成的傷害相當大:除了在外在行為、生理健康與情緒上有負面影響之外,亦會造成低自尊與缺乏自信,且會長時間影響職場生活,降低個人專業適應能力。大部分的冒牌者會傾向討好他人,常為了他人需求而勉強自己,因此冒牌者很難真心投入,亦很難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有些冒牌者則會試圖控制身邊的人,而影響到自身與周遭他人的工作表現。

冒牌者五大能力類型與兩大因應策略

薇拉莉.楊(Valerie Young)博士在《成功女性的悄悄話》(原文書名:The Secret Thoughts of Successful Women)一書中,整理出冒牌者的五種能力類型 (competence type):

  1. 完美主義者(Perfectionist):此類型者相當關注做事情的方式,以及事情最後發展的結果;他們通常會設定過高的標準,當無法達成時,便會產生自我懷疑與擔憂。完美主義者會想像其他人亦採用相同的高標準來檢視自己,並經常使用此標準衡量他人,因而導致追求完美與恐懼失敗的壓力。
  2. 才智天生型/天資聰穎者(Natural Genius):此類型者認為,與生俱來的天賦才是真正的能力,並關注事情是否能在第一次便成功;若無法一舉成功或是按照自己的預期,必須苦練新技能,或花費過長的時間才能完成事情時,此類型者便會產生羞愧感,並對自己感到失望。
  3. 頑固的個人主義者(Rugged Individualist):將「獨立」擺在首位,即使工作不順利或工作量負荷過重,亦不輕易向他人開口求助。
  4. 學者專家型(Expert):為完美主義的「知識版」,需要一手掌握所有資訊,並認為真正的能力便是對所有事情均相當嫻熟精通、了然於胸。
  5. 超人型(Superwoman/Man/Student):類似加裝變速馬達的完美主義者,常要求自己比他人做更多,並以同時扮演好許多角色,來評估自身能力。

冒牌者的因應策略(coping strategies)有二,即過勞(overworking)逃避(avoidance);這兩種策略讓冒牌者無法與成功有所連結,並困在陳舊的觀念中。

過勞

當個人投入工作的時間與精力,遠高於獲得合理成果的所需時間與精力,並影響到其人際關係與空閒時間時,便有過勞的問題。此種問題通常明顯可見,但個人一方面會擔心打破過勞循環,而無法取得原有的工作成就;二方面則恐懼自己若做得不夠好,會導致失敗或排山倒海的負面批評。

過勞會導致下列狀況發生:

  1. 工時過長,且在休息日加班。
  2. 過度拘泥與過度注意小細節。
  3. 過度準備與研讀相關資料。
  4. 不斷重讀電子郵件或相關訊息。
  5. 自我批判、自我懷疑或完美主義。
  6. 無時無刻想掌握全局。
  7. 無法達成的超高標準,且不斷重設目標。

逃避

當個人設定過高標準且相當擔心失敗時,便會產生逃避行動。現任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心理學系教授霍拉漢(Charles Holahan)與史丹佛大學精神病學與行為健康學系教授莫斯(Rudolf Moos)於1987年的研究顯示:此種因應策略為個人面對生活壓力事件時,做出負向回應的心理危機信號。常見的逃避行為如:逃避棘手狀況、無法保持堅定態度、不知道如何開口求援、拖延戰術、責怪他人或推卸責任、準備不足、遲到、刻意藐視成功或保持低調、不冒風險、不爭取升遷機會、夢想逃離一切(如賣掉個人所有物去旅行)等。

當個人的逃避行為變得更嚴重時,會讓他人誤認為是此人態度有問題,卻不知道這其實是因為此人內心的不適任感與恐懼在作祟。

修復冒牌者傾向與告別冒牌者症候群的四大方向

如何修復冒牌者傾向與告別冒牌者症候群呢?英國心理治療師潔薩米.希伯德(Jessamy Hibberd)從認知行為治療的角度出發,提出下列四大具體的方向:

