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心理學角度看自我認同

by Jian De
0 留言

在成長過程中,我們難免會遇上迷惘或焦慮的時刻;此時,自我認同便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以下就依序來談自我認同的起源與定義,以及後續相關研究的發現。

圖片來源:pexels@Thirdman

起源與相關理論說明

「自我認同」的英文原文為ego identity;它亦可翻譯成「自我統合」或「自我認定」。這個名詞是源自於美國的心理學家艾瑞克森(Erik Erikson)提出的心理社會階段發展理論(psychosocial stage theory of development)。艾瑞克森在1950年出版《童年與社會》(Childhood and Society)一書,將生命週期分為八大階段,每個階段有不同的發展任務;其中,自我認同便是青年期(12至18歲)最重要的發展任務,也就是在心理上能自主,在行為上能自我肯定。若能順利達成這個階段的發展任務,個人將會整合自我現況、生理特徵、社會期待、過往經驗、現實環境與未來希望等六大層面,使自己對於「我是誰?」、「我要往哪裡去?」之類的問題,不再感到迷失與徬徨;相反地,則會陷入角色混淆(role confusion),也就是不清楚自己是什麼樣的人、做決定時猶豫不決或做錯決定、生活缺乏方向與目標。

此階段的自我力量有二:

  1. 忠誠(fidelity):指的是忠於自身選擇,能兼容矛盾,包括忠實(loyalty)與承諾(commitment)兩大特質。
  2. 角色排斥(role repudiation):是指不願意選擇與承諾,並偏向與社會規範對立。

青少年的七大發展危機

艾瑞克森於1968年出版的《認同:青年與危機》(ldentity: Youth and crisis)一書中主張,若要解決青年期階段所面臨的自我認同危機,必須先處理下列七大發展危機:

  1. 時間透視與時間混淆(time perspective vs. time diffusion):時間透視指的是個人了解到過去、現在與未來是在相同線上的連續歷程,才能體認到生命的有限以及時間的珍貴,進而擬定計畫並實踐夢想。相反地,時間混淆則是個人對過去、現在與未來缺乏概念,對未來也缺少信心,傾向立即行動、過早定向或不斷更改計畫。有句話說「計畫趕不上變化」,或許背後的心態便根源於此。
  2. 自我確認與自我意識(self-certainty vs. self-consciousness):自我確認是指個體探索「我是誰」的過程時,對自我了解有某種程度的信心;自我意識則是指在進行自我能力評估時,會過度敏感、自我懷疑、不安或過度在意自己等。
  3. 角色試驗與角色固著(role experimentations vs. role fixiation):角色試驗是指個人探索與試驗各種可能的社會角色,而從中發現自己的能力與喜好;角色固著則是指個人在探索與試驗的過程中,因受限過多無法選擇,或是面臨太多選擇而無所適從。
  4. 職業意願與工作懈怠(apprenticeship vs. work paralysis):職業意願指的是個人選定某項職業後,樂於投入與嘗試,並扮演好學徒的角色;相反地,工作懈怠則是指無心投入於該職業中學習,缺乏熱忱與興趣。
  5. 性別分化與性別混淆(sexual polarization vs. bisexual confusion):性別分化是指個人對於自己的性別歸屬有自信;性別混淆則是指個人對自己的性別認識不清、缺乏信心,而影響到親密關係。
  6. 主從分際與權威混淆(leadership and followership vs. authority confusion):主從分際指的是學會有彈性地負起領導責任,也會適時服從領導者,意即能判斷何時遵從權威或獨立自主,能適時變換主從關係;權威混淆則是將對權威的價值觀與自身價值觀相混淆,導致對立衝突產生,對權威不是盲從就是盲目反對。
  7. 價值定向與價值混淆(ideological commitment vs. confusion of values):價值定向是個人能選擇符合自身的價值觀,以作為待人處事的原則,並對價值觀感到有意義;相反地,價值混淆則是無法確立自身所選擇的價值觀。

後續相關研究:馬西亞的青少年自我認同四大狀態

臨床與發展心理學家馬西亞(James Marcia)根據艾瑞克森的心理社會階段發展理論,於1966年針對86名男性大學生進行個別訪談後,以探索(exploration)與承諾(commitment)為兩大指標,提出青少年自我認同的四大狀態:

  1. 定向型(Identity Achievement):指的是個人經歷過內在危機後,對現實環境與未來選擇有明確方向,並保有彈性。
  2. 未定型(Moratorium):是指個人仍處於危機中,仍在追尋與評估未來選擇的方向。
  3. 早閉型(Foreclosure):是指個人並未經歷內在危機,便已決定其未來發展的方向,可能是接受父母師長的安排。
  4. 迷失型(Identity Diffusion):指的是個人未曾經歷危機,或是經歷失敗,缺乏方向,陷於徬徨不安的混亂中,不知所措。

這些認同狀態並非固定不變,而是有許多不同的路徑:有些個人始終在其中一種狀態中,有些則會經歷許多狀態的轉變,例如從早閉型或迷失型轉入未定型或定向型。

許多研究顯示:定向型與未定型是通往成熟自我的心理健康途徑;相反地,若長期處於早閉型與迷失型則會適應不良,無法融入家庭與社會,甚至容易出現反社會行為。因此,馬西亞指出,教育機構若想協助學生發展自我認同,應允許讓學生改變其主修領域,並適時提供諮商服務,課程安排也應更具彈性。

結語

艾瑞克森認為:自我認同是一個激勵人類方向的過程;也就是說:從童年至成年,個人透過內在的一致與持續性,以及在他人心目中的一致與持續性獲得堅強的意識,像是建立一個人生志業一般。此外,艾瑞克森亦主張:在老年期的統整階段,當個人能將生產(generativity)任務導向整合(integrity),並肯定與接納生命歷程中的不同經驗,不僅不再害怕死亡,並能達成榮格所稱的人格整合。因此,自我認同不僅在青少年時期扮演著重要角色,對於人生全程的影響亦相當廣泛且深遠!

參考資料

何英奇(1990)。大學生自我認證與次文化近五年間的轉變:以師大教育院系學生為例。教育心理學報,23,119-142。
洪瑞斌(2017)。《青年路德》導讀:淺談心理學巨匠艾瑞克森的生命故事。關鍵評論網。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83153
陳金定(2007)。青少年發展與適應問題—理論與實務。心理。
陳秉華(1986)。自我統合諮商改變歷程個案研究。教育心理學報,29,77-116。
張春興(2007)。張氏心理學辭典(重訂一版)。臺灣東華書局。
羅玉容(2005)。學校經驗對大學生自我認同發展影響之探討。東海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市。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48t4cb
Erikson, E. H. (1950). Childhood and Society. Norton.
Erikson, E. H. (1968). ldentity: Youth and crisis. Norton.
Marcia, J. E. (1966).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ego identity statu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5), 551-558. https://doi.org/10.1037/h0023281
Markstrom, C. A., Sabino, V. M., Turner, B. J., & Berman, R. C. (1997). The psychosocial inventory of ego strengths: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new Eriksonian measure.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26(6), 705–732. https://doi.org/10.1023/A:1022348709532

你也許會喜歡…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