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電影《小丑》談諮商實務的相關議題,以及影響主角犯案的可能因素

by Jian De
0 留言
▲電影《小丑》劇照。【劇照來源:IMDb劇照區

《小丑》這部電影是2019年上映,其實當年11月便已透過網路看完,但因為當時正忙於找工作與找尋新住處,後又因工作相當忙碌,遲遲未有機會動筆。去年離開專任工作崗位返回台南老家後,便將這部電影納入寫作主題中。會挑上這部電影寫作,一方面是回應之前某位網友的提議要求,二方面是這部電影的部分劇情亦與心理諮商有所關聯,因此這部電影便雀屏中選。

開場的霸凌、晤談業務中止後當事人的去處

電影一開場所呈現的,是主角亞瑟〔Arthur Fleck / Joker,瓦昆‧拉斐爾‧菲尼克斯(Joaquin Rafael Phoenix)飾演〕在街頭被幾位小屁孩霸凌的場景。霸凌的形式相當多,此處的霸凌偏向肢體霸凌與言語霸凌。肢體霸凌是指對他人身體做出打、推、踢、撞、掐等之行為、搶奪財物等;言語霸凌則是出言恐嚇、嘲笑污辱、取綽號…等等。與霸凌相關主題的電影也相當多,像是日本的電影《告白》,但此部電影屬於校園霸凌類型;與此處的社會底層霸凌較相關的電影為《奧斯卡的一天》(Fruitvale Station),但電影主角的結局明顯不同:主角奧斯卡‧格蘭特〔Oscar Grant,麥可‧巴卡里‧喬丹(Michael Bakari Jordan)飾演〕在電影的最後不幸被槍殺身亡;而本片中亞瑟被霸凌後,最後選擇走上犯罪一途。此外,《奧斯卡的一天》還強調了美國黑人與白人種族衝突的問題;這部分在之前《情緒陰影》的閱讀筆記中亦有提到類似的議題,有興趣的讀者可以點連結去看看。

片中,市府因為預算緊縮,而停止補助所有社福服務,負責亞瑟晤談的人員因此必須結束原單位的晤談業務;罹患精神疾病的亞瑟也因此無法繼續拿藥。這段劇情其實也很值得討論:若諮商人員遇上晤談業務被迫中止時,是否有其他較合適的做法?這裡提供一個可能的方向,就是將案主轉介到其他單位。所謂的「轉介」是指案主的問題與需要,已經超出諮商人員的專業能力範圍或單位本身服務範圍時,諮商人員考量到案主的權益,也為了維護專業倫理,必須將當事人轉至其他相關單位或機構來協助。因此,轉介的目的是為了協助解決案主的問題,諮商人員與轉介單位間共同形成一個橋梁或網絡,以提供當事人最有效的協助。諮商人員將案主轉介的時機,大致分為下列幾種狀況:

  1. 雙重關係無法避免:所謂的雙重關係(dual relationship),指的是諮商人員與當事人之間除了諮商專業關係之外,還同時或先後扮演兩個或以上的角色,像是師生關係、上司與下屬、督導關係、親密關係與性關係、商業往來或其他關係等。當諮商人員與當事人之間存在兩種以上的關係時,可能會損害諮商關係,形成負面影響:像是會影響諮商人員的專業判斷,以及可能剝削當事人或構成利益上的衝突,而扭曲治療關係的專業性;專業關係界線也可能變得模糊,導致個人需求和專業需求的曖昧不明,進而使諮商關係與過程更加複雜。雙重關係發生的時間點可能在諮商歷程開始之前或之後,但均不符合專業倫理。
  2. 反移情(情感反轉移)無法處理:反移情(countertransference)亦可稱為情感反轉移,是指諮商人員無意識地將正向或負向的欲望、幻想、感覺指向或投射到案主身上,起因是諮商人員個人未解決的衝突。若諮商人員缺乏自我覺察,情感表現不適當,不清楚個人的信念、特質、態度、需求與未竟事務如何滲透至關係中,失去客觀性,使治療效果不明顯,可與督導討論、自我覺察找出反移情根源,以及個人接受分析等方式,覺察到自己對案主的反移情狀態。若反移情仍然無法有效獲得處理,諮商人員在與單位主管討論,並徵得案主同意後,可考慮將案主轉介。
  3. 諮商人員離職或服務中止,經評估當事人仍需後續服務時。