  1. 外化冒牌者聲音:認清內心的那些冒牌者聲音並非是自己的,而是出自於恐懼;並清楚了解到這只是其中一項想法,而非事實。
  2. 培養自我仁慈(self-compassion)的習慣:仁慈是以一種溫暖不批判的態度善意對待自己;自我仁慈的培養可分為兩大步驟:
    (1)察覺與自己的對話:清楚目前所使用的話語,並注意與自己說話的方式。
    (2)找出自己的新聲音:嘗試在腦海中找出一位態度仁慈親切的人,並想像對方的回應,並思考如何藉此在腦海中創造出一種正面的仁慈之聲。
  3. 克服恐懼失敗的三大步驟:
    (1)接受錯誤與失敗為人生的正常狀態:發生失敗或錯誤時,可能對自己打擊甚大;但逃避只是在迴避生命中正常發生的事情。若人生中缺少錯誤與失敗,也會失去學習與訓練自身韌性的機會。
    (2)接受錯誤與失敗可增強自身韌性:個人可嘗試將任何不適感或受傷視為個人成長的機會,而非一味逃避。當個人發現失敗後世界仍如常運轉,內心的恐懼將會逐漸減少,並看見自己處理挫敗的能力,亦不會過度期待每件事一帆風順,或是擔心事情不如預期發展。
    (3)接受自己能從錯誤中學習且成長:遭遇困難並非代表自身能力不足,而是在努力過程中必然經歷的階段。若能以正面心態看待失敗,便更能在困境中繼續前進,並更能記得自己辛苦走過的每個過程與階段。
  4. 重新掌控人生、取回人生主導權的三步驟:
    (1)重新評估:將自己日常一天內會做的每件事列出,並思考如何將焦點重新放在對自己最重要的事情上。
    (2)停止過勞與逃避
    ①停止過勞的方式:
    A.認定自己是第一順位。
    B.設定工作界線。
    C.不將他人需求放在自身需求之前。
    D.安排休息時間
    E.懂得拒絕與分派工作
    F.抱持開放與誠實的態度
    G.嚴格把關自身時間安排,不輕易插入臨時事項
    ②克服逃避/拖延的技巧:
    A.提醒自己任務完成時的好心情。
    B.自我仁慈:拖延來自於負面情緒,可藉由原諒自己,降低負面情緒,讓之後的工作表現更好。
    C.先動手做第一件事。
    D.單工任務(monotask):意即一次專心處理一件事情,並合理評估自己需要的時間與精力。
    E.延遲享受:類似延宕滿足(delay gratification)的概念,完成事情後再犒賞自己。
    F.避免讓自己分心:排除一切與當下正在進行的事情無關的事物。
    G.觀想未來的自己:具象化自身目標,並思考達成後會獲得的報償。
    (3)展開生活:懷抱事業企圖心的同時,好好享受人生,像是好好照顧自己、對自己更大方與寬容、放慢腳步、空出時間,以及專注於自己真心喜愛的活動等。

結語

改變從來不是件容易的事。然而,如同《荀子》一書中的勸學篇所言:「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若能一步步踏實向前,過好屬於自己的每一天,讓改變持續進行,將會看到自己的成長與進步!

參考資料

李星謙(2000年12月)。正向差別待遇。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https://terms.naer.edu.tw/detail/1304014/
施淑慎(2012年10月)。延宕滿足。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https://terms.naer.edu.tw/detail/1453819/
Clance, P. R., & Imes, S. A. (1978). The imposter phenomenon in high achieving women: Dynamics and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 Psychotherapy: Theory, Research & Practice, 15(3), 241–247. https://doi.org/10.1037/h0086006
Hibberd, J.(2019)。冒牌者症候群:面對肯定、讚賞與幸福,為什麼總是覺得「我不配」?(陳松筠譯)。商周出版。(原著出版於2019年)
Holahan, C. J., & Moos, R. H. (1987). Risk, resistance, and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 longitudinal analysis with adults and children.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96(1), 3–13. https://doi.org/10.1037/0021-843X.96.1.3
Young, V. (2011). The Secret Thoughts of Successful Women: Why Capable People Suffer from the Impostor Syndrome and How to Thrive in Spite of It. Crown Business.

延伸閱讀:從《四樓的天堂》談身、心、靈三大層面的療癒

你也許會喜歡…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