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6更新:本篇文章已錄製成Podcast單集並上傳,請至各大平台搜尋《阿德的舒心飲》收聽!】
今天9月14日是社會心理學家暨完形心理學家阿希(Solomon Asch)的冥誕,我們就一起來看他的生平與貢獻。
生平
阿希於1907年9月14日出生在當時由俄羅斯帝國統治下的華沙市(Warszawa)。13歲時(1920年),他跟隨家人移居美國,住在紐約下東區(Lower East Side,簡稱LES,位於曼哈頓東南部的街區)。他就讀當地公立學校六年級時,因本身是波蘭移民,英語不太流利,加上個性較害羞,而有些許語言障礙;他後來透過自學,閱讀英國作家狄更斯(Charles Dickens)的作品,以克服自身的語言障礙。從高中畢業後,他進入紐約市立學院(City College of New York,簡稱CCNY)就讀;原先主修文學與科學,後來因為閱讀哲學家暨心理學家詹姆士(William James)與其他哲學家的作品,而對心理學產生興趣。1928年,他取得紐約市立學院的學士學位後,至哥倫比亞大學攻讀碩士,並於1930年與1932年先後獲得該校碩士與博士學位。他與妻子米勒(Florence Miller)於1930年結婚,婚後育有一子。阿希取得博士學位後,至美國布魯克林學院(Brooklyn College)任教;1947年,他轉至史瓦茲摩爾學院(Swarthmore College)擔任心理學教授長達19年,其間(1958至1960年)曾是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Princeton’s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成員。1966年,他轉往羅格斯大學(Rutgers University)任教;1967年,他榮獲美國心理學會傑出科學貢獻獎。5年後(1972年),他轉至賓夕法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心理系任教,並於1979年自該校退休,但仍持續擔任該校榮譽教授。阿希於1996年2月20日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哈弗福德(Haverford)家中過世,享壽88歲。
貢獻
阿希曾是完形心理學創始者韋特海默(Max Wertheimer)的好友與同事,並深受完形心理學觀點的影響,認為訊息彼此間的關係會左右訊息本身的意義,亦主張知覺到他人的判斷會影響自己的反應方式;他的想法與觀點,對於日後他進行從眾(conformity)與印象形成(impression formation,即統整個人資訊以形成整體印象的過程)兩大領域的研究影響深遠。從1951年起,阿希進行一連串的從眾(conformity)實驗,研究結果顯示:個人在社會壓力下,即使覺察到與公認事實不符的真相,仍會傾向放棄自身的正確判斷,附和團體的錯誤看法;研究結果發表後,讓阿希在社會心理學界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人物點評與結語
阿希早年克服語言障礙的經驗,除了讓他能夠更適應並融入異國的生活之外,或許也是他後來會接觸心理學並投身其中的影響因素之一。從眾的原因主要可分為兩大類,即訊息性影響(informational influence,意即當個人相信其他的的判斷正確時,便受其影響,而產生從眾行為)與規範性影響(normative influence),阿希的研究結果偏向後者:意即個人擔心因為表現與團體成員有所不同,而被嘲笑、遺棄、拒絕,甚至不受歡迎等,所產生的從眾行為。阿希的一連串從眾實驗結果,讓我們看到了社會集體壓力的影響力,或許社會上每個人都應對此有所覺察: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吹哨者,像是中國已過世的李文亮醫師,以及十多年前的戴立紳先生。在職場上,主管應容許員工有充分意見表達的機會,且不應隨意批評,甚至在背後操弄排擠。此外,延伸到師生關係與親子關係的經營亦是如此:師長對學生的各項建議應予以尊重,且不隨意評判甚至謾罵;父母對於子女亦應鼓勵表達內心意見與看法,而非隨意以言語恫嚇威脅。反抗從眾的壓力並堅持己見其實並不容易;然而,阿希這些實驗的另一項研究結果顯示:63%的受試者拒絕沉默地順從,顯示獨立自主、說實話與關心社會和諧的力量,或許才有機會讓社會更加祥和與美好!
參考資料
張春興(2007)。張氏心理學辭典(重訂一版)。臺灣東華書局。
詹昭能(2000年12月)。阿斯契。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https://terms.naer.edu.tw/detail/1307044/
Friend, R., Rafferty, Y., & Bramel, D. (1990). A puzzling misinterpretation of the Asch “conformity” study.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20(1), 29–44. https://doi.org/10.1002/ejsp.2420200104
Hodges, B. H., & Geyer, A. L. (2006). A nonconformist account of the Asch experiments: Values, pragmatics, and moral dilemma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10(1), 2–19. https://doi.org/10.1207%2Fs15327957pspr1001_1
Jetten, J., & Hornsey, M. J. (Eds.). (2011). Rebels in groups: Dissent, deviance, difference and defiance. Chichester, UK: Wiley-Blackwell.
Kassin, S., Fein, S., & Marcus, H. R.(2017)。社會心理學(洪光遠、程淑華、王郁茗譯,三版)。新加坡商聖智學習。(原著出版於2017年)
Wikipedia (2022, July 17). Solomon Asch.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olomon_As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