以這部電影而言,符合的狀況為第三類,也就是當事人的狀況或病情尚未康復好轉,仍需要後續的服務轉介;當然,這還須符合一項重要前提,也就是必須由當事人、諮商員與單位主管三方均同意才能進行。

助人關係建立與個人夢想的尊重

片尾有兩段劇情亦值得討論:其一是醫院晤談者與亞瑟的對話,反映出晤談關係建立的重要性:晤談者若以一副高高在上的態度對待當事人,不但與當事人無法建立關係,更不用說要去理解當事人的處境,並給予後續處遇協助。其二是亞瑟對著晤談者唱出內心真實心聲的感言,反映出這個社會對於底層邊緣人的歧視與反感;即使是底層人微不足道的夢想,均不應隨意踐踏,而應給予更多的包容與尊重。這亦呼應了日本作家高部大問在《夢想勒索》一書中所言:若希望年輕人擁抱夢想,就不要妨礙其好奇心與熱忱;且不隨意胡亂評斷年輕人的喜好,並提供年輕人真正需要的支援。也就是說,讓個人能充分地探索自我的興趣,不任意評斷,且適度提供奧援,個人的夢想才有實現的機會。

以心理學或諮商相關理論解析主角犯案的可能原因

精神分析:死之本能與宣洩

精神分析學派的創始者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提出死之本能(death instincts)一詞,以解釋攻擊行為的背後驅力;他認為個人常以攻擊行為,來呈現潛意識中的死之意願或傷人意願。當恨的本能從毀滅性憤怒中升起,攻擊驅力便會增強。片中,亞瑟得知自己的真實身世後,或許便是因為自己恨的本能從毀滅性憤怒中升起,使攻擊驅力增強,而導致後續一連串的殺人行為。

▲精神分析學派的創始者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此外,佛洛伊德亦提出宣洩(catharsis)一詞,並認為怒氣若積聚,就像吹氣球一樣,若繼續充氣,最終便會碎裂;而釋放負面情緒可以減低壓力。因此,佛洛伊德主張,個人必須表達或清除自己的憤怒,才能減輕內心的怒氣與侵略性;負面感覺愈少,人的侵略行為便愈少。佛洛伊德在治療中也會使用催眠術,讓當事人重演創傷事件。片中,亞瑟對他人的攻擊或傷人行為,或許也是一種內心的宣洩。宣洩在目前心理治療的應用上,不只是釋放怒氣,更是要求當事人去重新經歷創傷事件,並表達隨之而來的強烈情感。

客體關係理論:分裂與自體客體

美國威爾康奈爾醫學院(Weill Cornell Medicine)精神病學教授奧托‧康伯格(Otto Kernberg)提出分裂(splitting)一詞,意指讓兩種不相容的感受彼此分離的過程,目的在處理個人不想要,或受他人威脅的部分。例如:若個人於幼年時遭遇許多挫折,可能會充滿怒氣,並透過對父母表達憤怒以保護自己;母親不再被視為慈愛或夠好的媽媽,而是充滿威脅與敵意。片中,當主角亞瑟得知自己的真實身世後,可能是內心產生嚴重挫折,並對母親潘妮‧佛萊克〔Penny Fleck,法蘭西絲‧康諾(Frances Conroy)飾演〕表達憤怒,最後便在醫院以枕頭悶死潘妮。

此外,客體關係理論學家海因茨.寇哈特(Heinz Kohut)所提出的自體心理學(self psychology)認為,個人要成為自己,必須要存在一個可以聽自己說話、認同自己的「對象」;這個「對象」,就是所謂的「自體」(self)。此外,寇哈特也提到,自體客體(selfobject)並非是整個人或客體(object,對理想父母的想像),而是潛意識思考或想像的模式或主體(patterns or themes);例如,幼兒安靜堆積木的行為被母親稱讚,此時,母親的讚賞便成為此幼兒的自體客體。寇哈特認為,當個人停滯於某個階段,或自大的自體、理想的自體客體無法正常發展,日後的生活將會發生問題;例如,母親對孩子不負責任〔產生「鏡像」(mirroring,反映孩子的影像給孩子)〕,使孩子幼年得不到關愛,往後的生活可能會不斷從其他人身上得到關愛。片中,亞瑟對鄰居蘇菲‧杜蒙〔Sophie Dumond,薩琪‧畢茲(Zazie Olivia Beetz)飾演〕產生的性幻想,便很可能是因為童年長期被母親潘妮的男友家暴,導致幼年得不到應有的關愛。寇哈特的理論中也提及:當理想客體(例如適當的父母)不穩定時,精神病(psychosis)便會發生。片中,亞瑟之所以罹患精神病,或許便是其理想客體的不穩定所導致。

