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心靈》:教育體制的探討與青少年族群的發展議題

by Jian De
0 留言

《危險心靈》是一部台灣本土自製電視劇,共30集,由作家侯文詠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十多年前(2006年)在公視八點檔首播。當初會觀賞這部電視劇,是因為看了侯文詠的原著小說後深受感動與啟發,因此決定來追這部電視劇。首播時看過一次,後來因為研究所相關實務課程報告需要,又至圖書館借了原著小說與DVD重看一次。以下照例會先敘述這部電視劇的主要劇情(有雷,請謹慎閱讀)與主要角色簡介,並從中挑選一些自己覺得相當不錯或有意思的金句與大家分享,最後是一些個人簡要的心得評語。

▲《危險心靈》中主角謝政傑(中間前方閉眼舉手者)與學生群眾在校門口抗議,並與警方對峙。【劇照來源:DVD影片截圖】

主要劇情簡介

就讀國中九年級的謝政傑,因拒絕參加班導師詹朝威的課後補習,並於上課偷看《聖堂教父》漫畫被詹朝威處罰,與詹朝威的衝突日漸升高。謝政傑向校長洪若烈檢舉詹朝威課後補習,此舉讓詹朝威惱羞成怒,致電謝政傑的母親張美麗到校並當面「洗臉」;謝政傑在校內與詹朝威爆發肢體衝突,不但因此被記一支大過,還被強制要求轉班。張美麗忍無可忍,決定與報社同事邱憲及大學教授郝麗麗商討後續因應策略,卻讓謝政傑深陷更大的風暴當中。

詹、謝兩方召開協調會後,校方高層刻意調走詹朝威,讓其他同學排擠謝政傑,學務主任張德財更趁機提出轉班要求;詹朝威則在學校教評會刻意掩護之下,重回原班繼續任教。謝政傑轉至由詹朝威女友彭琪雯擔任班導的九年八班就讀後,因先前在原班級所發生的事情傳開,導致八班學生家長強烈反彈,謝政傑因此又被迫轉學。張美麗對此無法接受,並因此與丈夫謝獻堂一度發生爭執;謝獻堂陪兒子謝政傑找尋新學校未果後,又被禮仁國中校方下達最後通牒:張德財不僅阻擋父子兩人進學校上課,並要求謝獻堂收下謝政傑的轉出申請書,形同要求謝政傑即刻轉學。無計可施之下,謝獻堂決定豁出去,與兒子謝政傑一同到校門口舉牌抗爭,隨後張美麗與邱憲亦到場聲援;隨著到場聲援的群眾愈聚愈多,亦陸續引發了媒體與教育部的關注。

謝政傑一行人進入禮仁國中與教育部長宋介民及校方人員談判,後來卻因群眾的許多留言陳情書被發現棄置於垃圾堆中,談判結果最終宣告破裂;校門口的群眾則被現場優勢警力陸續抬離現場,抗爭無疾而終。七年後,詹老師與彭老師結婚返國,彭老師懷孕待產;其他人的去向,劇末並未明確交代,只留下謝政傑燦爛的微笑。

主要角色介紹

謝政傑:禮仁國中九年十四班學生,經由汝浩母親的介紹進入該校就讀,在家長與老師眼中是位反應靈活、成績不錯的好學生;後因上課偷看漫畫被處罰,與導師詹朝威發生嚴重衝突,被校方先後強迫要求轉班與轉學。期間陸續遇見沈韋、高偉琦與艾莉等人,讓他開始思考自己真正想走的人生道路。

