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為巴比祈禱》來看一位母親從反同到挺同的心路歷程

by Jian De
0 留言

【2023/1/30更新:本篇文章已錄製成Podcast單集並上傳,請至各大平台搜尋《阿德的舒心飲》收聽!】

Google Podcast單集連結👉https://pse.is/4qtc2x

「當你在家中或教堂祈禱前請三思,別忘了有個孩子正在聆聽。」
(”Before you echo Amen in your home or place of worship, think and remember. A child is listening.” ) -Mary Griffith

▲電影《為巴比祈禱》中文海報。(圖片來源:開眼電影網

《為巴比祈禱》(Prayers for Bobby)是一部美國的電視電影,改編自李瑞艾倫(Leroy Aarons)的小說,台灣於2010年上映。雖說是改編自小說,然而電影劇情與小說內容均取材於知名同志人權爭取者瑪麗.葛瑞斯(Mary Griffith)的真人真事:1995年她曾於美國國會作證,而這部電影便是敘述她與兒子巴比(Bobby)這段母子關係的故事,如何讓她從反同到挺同,成為爭取同志權益的發聲者。

DSM去病化與同志的處境

幾年來,國內民眾對於同婚法案的立場不一,正反兩方始終爭論不休;今日立法院正式三讀通過同婚法案,台灣也成為亞洲第一個在法律上承認同性婚姻的國家。回顧精神醫學的歷史,一開始對同志並非採取很友善的態度,例如DSM-I與DSM-II均曾將同性戀列入精神疾病中;然而,此種看法不斷遭受相關學者的質疑,早在1935年,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便曾回信給一位深受兒子性向困擾的美國母親,表明他對同性戀根本不是病的看法;1940年代金賽(Alfred Charles Kinsey)博士的性學研究則進一步發現人類的性傾向具有連續性,亦即並非只單純喜歡同性或異性〔可參考另一部電影《金賽性學教室》(Kinsey)〕。1957年,美國心理學家伊夫林·胡克(Evelyn Hooker)針對男同志的心理調適(The Adjustment of the Male Overt Homosexual)所做的研究發現,同性戀診斷在臨床上完全不存在,其形式多樣與異性戀類似;此外,同性性傾向是性形式的一種,屬於正常心理。這些科學實證均促成美國精神醫學會(American Psychiatry Association,亦簡稱為APA)在DSM-III中正式將同性戀從精神疾病中除名。

雖然同志去病化至今已數十年,然而,同志處境並未因此改善;看看國內,自葉永鋕事件後,雖然教育部等相關單位開始大力推動性平教育,然而2011年同志大遊行隔天,又發生國一生楊允承自殺事件。回到電影,男主角巴比最後選擇走上絕路,其心境或許也跟楊允承一樣,只能封閉自我,放棄一切選擇消失吧!

▲巴比最後獨自開車到橋上一躍而下,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圖片來源:Prayers For Bobby官方網站

「質疑」與後現代世界觀,以及相關的心理學理論

片中教會的牧師惠特塞爾(Reverend Whitsell)也曾當面向瑪麗.葛瑞斯提到,「質疑會讓人找到更深層的信仰」(to question it helps you find a deeper faith),這也符合所謂的後現代世界觀(postmodern worldview):也就是所謂的「真理」與「事實」應被視為一種觀點,每種觀點均在特定的歷史與文化脈絡中形成。社會建構論(social constructionism)便是一種後現代世界觀的心理論述,它重視屬於當事人自身的真理,而不評斷其正確或合理與否。以後現代觀點進行心理治療的學派包括合作語言系統取向(the collaborative language systems approach)、焦點解決短期治療(solution-focused brief therapy,簡稱SFBT)與敘事治療(narrative therapy)。此外,持系統觀點的女性主義治療(feminist therapy),其理論建構也強調性別平等取向(gender-fair approaches),從社會化觀點解釋男性與女性的行為差異,以避免形成社會角色與人際行為的刻板印象。研究性別基模(gender schemas)的學者桑德拉·貝姆(Sandra Bem)也建議父母應協助下一代學習個別差異(individual differences)基模:例如,當小孩說「那個男生喜歡畫畫,是娘娘腔」,此時父母可以告訴小孩「男生和女生都會畫畫,也喜歡畫畫」。