榮格:陰影

榮格(Carl Jung)的分析心理學(analytical psychology)提到,陰影代表個人人格中與意識最截然不同的部分,包括無法為人接受的性、獸性與攻擊的衝動。榮格認為,個人企圖投射自己的陰影到他人身上,造成男性彼此間存在敵意。片中,無論是亞瑟對鄰居蘇菲產生的性幻想,或是一連串的殺人行動,均可能是因為亞瑟將自己內心的陰影投射到他人身上的緣故。

阿德勒:私人邏輯、基本錯誤與主觀詮釋

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individual psychology)中,私人邏輯(private logic)的概念涵蓋當事人自己、他人與生命,為建立個人生活型態(lifestyle,即個人思考、行動、感受、知覺與生活的獨特方式)的哲學基礎。私人邏輯深深影響了我們的信念與觀點;阿德勒認為,這些不僅無益,亦無法形成有建設性的歸屬感。

基本錯誤(basic mistakes)為個人錯誤的解釋,不僅將自己的力量削弱,也對世界與自己的理解加以扭曲,導致反覆挫敗的結局。雖然環境事件會影響人格發展,但阿德勒學派認為,個人對重大事件的主觀詮釋,才是形塑個人人格的關鍵:這不僅會導致個人私人邏輯的謬誤,亦會影響到個人目前的行為。片中的主角亞瑟,無論是在地鐵殺人,或是精神崩潰以枕頭悶死母親潘妮,甚至是最後槍殺當紅脫口秀節目主持人莫瑞‧法蘭克林(Murray Franklin,勞勃‧狄尼洛(Robert Anthony De Niro Jr.)飾演),在在都顯示出亞瑟的私人邏輯已出現謬誤。如何改變呢?阿德勒學派認為,個人若能覺察到人格類型與生命的連續性,便能修正錯誤的假設;亦即個人重新建構其童年經驗,有意識地創造出嶄新的生活樣貌。

人本心理學/個人中心:正向成長環境的創造

人本主義哲學的基本概念認為,每個人像是一棵橡樹種子,若能提供適當環境,橡樹種子便能自動正向成長,逐漸長成一棵大樹;反之則否。片中的亞瑟明顯在一個不適當的環境下成長,人生因而陷入一敗塗地,導致他屢屢出現殺人行為。個人中心學派認為,當治療者能創造出一個正向環境,並傳達出其真誠、關懷且無評價的理解,則當事人便會產生顯著改變。

存在主義:被剝奪的存在感與責任

存在主義學派認為當個人感受到存在被剝奪,則會對關係不再抱有期待,因為關係已淪為依附、寄生或互利共生的性質。片中,亞瑟原本相當積極尋找其親生父親;然而在得知身世的真相後,整個人大受打擊,便是因為存在感已經被剝奪,與親生父母的關係亦不再重要,也因此犯下一連串的殺人罪行。在另一部韓國電影《寄生上流》中,也有類似情節:金氏一家四口之所以能夠全數成功進佔朴家四份穩定的高薪肥缺,便可能是因為個人的存在感被強烈剝奪,因此只能以此種寄生方式在朴家生存。吳勤世(朴明勳飾演)因妻子菊雯光(李姃垠飾演)被忠淑(張慧珍飾演)踢下樓梯撞傷頭部,最後腦震盪傷重不治身亡,因此內心大受打擊,生命失去了存在感而發瘋;後來朴家在為幼子朴多頌(鄭賢俊飾演)舉辦臨時生日派對當天,吳勤世不僅以發財石擊傷金基宇(崔宇植飾演),還隨手拿起一把廚刀衝到庭園,刺中金基婷(朴素淡飾演)心臟,並再次把朴多頌嚇暈,並對參與生日派對的來賓進行無差別砍殺。