▲同班同學在底下起鬨,謝政傑忍不住笑出來。【劇照來源:DVD截圖】

詹朝威:禮仁國中九年十四班導師,亦是該校王牌數學老師,教學風格嚴厲,主張家長必須與老師站在同一陣線,讓學生朝向他所認為的「正途」前進。片面認定聖堂教父屬於色情漫畫,家長未到校會談則是失職,學生若以下犯上則應施予懲誡。透過課後補習賺取高額收入。為維護校外補習風氣,極盡所能地透過精神施壓與散發黑函等小手段,以取得校內輿論優勢;對於自身犯行則畏首畏尾與百般推託,最後遭校內教師獎懲會決議停職。離校後加入小傑一行人的抗爭行列,最後被現場優勢警力抬離現場。多年後,與禮仁國中英語老師彭琪雯結婚,移居美國。

▲詹朝威以戲謔口氣對謝政傑說話。【劇照來源:DVD截圖】

張心如:禮仁國中學生,父親張德財在該校擔任學務主任,外型甜美,是小傑暗戀欲告白的對象;一直在大人替其安排好的道路上成長,內心對小傑有好感。在謝政傑被校方先後強迫要求轉班與轉學後,面臨到親情、友情與愛情的抉擇。

▲與謝政傑一同在詹朝威補習班上課的張心如。【劇照來源:DVD截圖】
▲張心如(左)向謝政傑表示無法出面幫他作證,令謝政傑相當錯愕。【劇照來源:DVD截圖】

彭琪雯:禮仁國中九年八班導師,亦是該校英文老師,其教學風格與詹朝威完全相反,十分善待學生,與詹老師為伴侶關係;謝政傑轉班事件爆發之後,始終不離不棄袒護著詹朝威。七年後,與詹朝威結婚,移居美國並懷有一子。

▲在九年十四班教授英文的彭琪雯。【劇照來源:DVD截圖】

沈韋:禮仁國中九年十四班學生,原為謝政傑的同班同學,患有腦瘤,有革命家的積極反抗精神;在黑函事件發生之後,被校方強迫轉到放牛班六班,卻不放棄要繼續對抗與質疑各種體制及不合理的現象。

▲正在專注背誦英文的沈韋。【劇照來源:DVD截圖】

趙汝浩:禮仁國中九年十四班學生,為謝政傑的同班同學,父親為趙啟仲。成長過程中一直相當聽從學校老師與家人的話,亦是成績優秀的乖巧學生。缺乏野心,只期待能順利考上建中,進入理想的大學。在謝政傑與詹朝威發生衝突之後,一向服從主流價值觀的他,與謝政傑的友誼也因此備受考驗。

▲趙汝浩放學後搭乘由父親駕駛的座車,準備前往補習,並講述當日教育局督學到校關切一事。【劇照來源:DVD截圖】

高偉琦:禮仁國中學生,受家庭環境的影響,讓他成為許多事情均為了反對而反對,作出許多引發關注的舉動;在同儕眼中是位怪咖,在師長眼裡則是位問題學生。

▲被打得鼻青臉腫、手部受傷,倒在地上的高偉琦。【劇照來源:DVD截圖】

張美麗:謝政傑的母親,在《台北日報》擔任編輯;與丈夫謝獻堂常因細故發生口角爭執,導致與丈夫的婚姻陷入危機。謝政傑與詹朝威發生衝突之後,夫妻兩人的價值觀不合亦達到最高點。

▲正在家中筆電前趕稿的張美麗。【劇照來源:DVD截圖】
▲張美麗(左)與謝政傑母子兩人坐在家後門口談話。【劇照來源:DVD截圖】

謝獻堂:謝政傑的父親,相信事情能以談判與交易代替正面衝突。無法適應妻子的強勢作風與個性,因此婚姻瀕臨破裂危機。雖然對小孩相當關心,卻不知該如何表現。決定離婚與離家前,在家門口與謝政傑的一番談話之後,下定決心改變自己,與老婆及小孩站在一起。

▲坐在謝政傑床邊,聽著謝政傑說話,若有所思的謝獻堂。【劇照來源:DVD截圖】
▲謝獻堂(右)與謝政傑父子兩人一同於禮仁國中校門口前舉牌抗議。【劇照來源:DVD截圖】