▲巴比與父母(從左至右)接受心理醫師晤談。(圖片來源:Prayers For Bobby官方網站

回到電影,片中的心理醫師若能明確告知瑪麗.葛瑞斯:同性戀已從DSM除名,巴比根本不需要心理治療,且從巴比父母對同志的歧視心態開始調整,進而引導父母產生性別平等的價值觀,或許能夠讓事情有轉圜的餘地。瑪麗.葛瑞斯對同性戀強烈反對的態度,也成為巴比內心始終揮之不去的陰霾,最後更導致巴比走上絕路。

▲Mary到舊金山參加同志大遊行,行進間看見一位與Bobby相似面孔的男孩,便上前擁抱他。
(圖片來源:《為巴比祈禱》DVD截圖)

片尾,瑪麗.葛瑞斯對同志徹底改觀,在心理學上可以用佛洛伊德自我防衛機轉(ego-defense mechanism)中的昇華作用(sublimation)來解釋:所謂昇華作用,是指個人將性或攻擊能量,轉化為社會能夠認可甚至讚揚的形式。寬恕(forgiveness)也是片尾呈現的另一項主題。什麼是寬恕呢?美國學者Robert Enright與Richard Fitzgibbons認為,寬恕是受害者受到不公正的傷害後,放棄仇恨侵犯者、消極評價侵犯者以及對侵犯者報以冷漠行為的權利,而表現出對侵犯者的寬容甚至。也就是說,寬恕不只是對侵犯者已經沒有負面認知、情緒與行為,甚至對侵犯者產生正面的認知、情緒與行為反應。此外,瑪麗.葛瑞斯於1984年到舊金山參加同志大遊行,在那裡,瑪麗.葛瑞斯看見一位與巴比相似面孔的男孩,便上前擁抱他;這明顯跟之前她仇視同志的態度已經完全不同,而且完全接納同志,這便是寬恕的一個最佳例子。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在片中飾演女主角Mary的雪歌妮·薇佛(Sigourney Weaver),她最著名的電影作品包括《異形》(Alien)系列電影、《刺殺據點》(Vantage Point)與《阿凡達》(Avatar),這幾部電影也都不錯看,之後有機會再來介紹囉!

參考資料

Bem, S. L. (1987). Gender schema theory and the romantic tradition. In P. Shaver & C. Hendrick (Eds.), Sex and gender (pp. 251–271). Sage.
Corey, G.(2016)。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修慧蘭、 鄭玄藏、余振民、王淳弘譯,四版)。雙葉書廊。(原著出版於2016年)
Enright, R. D., & Fitzgibbons, R. P. (2005). Helping clients forgive. Washington, DC: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Freud, S. (1951). A letter from Freud.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07, 786–787. https://doi.org/10.1176/ajp.107.10.786
Hooker, E. (1957). The adjustment of the male overt homosexual. Journal of Projective Techniques, 21, 18–31. https://doi.org/10.1080/08853126.1957.10380742
Kinsey, A. C., Pomeroy, W. B., & Martin, C. E. (1948). Sexual behavior in the human male. Oxford, Saunders.
Sharf, R. S.(2013)。諮商與心理治療(馬長齡、羅幼瓊、葉怡寧、林延叡譯,二版)。心理出版社。(原著出版於2013年)林維芬(2011)。「修訂 Enright 寬恕治療歷程模式」團體介入方案對國小兒童寬恕態度、情緒智力與幸福感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42(4),591-612。
黃璨瑜(2014年9月29日)。同性戀去病化的醫學科學歷史。PanSci 泛科學。https://pansci.asia/archives/68244
楊智超(2016年12月4日)。我跪的不是護家盟,而是跪求人們找回人性與良心。https://www.facebook.com/notes/359982661912282/

你也許會喜歡…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