存在主義的代表人物沙特(Jean-Paul Sartre)認為,個人不接受其責任的不真誠(inauthenticity),是指個人常藉由將自己定義為一個固定且靜止的存在,以逃避自由;因此,個人可能缺乏對生命責任的覺察,以及處於被動狀態,並假定自己的存在被外在所控制。沙特將此想法稱為歹念/壞信念(bad faith)。例如,人們可能會以「我本來就是這樣,因為我出生在一個糟糕的家庭」之類的理由逃避選擇。片中,亞瑟得知自己的真實身世後,便可能開始受過去經驗的影響,認定自己的存在是被外在環境控制,而不斷出現犯罪行為。沙特認為,無論個人過去如何,當下都可以重新做出選擇,並重新成為不同的樣子;個人只要一行動,每一刻就都在決定並選擇我們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此觀點也跟明朝學者袁了凡《了凡四訓》一書中的一段話不謀而合:「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從後種種,譬如今日生。」

操作制約學習:後效強化

美國心理學家暨行為學家史金納(Burrhus Frederic Skinner)提出操作制約〔operant conditioning,又稱工具制約(instrumental conditioning)或工具學習〕學習理論,認為當個人在某些情境下攻擊並獲得酬賞時,會產生後效強化(contingent reinforcement)作用,使個人的攻擊行為受到增強,日後若再次遭遇類似情境時,個人會再度表現攻擊行為。片中,當亞瑟在地鐵站槍殺三名醉漢後成功逃離現場,並自我陶醉在滿足感與幻想中。此次殺人行為成功逃脫警方追緝,產生後效強化作用,使亞瑟的殺人行為受到增強,這很可能便是讓亞瑟日後繼續出現殺人行為的原因之一。

挫折—攻擊假說與線索喚起理論:挫折感與適宜的攻擊線索

美國心理學家暨社會科學家杜拉德(John Dollard)等人於1939年共同出版《挫折與攻擊》(Frustration and Aggression)一書,提出了著名的挫折—攻擊假說(frustration-aggression hypothesis),認為當個人朝預定目標前進卻受阻時,便會產生挫折感,故而激發其攻擊性驅力,出現攻擊行為。片中,當亞瑟得知其真實身世時,可能因為內心受到嚴重的挫敗,而動手將母親潘妮以枕頭悶死;脫口秀主持人莫瑞則在所有觀眾面前播放亞瑟表演單口喜劇時狂笑的錄影,讓亞瑟的內心產生了挫折感,便可能引發亞瑟後續對莫瑞採取的殺人行動。此項假說後來經過另一位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貝科維茲(Leonard Berkowitz)於1989年進行修正與重整,提出了線索喚起理論(cue-arousal theory):此理論認為,攻擊是挫折所引起的一種未分化的喚起狀態(undifferentiated arousal state);當外在環境有適宜的「攻擊線索」(指促使攻擊行為發生的存在,像是玻璃酒瓶、槍、吹風機等)時,個人便較易產生攻擊行為。此種槍械等武器的呈現會增加個人攻擊的傾向,便被稱為武器效應(weapon effect)。片中,亞瑟的同事藍道〔Randall,格倫‧弗萊舍爾(Glenn Fleshler)飾演〕送他一把自保用的左輪手槍,被老闆解雇後到地鐵站搭車時,被三名醉漢暴打一頓;此時手上有槍的亞瑟,便可能是受到武器效應的影響,而動手殺人。

縈念:降低自我控制力

縈念(rumination)是指在攻擊情境脈絡中,不斷想起與重現引發憤怒的事件,並聚焦於憤怒的思考與情緒,甚至思考或計劃要報復的行動。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教授鄧森(原名Thomas Denson,現已改名為Tom Denson)等人於2011年的研究顯示:引發憤怒的挑釁,例如侮辱或社會拒絕,會觸發憤怒縈念;此縈念會降低自我控制力,攻擊的可能與嚴重性因而增加。片中,莫瑞在所有觀眾面前播放亞瑟表演單口喜劇時狂笑的錄影,亞瑟覺得自己深受侮辱,可能觸發其內心憤怒的縈念,最終讓亞瑟採取後續對莫瑞等人的殺人行動。

一般攻擊模式與i立方體論

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名譽教授安德森(Craig A. Anderson)等人提出一般攻擊模式(general aggression model,簡稱GAM),認為各種嫌惡經驗(如挫折)、情境線索(如槍枝等武器)與個別差異(如容易察覺他人敵意的傾向)會產生負面情緒高激發狀或攻擊想法,並引發攻擊行為。片中,無論是亞瑟透過同事藍道取得槍枝、因同事藍道向老闆告密被解雇,或是得知自己的真實身世,均可能是引發其後續殺人行為的因素。