趙啟仲:趙汝浩的父親,為貿易公司董事長暨禮仁國中家長會長。一心一意期望汝浩能安穩念書、將來找份好工作,反對汝浩與謝政傑來往,並不時以拒絕接受報價來為難謝獻堂,希望謝獻堂放棄與詹老師作對,避免損害汝浩在學校的學習權益。

▲趙啟仲趕到禮仁國中校門口了解謝獻堂與謝政傑父子兩人抗議原因。【劇照來源:DVD截圖】

張德財:禮仁國中學務主任,張心如的父親,所作所為全是為了維護校譽與自身榮退利益著想;在謝政傑與詹朝威衝突事件發生後,扮演「搓湯圓」的角色,試圖想出一個兩全其美的策略,卻夾在校方與學生之間左右為難。

▲禮仁國中學務主任張德財。【劇照來源:DVD截圖】

邱憲:張美麗在《台北日報》的同事,對張美麗情有獨鍾,但其不請自來的幫忙卻常遭回絕。支持謝政傑等人發起的抗爭行動;透過記者視角,以撰文報導的方式多方表達教育體系的空洞。

▲邱憲與張美麗在報社辦公室談話。【劇照來源:DVD截圖】

艾莉(林淑琴/Alley Lin):中輟生,與電腦高手勞倫斯交往,依賴援交與販賣毒品維生。常常表現出「對什麼事情都輕描淡寫」的態度,其實內心相當寂寞。

▲艾莉坐在網咖電腦前等待男友勞倫斯回應。【劇照來源:DVD截圖】

勞倫斯(王明智/Lawrence Wang):艾莉的男朋友,是位電腦高手;在艾莉央求下,先後協助駭入禮仁國中網站與協調會現場網路視訊。

▲勞倫斯(中間穿粉色條紋襯衫者)協助謝政傑將禮仁國中網站被駭後張貼的公告撤下。【劇照來源:DVD截圖】

郝莉莉: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授,對現行教育體制不滿,是位有改革決心與想法的教育家。常常上電視台的Call-in節目發表其教育理念;得知謝政傑在校發生所有事件的來龍去脈後,與謝政傑站在同一陣線。

▲郝莉莉正在協助謝政傑一方擬定協調會戰略方向。【劇照來源:DVD截圖】

宋介民:為教育部長,個性表裡不一,表面上道貌岸然、通情達理,但實際上卻是一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典型官僚主義者。

▲宋介民親自前往禮仁國中了解群眾抗議訴求,並與謝政傑等人談判。【劇照來源:DVD截圖】

經典台詞金句

不要跟任何人說心裡的話,也不要聽任何人說心裡的話,千萬不要!一旦說了心裡的話,或者聽了心裡的話,就變成朋友了。我不需要朋友。(第4集)

這段話是高偉琦騎機車載著謝政傑返家路上,他自己內心的獨白;表面上,高偉琦雖然嘴硬,表示自己不需要任何朋友,然而實際上卻是反映出高偉琦內心潛藏的孤獨、自卑與不安全感。這可以從劇中高偉琦複雜的家庭環境,以及在學校常被同儕修理、被師長處罰等狀況看出一些端倪。

我手上還有最後一張考卷;這張考卷,不是因為它分數最低。老實說,笨的人只要肯努力,還是有機會。有一種人,比笨還要糟糕,那就是不知羞恥的學生。人一旦不知羞恥,你怎麼刺激他都沒用!罵也是白罵!(第6集)

「因為我不知羞恥。」「聽不到!」「因為我不知羞恥!」「大聲一點!」「因為我不知羞恥!」「大聲一點!」「因為我不知羞恥!」(第6集)