美國西北大學教授芬克爾(Eli J. Finkel)與同事則進一步引介了i立方體論(the I-cubed Model),提出了會直接或間接影響攻擊行為出現的三大因素:

  1. 唆使(instigation):為經常觸發攻擊衝動的社會因素,例如挑釁。片中,亞瑟被老闆解雇後搭乘地鐵,遭到三名醉漢不斷挑釁,可能因此引發其殺人行為。
  2. 推進(impellance):當個人遇上唆使時,會助長攻擊衝動的人格或情境因素,像是憤怒的縈念。
  3. 抑制(inhibition):各種影響自我控制因素,例如前額葉皮質的控制、自我控制的演練、高度同理心等。

可能的解方

精神分析:自我覺察與傾洩情緒

精神分析理論認為,個人需要自我覺察憤怒的原因,並透過適當的管道傾洩憤怒情緒,以釋放內在的攻擊能量。

社會學習理論與操作制約學習理論:降低行為暴露與剝奪式懲罰

提出社會學習理論(social learning theory)的加拿大心理學家亞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認為,減少暴力行為的暴露可降低攻擊行為的產生;史金納的操作制約學習理論則以剝奪式懲罰(removal punishment)作為減低當事人攻擊行為之方法,使當事人反省自制減少不當行為,同時認為不能使用嚴懲,因嚴懲本身即為攻擊行為,反而會讓當事人習得錯誤的溝通方式。

社會心理學:引導教學與角色扮演、減低攻擊目標、社會文化層面

引導教學與角色扮演

在攻擊替代訓練方案中,當事人會接受改善道德推理、社會能力訓練與攻擊控制等引導教學與角色扮演,通常為兩週進行一次,為期十週。

減低攻擊目標

鄧森(原名Thomas Denson,現已改名為Tom Denson)教授於2015年提出最能有效減低攻擊目標的四大介入方式:

  1. 認知再評估(cognitive reappraisal):個人以較客觀且非個人化之觀點,將挑釁以較中性且低情緒性的語言重新解讀。
  2. 自我控制訓練(self-control training):例如規範個人在某段時間內抗拒使用慣用手的衝動,改用不常用的手。
  3. 認知控制訓練(cognitive control training):目標聚焦於對憤怒等情緒相關刺激反應的調節與訓練。
  4. 正念(mindfulness):讓個人處於非批判與非反應性狀態,使其較能接受所面臨的身心經歷。

社會文化層面

從改善個人的經濟生活、健康條件與社會支持著手,可減少其挫折、負面情緒與思考,並降低攻擊性的挑釁情境。

結語

最後把這篇文章的重點整理如下:

  1. 電影一開場的霸凌,偏向肢體霸凌與言語霸凌。肢體霸凌是指對他人身體做出欺凌行為或搶奪財物等;言語霸凌則是出言恐嚇、嘲笑等。與霸凌相關主題的電影相當多,與此處的底層社會霸凌較相關的電影為《奧斯卡的一天》。
  2. 若諮商人員遇上晤談業務被迫中止時,考量到案主的權益,也為了維護專業倫理,可以考慮將案主轉介到其他單位。諮商人員將案主轉介的時機有三:雙重關係無法避免;反移情(情感反轉移)無法處理;諮商人員離職或服務中止,經評估當事人仍需後續服務時。
  3. 若以心理學或諮商相關理論看待《小丑》主角犯罪原因的形成,不同的理論或學派有不同的看法:像是精神分析可能會以死之本能或宣洩來解釋;客體關係理論可能會以分裂、自體或是自體客體這些相關概念來解釋;榮格的分析心理學可能會以陰影的投射來解釋;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可能會強調當事人的私人邏輯、基本錯誤與主觀詮釋等;人本心理學/個人中心則著重在正向成長環境的創造;存在主義治療可能從個人被剝奪的存在感與責任等議題去看待;操作制約學習則認為是個人的攻擊行為受到酬賞產生後效強化,便可能增強其日後繼續出現攻擊行為;社會心理學的角度則更加多元,包括挫折—攻擊假說、線索喚起理論、縈念、一般攻擊模式與i立方體論等,各有不同的面向來解讀。
  4. 對於主角的處境,不同的理論亦有不同的解法,像是精神分析會強調自我覺察與情緒的傾洩;社會學習理論主張降低行為暴露;操作制約學習理論認為可採用降低行為暴露與剝奪式懲罰;社會心理學則從引導教學與角色扮演、減低攻擊目標以及社會文化層面著手。