上述兩段對白,都是在詹朝威課堂上發生:第一段劇情對白,是詹朝威在課堂上發考卷時對全班同學所說,第二段則是針對謝政傑而來:雖然表面上詹朝威運用其教師的權勢,認定謝政傑不知羞恥,並試圖壓迫謝政傑,讓謝政傑自己講出來,不過這種作法大概只會讓謝政傑內心對詹朝威更加反感。然而,班上同學當下似乎也默許這種狀況的發生;若以女性主義治療角度來看,這似乎更加凸顯詹朝威的做法缺乏多元社會認同的概念,以及將無形的束縛強加於學生身上的問題。

其實,我之前都只聽別人的話,做這個,做那個。現在我想聽自己的話,做我自己想做的事。(第8集)

曾經,我以為我是好學生,努力過著正常的生活。在我和那些墮落的人之間,會有一道不可侵犯的界線,把我們分開。我只是沒有想到,這道界線竟是這麼的單薄。(第11集)

這段話是謝政傑在決定從禮仁國中校內翻牆出去之前的獨白。這裡提到的「界線」,其實在物質世界中並不存在,而是一種人為價值觀上的劃分:就像成績好壞、薪水高低、職業的貴賤,以及好人與壞人的區別。然而實際上,這種區分並不明確,亦有所謂的灰色地帶:這是因為人的心理狀態其實相當複雜,也隨時會受到他人與環境的影響,而做出與平日不同的選擇與行為;因此,人的外在行為其實存在著許多面向,有時甚至連自己都沒有意識到。這時候便要透過自我覺察與他人的反饋來了解。

不是你說謊,就是我說謊。(第19集)

這段話是張德財進入女兒張心如房間後對張心如所說,目的不僅在保住自己從事教育工作三十多年來的顏面與飯碗,也期望張心如不要出面替謝政傑作證。這段話背後也象徵著張德財透過各種軟硬兼施的手段威脅張心如,只為了保全校譽與自身的名利。

你說的沒有錯,這是一個共犯結構。房間的每一個人,都是共犯結構的一份子。如果我現在拚命教書,讓學生多得幾分是壞人,那把學生送去補習的家長呢?那默許老師補習,講求分數的學校呢?還有,始終用分數衡量我們的社會標準呢?你們證明我有補習,甚至指控我說謊,只是打敗我這個人,有什麼用?(第19集)

很久很久以前,猶太人被趕出德國,黑人被趕下公車,原住民被趕出河邊的水草地。謝政傑被趕出禮仁國中,只因為我們不一樣。(第23集)

其實我一直在想,你跟我說的變妥協和變老這件事,我不想隨隨便便地就變老。(第27集)

這段話是彭琪雯與詹朝威碰面,提到自己已去找邱憲說明一切,並建議詹朝威亦可去找邱憲向他說明自己內心真正的想法。「變老」在這裡的意涵,除了是變妥協之外,或許可以再進一步解讀為變得官僚、變得保守、變得固執怕事,就像劇中禮仁國中的張德財主任與教育部長宋介民一樣,而不再像年輕時一樣,為了自己的理想與抱負,有豁出去的勇氣。

真的被遺忘了嗎?還是以最隱晦的方式被記得?(第30集)

心得點評

這部電視劇相當深刻地探討了教育體制中的種種問題;雖然劇中因劇情的需要,將部分角色與情節進行修改,結尾也跟原著小說不太一樣,但並未影響到整體劇情的架構。記得當初公視首播時,尚未有網路直播,因此幾乎每週一至五晚上八點都守在電視前面追這部電視劇。無論是觀看的當下或是看完之後,情緒依舊相當高漲。

回想自己20多年前就讀私校國中部時,亦曾被班上數學老師數次找過麻煩,但並未像本劇中的主角謝政傑一樣,被老師強制趕到教室外面去坐;當時體罰尚未被廢除,在該間私校裡,服從似乎就是最高原則,連其他老師與同學都不敢多管閒事,而事情也就隨著時間逐漸消失與退去。現在回過頭來想想,自己與這部電視劇的謝政傑等人比起來,似乎太過俗辣與孬種~XD。就讀大學英語系時,自己亦曾被系上某些教授與同學找碴,內心的痛苦自然是不在話下;儘管已重修數次,甚至還費盡千辛萬苦跑到外校重修,仍有部份的必修科目未取得學分,因此自己僅有同等學力,並未取得大學畢業證書。 所幸當時在學校學輔中心接受個別諮商時,遇上一位與自己背景相似的諮商心理師;在其鼓勵之下,加上自身的努力在補習班與讀書會奮鬥了二年,終於順利轉換跑道扭轉乾坤,以同等學力備取上東華大學的諮臨系碩士班。因此,自己亦相當感謝這位諮商心理師。

劇中最觸動人心的一幕,當屬最後一集謝政傑被警察抬出去的那一段,亦讓我想起幾年前的太陽花學運。這部電視劇榮獲第42屆金鐘獎戲劇節目獎,飾演男主角的黃河亦獲得該屆戲劇節目類男主角獎。此外,本劇亦捧紅了溫昇豪、張書豪與紀培慧等新生代演員,並邀請了李烈、蔡燦得、藍正龍、桂綸鎂、高捷、關勇等資深或知名演員演出。

近來隨著總統選舉逐漸逼近,各組總統候選人亦先後提出與教育相關的政見。無論最後是何組候選人勝出,大家均可檢視其相關政見的可行性與適當性,以及當選後相關政見落實的比率高低;此外,亦可檢視教育部門相關單位是否真正用人唯才?還是派系利益至上?或只是蕭規曹隨?

本劇從播出後到現在,已有十多年的時間;現行的教育體制與環境,是否已有所轉變?或許每個人的心中有自己的答案。不過無論如何,體制是人所建構出來的,因此體制與人心以及人性息息相關亦密不可分。

若從心理學角度來分析,美國的心理學家艾瑞克森(Erik Erikson)在1950年出版的《童年與社會》(Childhood and Society)一書中,提出心理社會階段發展理論(psychosocial stage theory of development),將生命週期區分為八大階段,每個階段有不同的發展任務;其中,自我認同(ego identity)便是青年期(12至18歲)最重要的發展任務,也就是在心理上能自主,在行為上能自我肯定。若能順利達成這個階段的發展任務,個人對於「我是誰?」、「我要往哪裡去?」之類的問題,將不再感到迷失與徬徨;相反地,則會陷入角色混淆(role confusion),也就是不清楚自己是什麼樣的人、做決定時猶豫不決或做錯決定、生活缺乏方向與目標。青少年族群通常缺乏關愛與引導,表達能力相對有限:太過乖巧不抵抗者,如同喪屍般過著隨波逐流與行屍走肉的生活,失去生命的活力,這部電視劇中的趙汝浩便是明顯的例子;太過橫衝直撞者,則被大人貼上負向標籤,甚至被同儕霸凌,這部電視劇中的謝政傑便是相當典型的例子。當價值觀不斷改變、學習缺乏方向、大人無法從旁引導、內在缺乏自信,青少年只能如瞎子摸象般,亦步亦趨地摸索前進,卻看不到自己的未來。因此,大人若能以耐心好好地認識青少年,深入了解其肢體語言以及所作所為的背後意涵,並鼓勵與允許青少年「保持好奇心」,發掘自身興趣並投注精力、樂在其中,或許便有機會讓青少年順利度過這段人生的困境。

「追夢路上,莫忘初衷。」如同作家侯文詠在原著新版序言所說:無論發生什麼事,都要相信自己,千萬別放棄變成自己想要成為的人!

參考資料

林仁廷(2018年10月5日)。【投書】青少年心理的四大困境:一個心理師的觀察。獨立評論@天下。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2/article/7340
危險心靈 (電視劇)(2023年2月28日)。載於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危險心靈 (電視劇)
歐宗智(2012年6月21日)。危險金句──選自《危險心靈》電視連續劇。春衫猶濕。 https://blog.udn.com/ccpou/6561913

你也許會喜歡…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