傷人或殺人行為在社會新聞版面中時常出現,然而這些外顯行為大多屬於內心層面的議題;以這部片而言,若主角亞瑟能持續接受面談或心理治療等各種不同的協助,或許後續的殺人悲劇發生的機會便有可能降低。因此,若個人與社會對相關議題平日能多所了解,也能時時保持覺察警醒,並多一些關心或關注,行有餘力給予各式的支持,相信這些傷人或殺人行為外顯的機率會逐步降低,還給大家一個美好而祥和的生活環境!

參考資料

王智弘(1995)。個人諮商過程中涉及的倫理議題。輔導學報,18,191-224。
和田秀樹(2018)。學會自戀,找回被愛的自己:放下「不允許依賴」的觀念,讓自己和他人都快樂的心理學(momiuri譯)。時報出版。(原著出版於2017年)
國立臺北大學橄欖枝中心(2018)。校園霸凌知多少?家長手冊。及思有限公司。http://olive.ntpu.edu.tw/olive/wp-content/uploads/2019/07/OBCmanual-parent.pdf
教育百科。雙重關係。教育雲線上辭典。https://pedia.cloud.edu.tw/Entry/WikiContent?title=%E9%9B%99%E9%87%8D%E9%97%9C%E4%BF%82&search=%E9%9B%99%E9%87%8D%E9%97%9C%E4%BF%82
樊雪春、樊雪梅(主編)(2017)。諮商輔導學辭典(2版)。五南。
Corey, G.(2016)。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修慧蘭、 鄭玄藏、余振民、王淳弘譯,四版)。雙葉書廊。(原著出版於2016年)
Sharf, R. S.(2013)。諮商與心理治療(馬長齡、羅幼瓊、葉怡寧、林延叡譯,二版)。心理出版社。(原著出版於2013年)
張逸萍(2016年4月27日)。宣洩治療(尖叫吶喊、打枕頭等)在怒火上加油。http://www.chinesechristiandiscernment.net/psychologists/Catharsis.htm
辣❤子(2012年11月1日)。好學生時間 -【攻擊】in 心理學。辣子 戲。https://chilimurmur.pixnet.net/blog/post/93004374-%E5%A5%BD%E5%AD%B8%E7%94%9F%E6%99%82%E9%96%93-%EF%BC%8D%E3%80%90%E6%94%BB%E6%93%8A%E3%80%91in-%E5%BF%83%E7%90%86%E5%AD%B8
Kassin, S., Fein, S., & Marcus, H. R.(2017)。社會心理學(洪光遠、程淑華、王郁茗譯,三版)。新加坡商聖智學習。(原著出版於2017年)
張景媛(2000年12月)。挫折攻擊假說。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https://terms.naer.edu.tw/detail/432a4ba29b11be7a8ddca7c3693dadea/
Denson, T. F., Capper, M. M., Oaten, M., Friese, M., & Schofield, T. P. (2011). Self-control training decreases aggression in response to provocation in aggressive individual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45, 252–256. https://doi.org/10.1016/j.jrp.2011.02.001
Denson, T. F., DeWall, C., & Finkel, E. J. (2012). Self-control and aggression.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1, 20–25. https://doi.org/10.1177/0963721411429451
Anderson, C. A., Anderson, K. B., & Deuser, W. E. (1996). Examining an affective framework: Weapon and temperature effects on aggressive thoughts, affect, and attitude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2, 366–376. https://doi.org/10.1177/0146167296224004
Denson, T. F. (2015). Four promising interventions for reducing reactive aggression. Current Opinion in Behavioral Science, 3, 136–141. https://doi.org/10.1016/j.cobeha.2015.04.003
Hedges, L. E. (1983). Listening perspectives in psychotherapy. New York: Aronson.
St. Clair, M. (2004). Object relations and self psychology: An introduction (4th ed.). Wadsworth.
Shamdasani, S. (2003). Jung and the making of modern psychology: The dream of a scienc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ussell, J. M. (2007). Existential psychotherapy. In A. B. Rochlen (Ed.), Applying counseling theories: An online case-based approach (pp. 107–125). Pearson Prentice-Hall.
Sartre, J. P. (1971). Being and nothingness. Bantam Books.

你也許會喜歡…

留言